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不同方法制备普通冰冻血浆的质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倩 马春娅 +3 位作者 于洋 张婷 潘纪春 林子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19期5484-5486,共3页
探讨两种方法制备普通冰冻血浆的质量差异。采集100袋(200ml/袋)ACD-B保存的全血,随机均分为两个实验组。第一组在采血24h内离心分离血浆制备成普通冰冻血浆(Ⅰ型普浆),置于-30℃低温冰箱冰冻保存30d;第二组在采血6h内离心分离制备成新... 探讨两种方法制备普通冰冻血浆的质量差异。采集100袋(200ml/袋)ACD-B保存的全血,随机均分为两个实验组。第一组在采血24h内离心分离血浆制备成普通冰冻血浆(Ⅰ型普浆),置于-30℃低温冰箱冰冻保存30d;第二组在采血6h内离心分离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置于-30℃低温冰箱冰冻保存7d,用4℃冷藏箱法制备冷沉淀,分离出的普通冰冻血浆(Ⅱ型普浆),置于-30℃保存23d。两组保存30d后,取出各组血浆于37℃水浴融化后检测凝血因子Ⅱ(FⅡ),凝血因子Ⅴ(FⅤ),凝血因子Ⅶ(FⅦ),凝血因子Ⅷ(FⅧ),凝血因子Ⅸ(FⅨ),凝血因子Ⅹ(FⅩ)活性(%)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g/L)。结果表明Ⅰ型普浆的FⅡ,FⅤ,FⅦ,FⅧ,FⅩ和Fib的活性水平明显高于Ⅱ型普浆(P<0.01);而FⅨ的活性水平无显著改变(P>0.05)。Ⅱ型普浆低于Ⅰ型普浆的质量,但其仍有较高的凝血因子水平,除非需大剂量补充凝血因子的特殊患者外,也可以部分代替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但其制备工艺有待改进和优化,以降低凝血因子的损失,提高其普通冰冻血浆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冰冻血浆 普通冰冻血浆 凝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冰冻血浆与新鲜冰冻血浆部分血浆组分的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秦冉冉 侯瑞琴 +4 位作者 杨洪燕 崔银平 高雨菡 田文沁 刘开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5-619,共5页
目的:比较普通冰冻血浆(FP)和新鲜冰冻血浆(FFP)中血浆组分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提供的FP和FFP各20份,血浆融化后即刻分别检测凝血因子、纤溶系统及抗凝蛋白指标等12种血浆组分,即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目的:比较普通冰冻血浆(FP)和新鲜冰冻血浆(FFP)中血浆组分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提供的FP和FFP各20份,血浆融化后即刻分别检测凝血因子、纤溶系统及抗凝蛋白指标等12种血浆组分,即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因子Ⅷ(FⅧ)活性、凝血因子Ⅴ(FⅤ)活性、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活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活性、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蛋白C(protein C,PC)、蛋白S(protein S,PS),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FFP相比,FP中APTT明显延长(t=3.428,P<0.01),PT延长(z=-2.140,P<0.05),FⅧ活性明显降低(t=-3.372,P<0.01),但均在参考区间内;PS活性降低(t=-2.458,P<0.05);两种血浆中其余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FFP相比,FP缺乏某些凝血因子和抗凝蛋白,但可替代FFP应用于部分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冰冻血浆 普通冰冻血浆 凝血因子 纤溶系统 抗凝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