1
|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蒋大平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2
|
坚持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韩云川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0 |
1
|
|
3
|
建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当代中国新闻学 |
杨保军
|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4
|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协同逻辑--基于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视域 |
沈江平
夏雨梦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从普遍性到特殊性:文化主体性的认知重构与演化 |
胡晶晶
|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概念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三个表现维度 |
郭忠华
|
《学海》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7
|
在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海外“毛主义”概念之起源 |
张放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看中国式现代化 |
莫雷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9
|
主持人语:在法治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中探寻中国的法治道路 |
马怀德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0
|
西部大开发中民族问题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其统一性问题 |
孙振玉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1
|
文化选择: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 ——读《现代化与文化选择》 |
张世保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8 |
0 |
|
12
|
中国模式的普遍性、特殊性及趋势 |
杨永生
刘冰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3
|
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融合——湖湘文化精神特质的历史建构 |
朱汉民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14
|
论政治文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虞崇胜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9
|
|
15
|
马克思关于特殊性—普遍性的辩证法——兼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 |
陈广思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16
|
建筑的普遍性表达与特殊性表现 |
张芮
周红艺
杨本昭
|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7
|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兼论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
俞吾金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0
|
|
18
|
中国远古岩画:世界普遍性与中国特性的双重演进 |
张法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9
|
论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上)——兼评孔汉思的“普遍伦理”和沟口雄三的“作为方法的中国学” |
顾乃忠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2002 |
6
|
|
20
|
论东北地区产业选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理论的沿革与创新 |
赵儒煜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