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4
1
作者 赵海娟 刘威生 +3 位作者 刘宁 张玉萍 章秋平 刘硕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9,共10页
【目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是资源工作的核心,了解和掌握种质资源资源多样性,对于资源收集、管理、发掘、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219份普通杏种质资源的11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普... 【目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是资源工作的核心,了解和掌握种质资源资源多样性,对于资源收集、管理、发掘、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219份普通杏种质资源的11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普通杏种质资源各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幅为15.7%。42.2%,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平均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相关性分析得出:平均单果质量与叶柄长度、叶片长度和叶片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糖呈极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1a生枝粗度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1个性状可以综合为4个主成分,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58.65%.第1主成分反映叶片因子,第2主成分反映枝条因子,第3、第4主成分反映的是品质因子。根据聚类分析把219份杏种质资源划分为6大类群:第1类种质群的主要特点是叶片较大:第Ⅱ类种质群的特点是果实品质性状较好.但是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小;第Ⅲ类种质群的特点是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大:第V类种质群的特点是果实品质好:第Ⅵ类种质群的特点是叶片较大且1a生枝又粗又长。【结论]普通杏种质资源的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prunus Armeniaca)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初级核心种质资源的构建及评价 被引量:27
2
作者 章秋平 刘威生 +4 位作者 刘宁 张玉萍 郁香荷 孙猛 徐铭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9-825,共7页
核心种质的构建不仅能够提高种质圃资源的保存效率、方便资源的管理,而且有利于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种质创新。以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中保存的447份普通杏为材料,利用40个农艺性状的鉴定数据,对核心种质构建的几种聚类取样方案进行... 核心种质的构建不仅能够提高种质圃资源的保存效率、方便资源的管理,而且有利于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种质创新。以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中保存的447份普通杏为材料,利用40个农艺性状的鉴定数据,对核心种质构建的几种聚类取样方案进行比较,明确了杏初级核心种质构建的最佳取样方案。在按品种类群分组的基础上,采用S策略经过多次聚类抽样,获得由111份种质材料组成的初级核心样本集,占总体样本比例25%。对该初级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能够很好地保留普通杏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prunus ARMENIACA L.) 初级核心种质 聚类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除杏树(Prunus armeniaca L.)冰核细菌药剂筛选及花期防霜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孟庆瑞 李彦慧 +4 位作者 李帅英 张倩 陈少坤 温林柱 杨建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191-4196,共6页
采用vali结冻法和含菌平板培养法,从9种供试药剂中筛选出1号、2号、3号、5号、7号5种对INA细菌触杀及破坏冰蛋白作用的药剂。将5种筛选的药剂于日光温室和田间进行药剂防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日光温室霜冻温度为-4℃时,5种药剂中3号... 采用vali结冻法和含菌平板培养法,从9种供试药剂中筛选出1号、2号、3号、5号、7号5种对INA细菌触杀及破坏冰蛋白作用的药剂。将5种筛选的药剂于日光温室和田间进行药剂防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日光温室霜冻温度为-4℃时,5种药剂中3号、7号防霜效果显著,分别为47.05%~67.74%和49.44%~69.33%。3号、7号分别提高座果率12.25%~14.83%和4.69%~11.36%,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大田温度为-6.5℃时,5种药剂中3号的防霜效果为21.80%,提高座果率9.17%。与对照相比达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unus ARMENIACA L.) 冰核活性细菌 防霜药剂 防霜效果 座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杏(Armeniaca vulgaris)种质资源果实主要数量性状变异及概率分级 被引量:35
4
作者 赵海娟 刘威生 +3 位作者 刘宁 张玉萍 章秋平 刘硕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种质资源评价是资源研究工作的重要环节,而数量性状的合理分级是种质资源评价的基础,因此对普通杏的143~478份品种资源果实数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和概率分级。【方法】果实数量性状平均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 【目的】种质资源评价是资源研究工作的重要环节,而数量性状的合理分级是种质资源评价的基础,因此对普通杏的143~478份品种资源果实数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和概率分级。【方法】果实数量性状平均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核鲜质量、核干质量和仁干质量9项指标,根据K-S正态性检验和χ2检测对果实数量性状进行分级。【结果】果实数量性状的变异较为丰富,其中硬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5.4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4.95%。