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普通话与方言问题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
1
作者
陈波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4-14,共1页
为期五天的“普通话与方言问题学术讨论会”,1990年6月9日在北京结束。 这次会议是直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举办的。全国九十多位语言学者、教师、地方语委负责同志参加,共提交论文72篇。国家语委副主任仲哲明...
为期五天的“普通话与方言问题学术讨论会”,1990年6月9日在北京结束。 这次会议是直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举办的。全国九十多位语言学者、教师、地方语委负责同志参加,共提交论文72篇。国家语委副主任仲哲明、曹先擢,著名语言学家陈原、李荣、周有光、张志公、王均、俞敏、林焘等参加了讨论会。吕叔湘先生写了书面发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与方言
学术讨论会
普通话
水平测试
推广
普通话
文字工作
国家语言
地方色彩
标准
普通话
地方语
语言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语为主,多语并存─—如何看待推广普通话与方言盛行
2
作者
李仲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32-34,共3页
针对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普通话与方言并存盛行现象,本文提出了“一语为主,多语并存”的主张,认为逐步规范,最终统一全国的教学语言、宣传语言、办公语言、社交语言等,这是汉语历史发展的趋势,当然,同时这也决不意味方言会被消灭。
关键词
普通话与方言
推广
普通话
教学语言
推普工作
工作语言
社会心态
文化现象
多语
粤语
汉语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通话教学中纠正方音的系统化训练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迟永长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2-34,共3页
普通话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帮助学生有效克服方音,尽快提高说普通话的能力。围绕这一中心,教育者就须认识和研究语言自身的规律,探求适应它的最佳教学方法。 大家知道,任何民族语言的语音都是成系统的,不同民族语言各有自己独立的语音系统...
普通话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帮助学生有效克服方音,尽快提高说普通话的能力。围绕这一中心,教育者就须认识和研究语言自身的规律,探求适应它的最佳教学方法。 大家知道,任何民族语言的语音都是成系统的,不同民族语言各有自己独立的语音系统,就是同一民族语言内部也多有语音系统上的分歧。现代汉语之所以划分出七大方言,主要的依据也是语言系统上的差别。为满足人际思想的正常交际,各民族都要确立和推行自己的民放共同语,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
教学
系统化训练
训练方法
语音系统
总系统
方言
区
民族语言
普通话与方言
克服方音
家乡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是怎样教普通话的
4
作者
孟斌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1-42,共2页
自本刊今年第5 期“普通话与方言”专栏开设以来,陆续收到不少稿件,对如何开展普通话教学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本期推荐了孟斌和陈育红两位先生的文章,一篇侧重在具体方言区的教学技巧,一篇从学习心理上分析问题,均值得一读。另外...
自本刊今年第5 期“普通话与方言”专栏开设以来,陆续收到不少稿件,对如何开展普通话教学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本期推荐了孟斌和陈育红两位先生的文章,一篇侧重在具体方言区的教学技巧,一篇从学习心理上分析问题,均值得一读。另外,本期邱洪兴老师的文章从方言角度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不同语言系统的相互关系。总之,普通话和方言的问题十分复杂, 需要我们长期细致地开展工作。本刊欢迎老师和专家们将自己的经验、方法和观点写成文章,惠寄给我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
怎样教
鲁迅作品
鲁迅先生
乡土文学
现代汉语
普通话与方言
语文教师
《潘先生在难中》
量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通话教学点滴
5
作者
闻益
《高校教育管理》
1981年第1期65-66,共2页
普通话的教学应该是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每一个语文教师不仅自己要努力地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而且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经常地进行朗读、正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讲普通话的习惯,纠正方音。根据具体情况运用普通话与方言的对应...
普通话的教学应该是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每一个语文教师不仅自己要努力地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而且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经常地进行朗读、正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讲普通话的习惯,纠正方音。根据具体情况运用普通话与方言的对应规律来帮助学生纠正方音是一个好办法,它能收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这里略述一、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母
普通话与方言
单韵母
普通话
教学
唇音
团音
单元音
音节
和韵
声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是如何进行普通话教学的
6
作者
石培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9-40,共2页
编者按〕普通话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也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期推荐石培明先生的文章,介绍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本刊自今年起,在“语言知识与教学”栏目下特设“普通话与方言”一项,欢迎专家和老师们将自己的教学经...
