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及评估 被引量:7
1
作者 周蕊 刘玉和 +3 位作者 张华 武文芳 黄圆圆 周岳恩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噪声下的言语识别能力及特点,并制定评价方案。方法选取55例(110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进行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Mandarin quick speech-in-noise test,M-Quick SIN),其中男25名,女30名,年龄41... 目的探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噪声下的言语识别能力及特点,并制定评价方案。方法选取55例(110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进行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Mandarin quick speech-in-noise test,M-Quick SIN),其中男25名,女30名,年龄41~92岁,平均67.5±12.1岁;根据气导平均听阈(pure tone average,PTA)分为轻度听力损失组(36耳)、中度听力损失组(59耳)及重度听力损失组(15耳);根据公式"信噪比损失=24.5-答对词数"计算并分析各组信噪比损失(signal-to-noise ratio loss,SNR loss),以此评估其言语感知能力。结果所有患者SNR loss得分范围在-2.5~21.5dB之间,与PTA无显著相关性;轻度组SNR loss(4.1±4.7dB)明显低于中度组(9.4±6.1dB)及重度组(10.8±6.5dB)(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间SNR lo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时,M-Quick SIN结果可分为轻度信噪比损失(-2~10dB)、中度信噪比损失(10~20dB)及重度信噪比损失(≥20dB)。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轻、中、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者M-Quick SIN的得分评价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基于M-Quick SIN的听力正常者的鉴别标准,以及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分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测试 噪声 普通话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聋患者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及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任晓倩 濮彧 +1 位作者 徐玲鸽 郭睿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评估老年性聋患者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探讨年龄、听力损失程度、认知功能对其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4月就诊的70例60岁及以上老年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60~69岁(20例40耳)、70~79岁(28例56耳... 目的评估老年性聋患者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探讨年龄、听力损失程度、认知功能对其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4月就诊的70例60岁及以上老年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60~69岁(20例40耳)、70~79岁(28例56耳)、≥80岁(22例44耳)三组,各组分别进行纯音听阈测试、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及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Mandarin quick speech-in-noise test,M-Quick SIN),分别获得双耳0.5、1、2、4 kHz纯音平均听阈(pure-tone audiometry,PTA)、MMSE量表总得分及双耳信噪比损失(signal-to-noise ratio loss,SNR loss);分析年龄、平均听阈、MMSE量表得分对信噪比损失的影响。结果①60~69岁组SNR loss(5.25±5.42)dB明显小于70~79岁组(11.54±6.05)dB和≥80岁组(11.86±6.06)dB(P<0.01);70~79岁组和≥80岁组间SNR lo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SNR loss随PTA提高而升高,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③MMSE量表得分对SNR loss的主效应不显著(P>0.05)。结论年龄、听力损失程度为老年性聋患者噪声下言语识别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年龄增加,听力损失加重,其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 信噪比损失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纯音听阈及言语识别能力测试 被引量:3
3
作者 许雯雯 任晓倩 +2 位作者 张红蕾 李大鹏 郭睿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纯音听阈和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特征。方法以2018年10月~2020年4月因听力下降行纯音测听及言语识别能力测试的78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年龄60~95岁,平均72.62±8.56岁,其中男42例,女36例;根据简...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纯音听阈和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特征。方法以2018年10月~2020年4月因听力下降行纯音测听及言语识别能力测试的78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年龄60~95岁,平均72.62±8.56岁,其中男42例,女36例;根据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test,MMSE)得分将对象分为认知障碍组33例,认知正常组45例;两组对象分别进行纯音测听(pure tone audiometry,PTA)、快速噪声下言语识别测试(quick speech-in-noise,Quick SIN),以信噪比损失值(signal-to-noise ratio loss,SNR loss)作为噪声下言语识别测试结果,比较不同认知功能状态的老年人听力损失程度和信噪比损失程度的差异,以及各频率听阈和信噪比损失检出率。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Quick SIN测试SNR loss值(8.98±7.25 dB)高于正常组(4.57±5.28 dB)(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Quick SIN测试SNR loss者25例(75.76%,25/33),其信噪比损失程度以中度为主(42.42%,14/33);认知功能正常组Quick SIN测试SNR loss者36例(80.00%,36/45),信噪比损失程度以轻度为主(46.67%,21/4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125、250、500、1000 Hz频率平均听阈值(分别为25.61±13.74、25.15±14.87、31.21±18.03、37.12±18.03 dB HL)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分别为22.67±9.63、20.33±11.84、25.33±13.46、30.56±13.62 dB HL)(P<0.05),两组2000、4000、8000 Hz频率纯音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以中低频听力损失为主,且言语识别能力较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音听阈测试 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 认知功能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助听技术对听障患者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晓宇 倪道凤 +2 位作者 张华 王梦竹 董燕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0-494,共5页