经K-S正态性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量性状统一用(X-1.2818S)、(X-0.5246S)、(X+0.5246S)和(X+1.2818S)4个点分为5级,使1~5级的出现频率分别为10%、20%、40%和20%、10%,根据χ2检测,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量性状进行概率分级。【结论】杏果实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将果实数量性状进行概率分级是比较理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Armeniaca vulgaris) 数量性状 变异 概率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绿体SSR单倍型分析普通杏演化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魏潇 章秋平 +6 位作者 刘威生 刘宁 张玉萍 徐铭 刘硕 张玉君 马小雪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05-712,共8页
为了研究普通杏的起源和不同品种群间的演化关系,以梅为组外对照,利用9对叶绿体SSR引物检测了来自不同品种群或野生类型的58份普通杏种质资源单倍型变化,并对单倍型网络演化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到22个等位基因,组成15个单倍型。普通杏以... 为了研究普通杏的起源和不同品种群间的演化关系,以梅为组外对照,利用9对叶绿体SSR引物检测了来自不同品种群或野生类型的58份普通杏种质资源单倍型变化,并对单倍型网络演化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到22个等位基因,组成15个单倍型。普通杏以单倍型H01、H02和H03为优势单倍型,出现的频率分别为41.38%、17.24%和15.52%。除华南品种群外,其他品种群的栽培杏均以优势单倍型为主;西北地区的普通杏仅有单倍型H01、H02和H03,而新疆伊犁河谷的野生普通杏仅有2种单倍型H01和H02。同时,在东北品种群、华南品种群和西南地方品种中检测的单倍型数目均多于主栽产区。进一步对这些单倍型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和网络图分析,发现所有单倍型可分为以H02为中心和以H01、H03为中心的2支,单倍型H01、H02位于网络图的中心。普通杏的叶绿体基因组进化较为保守,仅在较少部位产生了序列变异。在普通杏扩散过程中,边缘地区的种质资源不仅在基因组上存在着较多的基因渗透现象,而且其本身的基因组序列也产生了较多的适应性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SSR 单倍型 普通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性状的仁用杏种质资源分类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章秋平 刘威生 +3 位作者 刘宁 张玉萍 徐铭 刘硕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5-392,共8页
【目的】探讨仁用杏种质资源的起源和分类问题。【方法】通过调查22份仁用杏、6份山杏(Armeniaca sibirica Lam.)和5份普通杏(A.vulgaris Lam.)叶片和果实的38个形态指标,评价3种不同类型间杏种质资源的定性和定量性状差异,并对这些种... 【目的】探讨仁用杏种质资源的起源和分类问题。【方法】通过调查22份仁用杏、6份山杏(Armeniaca sibirica Lam.)和5份普通杏(A.vulgaris Lam.)叶片和果实的38个形态指标,评价3种不同类型间杏种质资源的定性和定量性状差异,并对这些种质材料进行了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在定性分级性状上,仁用杏品种变异类型较多,且多介于山杏与普通杏中间。但是,大部分仁用杏的核尖性状等特征明显不同于其他类型。在数量性状上,仁用杏的果核体积明显大于鲜食普通杏和山杏。聚类分析表明,遗传距离在7.2时,可以将这些杏材料划分为6个类群,大部分仁用杏被聚在第II类群。当遗传距离在6.6和5.4时,他们又进一步划分成不同的组群。【结论】通过仁用杏的形态变异分析,认为仁用杏种质资源的变异类型丰富,且存在着3种不同类型的起源。按照它们的起源类型,可将仁用杏划归到普通杏、山杏或华仁杏(A.cathayana)等不同的分类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用 普通 形态变异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提取杏花中绿原酸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梁永锋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5期3965-3967,3974,共4页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绿原酸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超声辅助下提取杏(Prunus armeniaca)花中绿原酸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1∶25(g∶m L),超声时间80 min,超声功率80 W,乙醇体积分数60%,在此条件...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绿原酸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超声辅助下提取杏(Prunus armeniaca)花中绿原酸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1∶25(g∶m L),超声时间80 min,超声功率80 W,乙醇体积分数60%,在此条件下,杏花中绿原酸含量为4.452%。杏花中含有丰富的绿原酸,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unus armeniaca)花 绿原酸 正交试验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NBS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对果实抗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秦兆辉 张俊环 +4 位作者 杨丽 张美玲 王玉柱 姜凤超 孙浩元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1-331,共11页