编者按〕普通话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也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期推荐石培明先生的文章,介绍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本刊自今年起,在“语言知识与教学”栏目下特设“普通话与方言”一项,欢迎专家和老师们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教训、方式方法整理成文,惠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
教学
普通话与方言
语文素质教育
中学语文教育
语言概括能力
《济南的冬天》
辩证思维
语文活动课
教学方法
应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语言接触看中国大陆的封闭性文化
被引量:
2
7
作者
陈建民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1-44,共4页
说不同语言的人经常相遇所引起的语言上的相互影响,就是语言接触。“语言接触的特点有双语现象、借词和语言演变。这些特点是由于直接学习、翻译和周密的语言教学造成的。”(黄长著等译:《语言与语言学词典》77页)。本文讨论的语言接触...
说不同语言的人经常相遇所引起的语言上的相互影响,就是语言接触。“语言接触的特点有双语现象、借词和语言演变。这些特点是由于直接学习、翻译和周密的语言教学造成的。”(黄长著等译:《语言与语言学词典》77页)。本文讨论的语言接触既包括汉语与非汉语的接触。也包括普通话与方言的接触。这种接触经常发生在词汇层,也可以发生在语音层和语法层。 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封闭性。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并不是任何时代都是封闭的,而是有时候开放,开放一个时期又走向封闭,封闭的时期比开放的时期漫长得多。封闭与开放跟社会制度没有必然关系,主要跟地理形态有关,跟哪种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接触
闭性
普通话与方言
中国大陆
汉语
广州话
满语
外来词语
汉民族
香港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强语言文字规范的“规范”
被引量:
2
8
作者
凌德祥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17,共3页
加强语言文字规范的“规范”□凌德祥随着社会高度现代化的发展,特别是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在全国的普遍开展,语言文字的规范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我国政府,以及国家语委等有关单位和部门曾颁布了语言文字规范的各项规定,这...
加强语言文字规范的“规范”□凌德祥随着社会高度现代化的发展,特别是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在全国的普遍开展,语言文字的规范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我国政府,以及国家语委等有关单位和部门曾颁布了语言文字规范的各项规定,这些规定应当成为我国语言文字规范的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字规范
普通话
水平测试
普通话与方言
《
普通话
异读词审音表》
方言
词语
规范词典
普通话
规范
早期白话
《现代汉语词典》
轻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汉语“同词反义”现象初探
被引量:
1
9
作者
唐锦涛
《汉语学习》
1987年第5期21-23,共3页
“同词反义”即同一词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义。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训诂学称之为反训,在词汇学中属于多义词的范畴。有人认为,这种“反义为训”的现象只属于文言文,并且越古越多。这种看法不敢苟同。经过粗略的统计,发现同词反义现...
“同词反义”即同一词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义。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训诂学称之为反训,在词汇学中属于多义词的范畴。有人认为,这种“反义为训”的现象只属于文言文,并且越古越多。这种看法不敢苟同。经过粗略的统计,发现同词反义现象,现代汉语中非但有,而且为数不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词反义
现代汉语
普通话与方言
文言文
相反义
“骂”
多音词
反训
反义词
词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通话与方言问题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
1
作者
陈波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4-14,共1页
文摘
为期五天的“普通话与方言问题学术讨论会”,1990年6月9日在北京结束。 这次会议是直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举办的。全国九十多位语言学者、教师、地方语委负责同志参加,共提交论文72篇。国家语委副主任仲哲明、曹先擢,著名语言学家陈原、李荣、周有光、张志公、王均、俞敏、林焘等参加了讨论会。吕叔湘先生写了书面发言。
关键词
普通话与方言
学术讨论会
普通话
水平测试
推广
普通话
文字工作
国家语言
地方色彩
标准
普通话
地方语
语言学者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语为主,多语并存─—如何看待推广普通话与方言盛行
2
作者
李仲华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32-34,共3页
文摘
针对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普通话与方言并存盛行现象,本文提出了“一语为主,多语并存”的主张,认为逐步规范,最终统一全国的教学语言、宣传语言、办公语言、社交语言等,这是汉语历史发展的趋势,当然,同时这也决不意味方言会被消灭。
关键词
普通话与方言
推广
普通话
教学语言
推普工作
工作语言
社会心态
文化现象
多语
粤语
汉语历史
分类号
H102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通话教学中纠正方音的系统化训练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迟永长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
出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2-34,共3页
文摘
普通话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帮助学生有效克服方音,尽快提高说普通话的能力。围绕这一中心,教育者就须认识和研究语言自身的规律,探求适应它的最佳教学方法。 大家知道,任何民族语言的语音都是成系统的,不同民族语言各有自己独立的语音系统,就是同一民族语言内部也多有语音系统上的分歧。现代汉语之所以划分出七大方言,主要的依据也是语言系统上的差别。为满足人际思想的正常交际,各民族都要确立和推行自己的民放共同语,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关键词
普通话
教学
系统化训练
训练方法
语音系统
