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酸的链长和不饱和度对脂肪酸-普通玉米淀粉复合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海华 王雨生 +1 位作者 王慧云 徐澎聪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36,共7页
为探讨脂肪酸对玉米淀粉性质的影响,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动态流变仪研究了6种不同链长和不饱和程度的脂肪酸对普通玉米淀粉糊化性质、热学性质及流变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6种脂肪酸对普通玉米淀粉的糊化温... 为探讨脂肪酸对玉米淀粉性质的影响,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动态流变仪研究了6种不同链长和不饱和程度的脂肪酸对普通玉米淀粉糊化性质、热学性质及流变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6种脂肪酸对普通玉米淀粉的糊化温度无明显影响,可使普通玉米淀粉的峰值黏度约下降8.22%~14.71%。除棕榈酸外,其余脂肪酸均能使普通玉米淀粉的糊化焓值降低,脂肪酸碳链越短,不饱和度越低,普通玉米淀粉的糊化焓值越低。共轭亚油酸-普通玉米淀粉复合物的抗老化效果最好,添加共轭亚油酸使原淀粉长期老化率约下降28.36%。随着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增加,普通玉米淀粉的表观黏度逐渐增加。添加6种脂肪酸使普通玉米淀粉的tanδ降低,有利于其弹性凝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链长 不饱和度 普通玉米淀粉 糊化性质 热性质 流变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热协同海藻酸钠处理对普通玉米淀粉糊化性质和晶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雨生 徐澎聪 +2 位作者 陈海华 陈建刚 夏晓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3-118,共6页
为探讨压热协同海藻酸钠处理对普通玉米淀粉糊化性质和晶体结构的影响,测定了普通玉米淀粉及添加海藻酸钠的淀粉在不同压热处理条件下(压热时间和淀粉乳质量分数)糊化性质、凝胶性质及晶体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压热协同海藻酸钠处理,... 为探讨压热协同海藻酸钠处理对普通玉米淀粉糊化性质和晶体结构的影响,测定了普通玉米淀粉及添加海藻酸钠的淀粉在不同压热处理条件下(压热时间和淀粉乳质量分数)糊化性质、凝胶性质及晶体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压热协同海藻酸钠处理,使淀粉的糊化温度显著降低;质量分数为20%~25%、压热协同海藻酸钠处理30 min,淀粉乳热稳定性最好;与仅进行压热处理相比,不同条件下压热协同海藻酸钠处理使淀粉乳凝胶硬度变化程度更小,质量分数为25%的淀粉乳协同处理后凝胶硬度最小;普通玉米淀粉晶体结构因压热处理逐渐由A型变为V型,且不受海藻酸钠的影响,随着压热处理时间的延长,A型晶体含量逐步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普通玉米淀粉 压热处理 糊化性质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和CaCl_2对海藻酸钠-普通玉米淀粉复合体系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雨生 徐澎聪 陈海华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1期34-39,46,共7页
为探讨NaCl、CaCl_2对海藻酸钠-普通玉米淀粉复合体系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流变仪等,测定添加NaCl和CaCl_2对普通玉米淀粉及海藻酸钠-普通玉米淀粉复合体系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CaCl_2... 为探讨NaCl、CaCl_2对海藻酸钠-普通玉米淀粉复合体系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流变仪等,测定添加NaCl和CaCl_2对普通玉米淀粉及海藻酸钠-普通玉米淀粉复合体系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CaCl_2增加普通玉米淀粉、海藻酸钠-普通玉米淀粉复合体系的糊化难度,使样品To、Tp、Tc升高,溶解度、膨胀度降低。NaCl、CaCl_2增加普通玉米淀粉、海藻酸钠-普通玉米淀粉复合体系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使样品稠度、G’、G"增加。NaCl、CaCl_2使普通玉米淀粉及海藻酸钠-普通玉米淀粉复合体系的糊化焓、老化率降低。海藻酸钠减弱了CaCl_2对样品物化性质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 CACL2 普通玉米淀粉 海藻酸钠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湿热处理对海藻酸钠-普通玉米淀粉复合体系流变和老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尚梦珊 陈海华 +1 位作者 王雨生 石蕊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4期282-289,共8页