【目的】探讨杏果实发育过程中NBS基因家族的表达规律,为果实抗病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NBS基因家族鉴定与转录组分析。【结果】在串枝红杏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55个NBS抗病基因,主要分为CNL型(126个)和NL... 【目的】探讨杏果实发育过程中NBS基因家族的表达规律,为果实抗病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NBS基因家族鉴定与转录组分析。【结果】在串枝红杏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55个NBS抗病基因,主要分为CNL型(126个)和NL型(29个),45%的基因主要分布在1号与2号染色体上,顺式作用元件较多且大多属于激素调控元件,发现1个杏特有的基序CNBS-1。NBS基因在不同品种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模式类似,但在表达量上存在较大差异。8个NBS基因在串枝红果实发育的4个时期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同时期大白杏,表明这些基因可能与串枝红果实抗病性高于大白杏有关。【结论】获得8个NBS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抗致病疫霉病原与霜霉病原有关,为杏果实抗病育种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unus armeniaca L.) NBS基因家族 抗病育种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杏属植物种仁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绪春 姜仲茂 +2 位作者 尹明宇 许苗苗 乌云塔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7-153,共7页
【目的】分析4种杏属植物种仁的主要营养成分,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溶剂法测定普通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西伯利亚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仁用杏(Kernel-using apricots)、紫杏(Armeniaca dasycarp... 【目的】分析4种杏属植物种仁的主要营养成分,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溶剂法测定普通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西伯利亚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仁用杏(Kernel-using apricots)、紫杏(Armeniaca dasycarpa(Ehrh.)Borkh.)种仁的粗脂肪含量,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其总蛋白含量,使用马弗炉测定其灰分含量,使用GC-MS测定其脂肪酸种类及比例,并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结果】4种杏属植物的粗脂肪含量为474.4~523.4g/kg,仁用杏最高;总蛋白含量为278.4~346.2g/kg,紫杏最高;灰分含量为24.4~37.9g/kg,紫杏最高。共分离出6种主要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为3.85%~7.68%,普通杏最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为91.33%~95.85%,西伯利亚杏最高;油酸的相对含量为62.58%~74.67%,仁用杏最高;亚油酸的相对含量为19.50%~29.90%,西伯利亚杏最高。4种杏种仁均测定出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272.5~325.2g/kg,包括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其总含量为72.7~84.1g/kg,组氨酸含量为7.1~8.5g/kg。【结论】4种杏属植物种仁含油量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为优质的油料;蛋白质含量高,均含18中氨基酸,是优质的植物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 西伯利亚 仁用 营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杏保护地栽培技术讲座(三)
10
作者 张大海 《农村科技》 2005年第9期35-36,共2页
四、保护地杏栽植及整形修剪 1.苗木选择与培育 杏保护地栽培一般采用嫁接苗繁殖.嫁接苗的步骤主要包括选择砧木、沙藏处理种子、播种、嫁接等.选择砧木时,一般露地栽培用杏属普通杏实生苗做'共砧',树体较高大,不适合保护地栽培... 四、保护地杏栽植及整形修剪 1.苗木选择与培育 杏保护地栽培一般采用嫁接苗繁殖.嫁接苗的步骤主要包括选择砧木、沙藏处理种子、播种、嫁接等.选择砧木时,一般露地栽培用杏属普通杏实生苗做'共砧',树体较高大,不适合保护地栽培,用普通桃实生苗嫁接,便于密植,结果早,品质好,进入盛果期快,适于保护地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栽培 技术讲座 新疆 嫁接苗 沙藏处理 露地栽培 实生苗 普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生产商天邦菌业新三板挂牌上市
11
《食药用菌》 2016年第1期37-37,共1页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告显示,天邦菌业(河南天邦菌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证券代码为:835163。天邦菌业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1~6月营业收入分别为895.62万元、2026.18万元、1100.72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09.73...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告显示,天邦菌业(河南天邦菌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证券代码为:835163。天邦菌业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1~6月营业收入分别为895.62万元、2026.18万元、1100.72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09.73万元、556.71万元、313.4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业 鲍菇 新三板挂牌 证券代码 股份转让 主办券商 中原证券 挂牌上市 克谨 普通合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枝红’ב凯特’F1代果实经济性状遗传分析
12
作者 刘家成 徐铭 +1 位作者 韩杨 刘威生 《北方果树》 2024年第1期7-10,20,共5页
以230株‘串枝红’ב凯特’杂交F1代株系为试验材料,对16个果实经济性状开展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趋中变异,遗传传递力为109.02%;果实发育期呈趋中遗传趋势,变异系数5.81%,遗传传递力102.36%;果肉硬度呈偏低的... 以230株‘串枝红’ב凯特’杂交F1代株系为试验材料,对16个果实经济性状开展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趋中变异,遗传传递力为109.02%;果实发育期呈趋中遗传趋势,变异系数5.81%,遗传传递力102.36%;果肉硬度呈偏低的遗传趋势,变异系数19.21%,遗传传递力为77.01%;F1代群体株系果形以卵圆形为主,更容易遗传母本果形;果顶形状表现为父本遗传优势;F1代群体所有株系果皮底色均为绿黄色,呈偏父遗传趋势;果肉颜色呈偏淡的遗传趋势,且父本的果肉颜色更容易遗传给子代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 杂交后代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