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凉山彝族社会性质讨论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胡庆钧
-
出处
《思想战线》
1985年第3期19-27,39,共10页
-
文摘
围绕着凉山彝族社会性质的讨论,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期,除了认为是奴隶制度或基本上是奴隶制度的主张外,有的认为是封建制初期或者领主封建制,有的认为正处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阶段。近年来,与国内外有人认为奴隶社会在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中不具有普遍性的观点相配合,类似意见又在有的地方有所发挥。另一方面,不少人虽然肯定了凉山彝族社会奴隶制度的性质,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不少分歧。本文想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读者。
-
关键词
奴隶主贵族
普遍奴隶制
封建制度
奴隶社会
土地所有制
地租剥削
封建社会
奴隶占有制度
土司
封建地租
-
分类号
D6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论马克思心目中的亚细亚生产方式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项观奇
-
出处
《文史哲》
1986年第1期8-15,共8页
-
文摘
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提出的。弄清马克思心目中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原意,是解决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前提。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关于这一问题的难点作为研究的重点,力求通过历史地、综合地研究马克思的全部有关论述,追溯马克思心目中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原意。亚细亚生产方式是怎样提出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与公社统一在一起的。马克思把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公社,称之为印度公社,亦或称之为东方公社、亚细亚公社、亚洲公社、印度农村公社、亚洲村社,等等。这些称呼,是马克思在十九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
-
关键词
七十年
原始社会
亚细亚生产方式
普遍奴隶制
专制制度
马克思
土地所有制
古代社会
封建制
土地私有制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商业文化与非商业文化
- 3
-
-
作者
蒋荣昌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8-16,共9页
-
文摘
一、商业文化的含义 马克思在《1857年—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末尾,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标题:“所有权的形式”。对这个标题的全部展开,集中为一行意味深长的语句:“对他人劳动的所有权是通过对自己劳动的所有权取得的”。正是这句话,深入地揭示出了商业文化的本质,即,经济秩序以及更加广泛的社会秩序建基于相互尊重独立产权的劳动交换秩序之上。 马克思反复论述过,一定社会实体的产权体系既是人对自然关系的秩序,也是个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关系的秩序。单个的。
-
关键词
商业文化
独立产权
劳动所有权
产权体系
所有制形式
私有制
劳动者
劳动交换
马克思
普遍奴隶制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曲诺”阶级属性新探
- 4
-
-
作者
易谋远
-
出处
《思想战线》
1986年第1期55-62,共8页
-
文摘
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的社会性质,目前虽然还不能取得一致的认识,但绝大多数同志认为是奴隶社会。争论得十分激烈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占人口比例最大的曲诺等级的阶级属性问题,就我从书刊上看到的不同提法便有“奴隶”、“平民”、“劳动者”、“自由民”、“隶属民”、“被保护民”、“普遍奴隶”、“种族奴隶” (或希洛特型奴隶)、“奴隶制隶属农民”、“过渡性的中间阶级”(或特有的中间等级)、“
-
关键词
阶级属性
小凉山彝族
普遍奴隶制
等级
历史地位
希洛特
民主改革
奴隶社会
奴隶主
种族奴隶
-
分类号
D6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