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合同履行请求权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时点
1
作者 史志磊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92,共11页
与对诉讼时效制度的程序法理解和实体法理解相应,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起算客观时点的确定方法有权利被侵害与请求权可行使之别,但在各自的理论脉络下两种确定方法的实质均为权利可行使。权利被侵害的确定方法无法适用于合同履行请求权,《... 与对诉讼时效制度的程序法理解和实体法理解相应,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起算客观时点的确定方法有权利被侵害与请求权可行使之别,但在各自的理论脉络下两种确定方法的实质均为权利可行使。权利被侵害的确定方法无法适用于合同履行请求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九条、第六百九十四条第一款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第一分句采纳了请求权可行使的确定方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第二分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九条的规定相悖,属于司法解释的败笔。具有行为请求权性质的履行请求权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主张权利时起算,但代偿请求权具有不当得利的性质,应适用不当得利债权的起算规则。继续履行请求权属于履行请求权的延续,不存在独立的诉讼时效期间。作为次请求权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不受履行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制,存在自己独立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起算时点。我国民事立法关于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起算时点的规定呈现出二元结构,体系化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诉讼时效期间 起算时点 履行请求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诉讼时效有关问题探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晋红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69-74,共6页
诉讼时效效力的定位与法院能否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直接相关 ,而将诉讼时效的效力定位为消灭胜诉权 ,势必产生法院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效果。基于诉讼公正的需要 ,将诉讼时效的效力定位为产生债务人的抗辩权从而避免法院主动适用诉讼时效 ,... 诉讼时效效力的定位与法院能否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直接相关 ,而将诉讼时效的效力定位为消灭胜诉权 ,势必产生法院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效果。基于诉讼公正的需要 ,将诉讼时效的效力定位为产生债务人的抗辩权从而避免法院主动适用诉讼时效 ,应当更为合理。我国法律确定的普通诉讼时效的期间过短 ,具有不利于保护债权人权利和导致诉讼案件增加过快等弊端 ,应予修改。在解决起诉与诉讼时效中断之间的关系问题上 ,原则上可以适用“有效起诉的时效中断有利于起诉人 ,无效起诉的时效中断不利于起诉人”的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时效 法律效力 普通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中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责任及其诉讼时效问题概论
3
作者 张万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0年第3期33-37,共5页
【正】 产品责任,一般是指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及其他供应者对其瑕疵产品造成消费者、使用者或其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所承担的一种民事赔偿责任。关于产品责任,人们普遍认为其肇始于19世纪中叶英美等国的判例之中,当时,它是被作为一种依... 【正】 产品责任,一般是指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及其他供应者对其瑕疵产品造成消费者、使用者或其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所承担的一种民事赔偿责任。关于产品责任,人们普遍认为其肇始于19世纪中叶英美等国的判例之中,当时,它是被作为一种依附于合同的准合同关系来对待的,受到“无责任原则”或“直接合同关系原则”的制约。所谓“无责任原则”,就是指没有合同,就没有责任,消费者只有同生产者、销售者之间存在直接的合同(主要是买卖合同)关系,他才能依合同担保责任,就瑕疵产品对自己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要求生产者、销售者承担民事责任。1842年英国高等法院受理的“温特博坦诉赖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责任法律适用 普通诉讼时效 侵权责任 瑕疵产品 提起诉讼 担保责任 销售者 财产损害 生产者 消费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诉讼时效及相关规定
4
作者 叶和礼 蔡运光 《农家科技》 2005年第6期1-,4,共2页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益的权利的一种法律制度。它分为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两种。一般诉讼时效又称普通诉讼时效,是指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诉讼时效。通常为二年。
关键词 普通诉讼时效 权利人 人民法院 时效中止 法律制度 民法通则 民事权益 行使权利 法定期间 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田宅交易法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春萍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07-111,共5页
关键词 田宅买卖 交易法 普通诉讼时效 买卖契约 南宋法律 所有权 业主 民事法律关系 上手契 法律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超过二十年“不得起诉”与“不予保护”
6
作者 刘书锜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61-65,共5页
我国继承法第8条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2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20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我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 我国继承法第8条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2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20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我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继承法规定的20年与民法通则规定的20年各属什么性质?各自在法律适用中如何掌握?两者能否找到统一的途径?这是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中亟待明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诉讼时效 民法通则 除斥期间 最高人民法院 提起诉讼 权利被侵害时 特殊情况 权利人 从权利 法律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贷款管理中的几个法律问题
7
作者 陈其强 《西南金融》 1993年第2期49-49,共1页
近年来,我们在依法收贷中发现,行、社在贷款管理上,无论是从制度还是从法律角度看,均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时效方面。民法通则规定:普通诉讼时效为两年,借款合同纠纷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民事诉讼法规定,执行时效分为:双方或者一方... 近年来,我们在依法收贷中发现,行、社在贷款管理上,无论是从制度还是从法律角度看,均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时效方面。民法通则规定:普通诉讼时效为两年,借款合同纠纷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民事诉讼法规定,执行时效分为: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但由于主客观原因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诉讼时效 民法通则 民事诉讼 借款合同 贷款管理 保证债权 原审法院 支付令 抵押贷款 信用贷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