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空间故障树与因素空间融合的智能可靠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崔铁军
汪培庄
-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连交通大学辽宁省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3-864,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0414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31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基金项目(61350003)
-
文摘
现有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一般具有针对性,缺乏广泛的适应性和扩展性。由于智能科学、信息科学和大数据技术的涌现和发展,使得传统可靠性分析技术难以适应新的需要。因此作者提出了空间故障树理论,目的是分析多因素影响下的系统可靠性变化特征。将空间故障树理论与因素空间理论、云模型、模糊数学及系统稳定性等相结合,使其具有智能分析和故障大数据处理能力,以满足未来技术环境下的分析要求。本文论述了空间故障树和因素空间的发展史及主要理论与功能;以及两种理论结合,描述和分析系统演化过程的可行性。研究表明,空间故障树理论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适应性,可适应未来技术环境,也可作为系统演化过程分析的普适框架。
-
关键词
安全科学
安全系统工程
空间故障树
因素空间
系统可靠性
智能科学
系统演化过程
普适框架
-
Keywords
safety science
safety system engineering
space fault tree
factor space
system reliability
intelligent science
system evolution process
universal framework
-
分类号
X913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C931.1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海洋沉积物动力学的示踪物方法
被引量:8
- 2
-
-
作者
高抒
-
机构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65,共5页
-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批准号 :492 5 6 12 )资助
-
文摘
本文的论题是示踪物方法在海洋物源追踪和沉积物输运率计算中的应用 ,以及示踪物方法的普适性理论框架。定量的物源追踪需要适当的示踪标记和物质混合模型 ,有必要根据沉积动力过程的研究来确定示踪标记的变换函数 ,从而将改进的示踪标记用于混合模型分析。人工示踪物实验的现有方法以空间积分法最为常用 ,其关键是示踪物质心运动和沉积物活动层的界定。天然示踪物的质心位置是无法定义的 ,因此不能借用传统人工示踪物方法来估算物质输运率 ;在某些特殊情形下 ,可以利用天然示踪物的质量守衡原理来获得物质输运信息。今后 ,以示踪物质的连续方程为基础 ,有可能建立一种同时适用于人工和天然示踪物的普适理论框架。其中需解决的问题包括示踪物与现场物质的差异、沉积速率和活动层厚度的时间尺度、沉积物扩散过程等。
-
关键词
海洋沉积物
物源追踪
人工示踪物
天然示踪物
普适理论框架
海洋沉积动力学
-
Keywords
marine sediment transport, source tracing, artificial tracer experiments, natural tracer method, universal theoretical framework
-
分类号
P736.2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