分别以普通玉米淀粉和海藻酸钠-普通玉米淀粉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红外光谱分析仪等,探讨了3种不同循环湿热处理方式对普通玉米淀粉(Normal Corn Starch,NCS)和海藻酸钠-普通玉米淀粉(Sodium Alginate-Normal Co... 分别以普通玉米淀粉和海藻酸钠-普通玉米淀粉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红外光谱分析仪等,探讨了3种不同循环湿热处理方式对普通玉米淀粉(Normal Corn Starch,NCS)和海藻酸钠-普通玉米淀粉(Sodium Alginate-Normal Corn Starch,AG-NCS)流变性质、老化性质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循环湿热处理均有利于AG-NCS黏弹性凝胶的形成,表现为tanδ减小。经过3种循环湿热处理,AG-NCS的增稠性减弱,表现为稠度系数k减小。老化性质表明,3种循环湿热处理能够抑制AG-NCS的短期回生,而只有经过25℃和4℃放置后再次进行湿热处理能够抑制AG-NCS的长期回生。经过3种循环湿热处理,AG-NCS中的结晶结构增加,表现在1047/1022cm-1的比值增大;AG-NCS分子内、分子间水合羟基数增多,表现为AG-NCS的O-H伸缩振动峰、O-H弯曲振动峰波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湿热处理 海藻酸钠-普通玉米淀粉(AG-NCS) 老化性质 流变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玉米粉和玉米淀粉的理化特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旭东 郭东伟 +5 位作者 钟雨越 刘林三 张仁和 徐淑兔 薛吉全 陈耀锋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8-573,共6页
以普通玉米粉、普通玉米淀粉、高直链玉米粉和高直链玉米淀粉为材料,比较玉米粉和玉米淀粉在理化特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扫描电镜(SEM)下,蛋白质、脂肪等物质附着、包埋或填充在淀粉颗粒的表面和空隙中;热特性(DSC)测试显示,高直链... 以普通玉米粉、普通玉米淀粉、高直链玉米粉和高直链玉米淀粉为材料,比较玉米粉和玉米淀粉在理化特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扫描电镜(SEM)下,蛋白质、脂肪等物质附着、包埋或填充在淀粉颗粒的表面和空隙中;热特性(DSC)测试显示,高直链玉米粉和淀粉的T_0(起始温度)、T_p(峰值温度)和T_c(终止温度)高于普通玉米粉和淀粉,高直链玉米粉和淀粉的吸热焓小于普通玉米粉和淀粉,玉米粉的吸热焓大于淀粉;快速粘度分析(RVA)测试显示,普通玉米粉的最低粘度和峰值粘度小于普通玉米淀粉,高直链玉米则相反。普通玉米粉和高直链玉米粉的衰减值、最终粘度、回生值均大于淀粉;玉米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势高于玉米淀粉。蛋白质、脂肪等非淀粉成分可以与淀粉颗粒结合,增加玉米粉的吸热焓,提高冷热稳定性、溶解度和膨胀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理化特性 高直链淀粉 普通玉米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化处理对不同玉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杜双奎 王华 +1 位作者 赵佳 徐卯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78-81,共4页
以不同直/支链比例的普通玉米淀粉和蜡质玉米淀粉为材料,在40、50、60℃进行韧化处理,研究韧化处理对玉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韧化处理的两种玉米淀粉颗粒形貌有较小变化。韧化处理后,两种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随着处理温度... 以不同直/支链比例的普通玉米淀粉和蜡质玉米淀粉为材料,在40、50、60℃进行韧化处理,研究韧化处理对玉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韧化处理的两种玉米淀粉颗粒形貌有较小变化。韧化处理后,两种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有韧化处理过的玉米淀粉黏度低于原淀粉,起糊温度高于原淀粉;韧化处理后淀粉的糊化温度升高,热焓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玉米淀粉 蜡质玉米淀粉 韧化处理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处理对玉米淀粉理化性质及消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扶雄 张明 +1 位作者 朱思明 黄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32,65,共7页
在不同的水分含量下对普通玉米淀粉进行了湿热处理,研究了湿热处理对玉米淀粉颗粒形貌、黏度、热力学性质、结晶性和消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湿热处理玉米淀粉的颗粒外形仍保持完整,但颗粒表面出现破损,偏光十字仍存在,高水分含量下处理... 在不同的水分含量下对普通玉米淀粉进行了湿热处理,研究了湿热处理对玉米淀粉颗粒形貌、黏度、热力学性质、结晶性和消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湿热处理玉米淀粉的颗粒外形仍保持完整,但颗粒表面出现破损,偏光十字仍存在,高水分含量下处理时部分偏光十字消失;经湿热处理后,淀粉起糊温度提高,峰值黏度、终止黏度和崩解值下降,淀粉糊化过程吸热焓变减小;结晶度随湿热处理水分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在高水分含量下处理的淀粉中出现A+V型结晶峰,表明形成了淀粉脂质复合物;抗性和慢消化淀粉含量随湿热处理水分含量的提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处理 普通玉米淀粉 热力学性质 体外消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化温度和时间对不同直链淀粉质量分数玉米淀粉物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王雨生 尚梦珊 陈海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74-80,共7页