目的探讨助听器无线技术对听障患者噪声环境下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20例长期佩戴助听器的双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双耳选配具有900Sync无线技术的助听器,在距离扬声器3米和6米位置,分别在仅使用助听器麦克风(HA)、无线音频传输... 目的探讨助听器无线技术对听障患者噪声环境下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20例长期佩戴助听器的双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双耳选配具有900Sync无线技术的助听器,在距离扬声器3米和6米位置,分别在仅使用助听器麦克风(HA)、无线音频传输并开启助听器麦克风(900Sync+HA)、仅无线音频传输(900Sync)三种模式下进行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M-Quick SIN),言语声给声强度为70 dB SPL,竞争声按照-5、0、5、10、15、20 dB的信噪比随机播放,每例受试者共测试六张句表,测试结果以信噪比损失表示;言语测试结束后进行听觉努力(listening effort)自述量表评估。结果M-Quick SIN测试结果显示,受试者同一位置三种助听模式下的信噪比损失从高到低依次为HA、900Sync+HA、900Sync,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三种助听模式下,3米与6米距离之间的信噪比损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stening effort自述评估结果显示,900Sync、900Sync+HA助听模式下的听觉努力程度优于HA(P<0.05),当信噪比≤0 dB时,900Sync助听模式下的听觉努力程度优于900Sync+HA模式(P<0.05)。结论900Sync无线助听技术能够提高听障患者噪声下的言语识别能力,并改善其听觉努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听器 无线技术 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 听觉努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音测听结果正常的老年人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许雯雯 任晓倩 +3 位作者 张红蕾 刘泓毅 魏之涵 郭睿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通过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Mandarin quick speech-in-noise test,M-Quick SIN)评估纯音听力测试(Pure tone auditory,PTA)结果正常的老年人是否存在信噪比损失(Signal-to-noise ratio loss,SNR loss)现象,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 目的通过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Mandarin quick speech-in-noise test,M-Quick SIN)评估纯音听力测试(Pure tone auditory,PTA)结果正常的老年人是否存在信噪比损失(Signal-to-noise ratio loss,SNR loss)现象,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2月至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就诊,主诉听力困难但纯音测听结果正常的老年人35例(70耳),完成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M-Quick SIN测试及教育程度调查,分别获得MMSE量表总得分及信噪比损失值和教育程度情况;根据有无信噪比损失分为信噪比损失组和信噪比正常组,比较两组的年龄、平均听阈、MMSE得分,同时分析认知功能、教育程度对信噪比损失的影响。结果35例(70耳)PTA结果正常的老年人,信噪比正常组26耳(37.14%,26/70),信噪比损失组44耳(62.86%,44/70)。信噪比损失组MMSE得分(26.48±3.16)分低于无信噪比损失组(28.12±0.9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老年人的年龄、PT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教育程度可能是信噪比损失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TA结果正常者也可能存在SNR loss现象,出现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减弱的情况。认知功能、教育程度可能是出现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减弱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 信噪比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力图正常者的信噪比损失现象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刚 郑芸 +3 位作者 朱珍珍 陶勇 孟照莉 胥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7-479,共3页
目的探讨听力图正常者是否存在信噪比损失(signal-to-noise ratio loss,SNR loss)现象。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听力及耳科门诊就诊,主诉为生活环境中聆听言语较困难,但纯音测听、声导抗和常规言语分辨率(word re... 目的探讨听力图正常者是否存在信噪比损失(signal-to-noise ratio loss,SNR loss)现象。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听力及耳科门诊就诊,主诉为生活环境中聆听言语较困难,但纯音测听、声导抗和常规言语分辨率(word recognition score,WRS)测试结果正常的10名患者进行普通话版噪声下言语测听(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M-HINT),并将结果与现有文献报道的M-HINT正常值进行比较(以结果高于正常值判断为出现了SNR loss现象),评估患者是否存在SNR loss现象。结果在噪声环境中,当噪声来自患者正前方时,10名患者均出现了SNR loss现象;当噪声来自患者右侧或左侧时,9名患者出现了SNR loss现象。结论听力图正常者也可能存在SNR loss现象,对于主诉为生活环境中聆听言语困难者,即使纯音听力图正常也应考虑进行噪声下言语测听(如M-HINT测试),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SNR loss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音听力图 言语接受阈 言语分辨率 普通话版噪声下言语测试 信噪比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听器远程调试系统在中老年听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宋戎 杨洋 +3 位作者 李红涛 张静 田欣 管晶晶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8-521,共4页
目的比较助听器远程调试和传统面对面调试对中老年听障患者使用助听器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例中老年听障患者采用面对面方式验配助听器,并使用汉语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MHINT)获得助听前后言语识别阈值... 目的比较助听器远程调试和传统面对面调试对中老年听障患者使用助听器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例中老年听障患者采用面对面方式验配助听器,并使用汉语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MHINT)获得助听前后言语识别阈值,评估效果。1周后,20例患者面对面填写中国助听器效果问卷调查(Chinese hearing aid outcomes questionnaires-CHAOQ),然后随机分为传统组和远程组,每组10例,传统组面对面进行后续助听器调试,远程组使用手机软件通过线上方式进行远程调试;调试后3周,两组再次面对面填写问卷,并完成言语识别阈测试,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助听前言语识别阈无统计学差异,佩戴助听器1周后及调试3周后两组患者的言语识别阈均降低,但调试方式对两组患者言语识别阈值的影响不显著[F(1,18)=0.15,P=0.70];助听器效果问卷调查显示,两组患者对助听器使用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8)=0.04,P=0.84]。远程组患者调试前不满意率为20%,调试3周后降为10%;传统组患者对助听器的不满意率调试前后均为20%。结论对于中老年听障患者,配戴助听器后远程调试助听器的效果与传统面对面调试相同,并且具有快捷方便实时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听器 远程支持 听力障碍 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