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国社会思想与墨子宗教观的内在矛盾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晓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5-129,共5页
战国是周礼乐文化彻底崩溃的时期。墨子批判了西周宗法等级化宗教,力图创建适应平民需要的宗教形态。战国时期地域国家形成,广阔的地域交往需要更普遍化的理论学说。在诸子们建构的各种学说里,墨家尤其具有普遍主义形态和工具化特色。... 战国是周礼乐文化彻底崩溃的时期。墨子批判了西周宗法等级化宗教,力图创建适应平民需要的宗教形态。战国时期地域国家形成,广阔的地域交往需要更普遍化的理论学说。在诸子们建构的各种学说里,墨家尤其具有普遍主义形态和工具化特色。这也深深地影响到墨子的宗教创建,使墨子的宗教思想渗透了理性与信仰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文化 地域国家 普遍主义宗教 价值 工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心同一——斯宾诺莎政教分离学说的形而上学基础
2
作者 吴功青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95,共8页
不同于大多数近代思想家从笛卡尔式的身心二元论出发来构建政教分离学说,斯宾诺莎对政教分离原则的论述,立足于他在《伦理学》中构建的身心同一论。相应地,在斯宾诺莎那里,政教分离并非我们所设想的那样,由宗教治理公民的心灵,政治治理... 不同于大多数近代思想家从笛卡尔式的身心二元论出发来构建政教分离学说,斯宾诺莎对政教分离原则的论述,立足于他在《伦理学》中构建的身心同一论。相应地,在斯宾诺莎那里,政教分离并非我们所设想的那样,由宗教治理公民的心灵,政治治理公民的身体,二者互不干涉;而是由国家同时治理公民的身体和心灵,在国家统治的前提下,赋予公民有限的信仰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教分离 身心同一论 最高权力 普遍宗教 想象与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