为进一步探讨韧化处理对淀粉性质的作用机理,通过测定糊化性质、热特性、膨胀力、结晶特性及观察偏光十字现象和微观结构,研究了不同韧化温度和时间对不同直链淀粉质量分数玉米淀粉(普通玉米淀粉(normal corn starch,NCS)和蜡质玉米淀粉... 为进一步探讨韧化处理对淀粉性质的作用机理,通过测定糊化性质、热特性、膨胀力、结晶特性及观察偏光十字现象和微观结构,研究了不同韧化温度和时间对不同直链淀粉质量分数玉米淀粉(普通玉米淀粉(normal corn starch,NCS)和蜡质玉米淀粉(waxy corn starch,WCS))物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韧化处理主要作用于NCS和WCS淀粉颗粒的无定形区,对淀粉结晶类型没有影响;但韧化处理能够明显增强NCS和WCS的热稳定性和抗剪切能力,抑制淀粉老化和糊化,显著降低峰值黏度和膨胀力(P<0.05)。韧化温度升高至60 ℃时韧化效果更加明显,糊化焓和相对结晶度明显降低,颗粒表面被明显破坏。但延长韧化时间对NCS和WCS老化的抑制效果和对糊化焓、膨胀力、颗粒形貌等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玉米淀粉 蜡质玉米淀粉 韧化处理 物化性质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淀粉的加工
9
作者 祁国栋 《农业知识》 2002年第17期43-43,共1页
一、原料要求不同品种的糯玉米子粒大小、颜色、糯性强弱、粒皮厚薄各有不同,品种选择对加工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影响较大,应注意选择子粒较大、糯性较强、粒皮较薄的品种。二。
关键词 玉米淀粉 糯性 普通玉米淀粉 淀粉 产品质量 离心脱水 质量检测中心 支链淀粉含量 粗碎 出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与低温贮藏对玉米淀粉-月桂酸复合物理化及消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澎聪 栾茜玉 +1 位作者 王雨生 陈海华 《粮油食品科技》 CAS 2022年第5期130-138,共9页
采用挤压处理结合低温贮藏制备普通玉米淀粉-月桂酸复合物(common corn starch-lauric acid complex,CSLA),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X射线衍射仪等方法系统探究了挤压处理结合低温贮藏对CSLA糊化... 采用挤压处理结合低温贮藏制备普通玉米淀粉-月桂酸复合物(common corn starch-lauric acid complex,CSLA),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X射线衍射仪等方法系统探究了挤压处理结合低温贮藏对CSLA糊化度、复合指数、热性质、结晶结构及消化性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挤压处理相比,挤压处理结合低温贮藏有利于形成普通玉米淀粉-月桂酸复合物,复合指数由29%增加至35%,相对结晶度由25.20%增加至31.82%;挤压处理结合低温贮藏能降低复合物的消化能力,使复合物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含量由38.07%升高至49.82%。热性质的结果表明:挤压处理结合低温贮藏使普通玉米淀粉与月桂酸形成了热稳定性稍差的VI-型复合物,熔融温度为89.95~101.33℃,而普通玉米淀粉与内源性脂质形成了热稳定性较高的VII-型复合物,熔融温度为106.73~117.48℃。研究结果可为具有较低消化能力的淀粉-脂肪酸复合物和抗消化淀粉食品的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贮藏 挤压处理 普通玉米淀粉-月桂酸复合物 理化性质 消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脱支后环化制备大环糊精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燕 周星 金征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2-67,共6页
以普通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高直链玉米淀粉为底物制备大环糊精,先利用异淀粉酶将这3种底物脱支处理以后,再利用栖热水生菌4-α-糖基转移酶的环化作用来生产大环糊精。结果表明:经过脱支处理以后,普通玉米淀粉大环糊精的最高转化率从20... 以普通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高直链玉米淀粉为底物制备大环糊精,先利用异淀粉酶将这3种底物脱支处理以后,再利用栖热水生菌4-α-糖基转移酶的环化作用来生产大环糊精。结果表明:经过脱支处理以后,普通玉米淀粉大环糊精的最高转化率从20.3%增加到33.6%(1.7倍);木薯淀粉大环糊精的最高转化率从16.82%增加到32.4%(1.9倍);高直链玉米淀粉大环糊精的最高转化率从24.53%增加到44.07%(1.8倍)。因此,该方法是种有效的大环糊精生产方法,具有工业化应用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α-糖基转移酶 普通玉米淀粉 木薯淀粉 高直链玉米淀粉 大环糊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