总系统
方言
区
民族语言
普通话与方言
克服方音
家乡话
分类号
H102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是怎样教普通话的
4
作者
孟斌
机构
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1-42,共2页
文摘
自本刊今年第5 期“普通话与方言”专栏开设以来,陆续收到不少稿件,对如何开展普通话教学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本期推荐了孟斌和陈育红两位先生的文章,一篇侧重在具体方言区的教学技巧,一篇从学习心理上分析问题,均值得一读。另外,本期邱洪兴老师的文章从方言角度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不同语言系统的相互关系。总之,普通话和方言的问题十分复杂, 需要我们长期细致地开展工作。本刊欢迎老师和专家们将自己的经验、方法和观点写成文章,惠寄给我们。
关键词
普通话
怎样教
鲁迅作品
鲁迅先生
乡土文学
现代汉语
普通话与方言
语文教师
《潘先生在难中》
量词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通话教学点滴
5
作者
闻益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1年第1期65-66,共2页
文摘
普通话的教学应该是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每一个语文教师不仅自己要努力地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而且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经常地进行朗读、正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讲普通话的习惯,纠正方音。根据具体情况运用普通话与方言的对应规律来帮助学生纠正方音是一个好办法,它能收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这里略述一、二。
关键词
声母
普通话与方言
单韵母
普通话
教学
唇音
团音
单元音
音节
和韵
声韵母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是如何进行普通话教学的
6
作者
石培明
机构
江苏省太仓市浮桥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9-40,共2页
文摘
编者按〕普通话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也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期推荐石培明先生的文章,介绍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本刊自今年起,在“语言知识与教学”栏目下特设“普通话与方言”一项,欢迎专家和老师们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教训、方式方法整理成文,惠寄本...
关键词
普通话
教学
普通话与方言
语文素质教育
中学语文教育
语言概括能力
《济南的冬天》
辩证思维
语文活动课
教学方法
应用能力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语言接触看中国大陆的封闭性文化
被引量:
2
7
作者
陈建民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1-44,共4页
文摘
说不同语言的人经常相遇所引起的语言上的相互影响,就是语言接触。“语言接触的特点有双语现象、借词和语言演变。这些特点是由于直接学习、翻译和周密的语言教学造成的。”(黄长著等译:《语言与语言学词典》77页)。本文讨论的语言接触既包括汉语与非汉语的接触。也包括普通话与方言的接触。这种接触经常发生在词汇层,也可以发生在语音层和语法层。 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封闭性。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并不是任何时代都是封闭的,而是有时候开放,开放一个时期又走向封闭,封闭的时期比开放的时期漫长得多。封闭与开放跟社会制度没有必然关系,主要跟地理形态有关,跟哪种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有关。
关键词
语言接触
闭性
普通话与方言
中国大陆
汉语
广州话
满语
外来词语
汉民族
香港话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强语言文字规范的“规范”
被引量:
2
8
作者
凌德祥
机构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17,共3页
文摘
加强语言文字规范的“规范”□凌德祥随着社会高度现代化的发展,特别是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在全国的普遍开展,语言文字的规范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我国政府,以及国家语委等有关单位和部门曾颁布了语言文字规范的各项规定,这些规定应当成为我国语言文字规范的准...
关键词
语言文字规范
普通话
水平测试
普通话与方言
《
普通话
异读词审音表》
方言
词语
规范词典
普通话
规范
早期白话
《现代汉语词典》
轻声
分类号
H002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汉语“同词反义”现象初探
被引量:
1
9
作者
唐锦涛
出处
《汉语学习》
1987年第5期21-23,共3页
文摘
“同词反义”即同一词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义。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训诂学称之为反训,在词汇学中属于多义词的范畴。有人认为,这种“反义为训”的现象只属于文言文,并且越古越多。这种看法不敢苟同。经过粗略的统计,发现同词反义现象,现代汉语中非但有,而且为数不少。
关键词
同词反义
现代汉语
普通话与方言
文言文
相反义
“骂”
多音词
反训
反义词
词汇学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普通话与方言问题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
陈波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语为主,多语并存─—如何看待推广普通话与方言盛行
李仲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普通话教学中纠正方音的系统化训练方法研究
迟永长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我是怎样教普通话的
孟斌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普通话教学点滴
闻益
《高校教育管理》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我是如何进行普通话教学的
石培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从语言接触看中国大陆的封闭性文化
陈建民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加强语言文字规范的“规范”
凌德祥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现代汉语“同词反义”现象初探
唐锦涛
《汉语学习》
198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