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普通克里金插值法的加州土壤铅含量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钰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第3期41-43,共3页
文章以美国加州为研究对象,利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法对加州土壤采样点的铅含量进行空间插值与污染预测,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精准修复提供参考。首先,根据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网格样点布设与采样;其次,在对土样进行风干、研磨、过筛、消煮的基础... 文章以美国加州为研究对象,利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法对加州土壤采样点的铅含量进行空间插值与污染预测,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精准修复提供参考。首先,根据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网格样点布设与采样;其次,在对土样进行风干、研磨、过筛、消煮的基础上,测定土样的含铅量;接着按照20%与80%的比例将土样随机分成试验样点与检验样点,利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法对试验样点的铅含量进行空间插值分析;最后,利用检验样点对加州土壤含铅量空间插值结果进行精度检验。经交叉验证,检验样点含铅量预测值与实际值的RMSE为0.018936,MRE为0.095351,表明采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法进行加州土壤含铅量空间插值的精度较高。同时,由加州土壤含铅量空间插值结果可知,加州土壤含铅量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且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鲜明的规律特征,土壤铅含量由中央谷地向周边地区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铅含量 普通克里金插值法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点云数据的森林冠层高度模型插值方法 被引量:18
2
作者 段祝庚 肖化顺 袁伟湘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6-94,共9页
【目的】基于森林区域离散点云特点,利用不同插值方法构建冠层高度模型,并对不同插值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为森林冠层高度模型插值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30 m×30 m样方离散点云数据为试验数据,采用开源软件SAGS-GIS利... 【目的】基于森林区域离散点云特点,利用不同插值方法构建冠层高度模型,并对不同插值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为森林冠层高度模型插值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30 m×30 m样方离散点云数据为试验数据,采用开源软件SAGS-GIS利用B样条插值(B-Spline)、普通克里金插值法(OK)、线性插值三角网法(TLI)、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DW)4种插值方法分别构建森林冠层高度模型,对森林冠层高度模型的平面视图、三维视图、剖面图及其像元统计量进行比较和分析;同时对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的插值参数搜索半径进行讨论、比较和分析。【结果】对于森林区域空间分布均匀且存在高度突变的点云数据,B-Spline插值对空值区域都进行了填充,林冠空隙也被过分填充,且CHM像元最大值明显偏离原始插值数据;TLI插值的CHM显得比较破碎;OK插值法对影像过度平滑,生成的CHM影像模糊;而IDW插值法对冠层顶部进行了适当填充和平滑,但冠层边缘不被过度平滑,保留高度突变,同时林冠空隙仍然保留也不被过分填充。IDW插值应选择合适的搜索半径,搜索半径为原始点云间隔的1.5-2.5倍较为合适。【结论】IDW插值法优于B-Spline,OK,TLI插值法,生成的CHM能较准确反映森林冠层的真实自然形态,有利于森林参数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 冠层高度模型 反距离加权插值法 B样条曲线插值法 普通克里金插值法 线性插值三角网法 离散点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市降水量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颖华 张鑫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0-82,共3页
利用西宁市内4个雨量站1960—2005年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当地降水量年内分配、年代际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宁市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年代际降水量变化幅度较小,春夏两季降水偏多,秋冬两季降水偏少,未来10 a降水量有缓慢增加趋势。利... 利用西宁市内4个雨量站1960—2005年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当地降水量年内分配、年代际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宁市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年代际降水量变化幅度较小,春夏两季降水偏多,秋冬两季降水偏少,未来10 a降水量有缓慢增加趋势。利用西宁市及周边地区1960—2005年11个雨量站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了反距离插值法和普通克里金插值法的插值精确度,结果表明普通克里金插值法更适合用于西宁市年降水量的空间插值;西宁市降水呈明显地带性分布规律,降水量空间分布呈由北向南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时空分布 反距离插值法 普通克里金插值法 西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晋江市城市热岛强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可心 陈粲 +2 位作者 包云轩 吕青 奴开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2-864,共13页
利用传统的气象站法,结合空间统计学方法(普通克里金插值法),对福建省晋江市2010—2014年40个自动气象站逐小时温度资料加以计算处理,分析了晋江市年、季、昼夜热岛强度时空变化规律。(1)晋江市年、季、昼夜热岛强度都呈带状分布,等值... 利用传统的气象站法,结合空间统计学方法(普通克里金插值法),对福建省晋江市2010—2014年40个自动气象站逐小时温度资料加以计算处理,分析了晋江市年、季、昼夜热岛强度时空变化规律。(1)晋江市年、季、昼夜热岛强度都呈带状分布,等值线呈西南-东北走向,年、季、昼夜变化趋势显著,北部热岛强度高于南部。五年间热岛强度持续增强,但增幅不大,增速放缓。(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热岛强度高值出现季节提前,故旅游区秋冬季热岛强度高于春夏季,中心城区和产业经济区夏秋季热岛强度高于冬春季。(3)晋江市热岛效应昼夜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性大,夜间热岛强度显著高于白天,最低值出现在14—16时,中心城区和产业经济区最低值出现时间较旅游区略推迟,三个功能区的最高值均出现在凌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气象学 城市热岛 普通克里金插值法 时空变化特征 晋江市 城市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