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普种繁育系数低的人为因素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杨建设
祁兴良
黄振涛
-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蚕业》
2019年第1期58-61,共4页
-
文摘
针对影响家蚕普种繁育过程中对交品种饲养比例失调,催青环境因子调节不到位,全程消毒不全面不彻底,种养管理粗放,上蔟及蔟中管理不规范,采茧、运茧和售茧方法不当,削茧、鉴蛹操作粗暴,蛹期保护管理粗放,发蛾失调,制种过程管理不到位等人为因素,采取了周密计划,严格标准化催青,加强桑园管理,狠抓全程消毒,加强饲养和蔟中管理,适时合理采茧售茧,严格削茧、鉴蛹过程的监管,加强蛹期保护工作,严把制种及保种质量关等技术措施,取得了春季克蚁收茧量3.5~4.0 kg、克蚁制种量15~18张,夏秋季克蚁收茧量3.0~3.5 kg、克蚁制种量12~15张的较好成效。
-
关键词
家蚕
普种
繁育系数
人为因素
孵化整齐度
孵化率
产卵量
良卵率
-
分类号
S882.3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提高普种一日孵化率的体会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白红英
杨雷
-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
出处
《北方蚕业》
2012年第4期59-60,共2页
-
文摘
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小蚕共育技术的实施应用,蚕农对蚕种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蚕种一日孵化率是直接影响蚕农对蚕种认可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提高蚕农对蚕种的信任度.需要蚕种生产单位不断加强对生产质量的控制。蚕种的孵化不仅与催青息息相关,还受原蚕饲养、制种处理的影响。笔者结合自己的蚕种生产实践,
-
关键词
一日孵化率
蚕种质量
普种
小蚕共育技术
蚕桑生产
生产质量
生产单位
原蚕饲养
-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做好普种催青工作 提高蚕种的孵化率
- 3
-
-
作者
张刘生
-
机构
垣曲县农业委员会
-
出处
《北方蚕业》
2010年第3期61-62,共2页
-
文摘
蚕种催青是一项细致而技术性强的工作,对于保证蚕卵发育齐一、按照预定日期孵化、提高孵化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把握关键环节、全面贯彻技术,才能为蚕茧丰收奠定良好的基础。
-
关键词
蚕种催青
孵化率
催青工作
普种
卵发育
决定性
技术
蚕茧
-
分类号
S882.3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提高普种蚕种质量的技术措施
- 4
-
-
作者
宋健
汪向群
-
机构
安徽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11S期138-139,共2页
-
-
关键词
蚕种质量
技术
普种
土壤肥力
蚕桑生产
蚕种生产
有机肥料
桑田管理
-
分类号
S882.3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提高“桂蚕一号”普种制种量的关键技术
- 5
-
-
作者
甘正义
-
机构
广西柳州地区蚕种场
-
出处
《广西蚕业》
2003年第1期28-29,共2页
-
文摘
"桂蚕一号"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培育出来的新的桑蚕一代杂交种,于2000年通过国家鉴定,并在广西开始推广.该品种适合广西春秋两季饲育.由于该品种具有茧形大、产量高、抗性较强等特点,所以一开始推广就深受广大蚕农欢迎.
-
关键词
桂蚕一号
普种
制种量
桑蚕
-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以质为本强管理 优质服务增效益
- 6
-
-
作者
苏政荣
-
机构
重庆市西里蚕种场
-
出处
《中国蚕业》
2005年第2期54-55,共2页
-
文摘
重庆市西里蚕种场创建于1935年,已有70年专业从事家蚕普种繁育推广而奉献蚕业的光荣历史,现为重庆市生产规模最大的家蚕普种专业繁殖场,是国家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定点单位、西南农业大学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和蚕桑新品种试验基地.
-
关键词
优质服务
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增效益
管理
西南农业大学
繁育推广
生产规模
蚕桑产业
试验基地
实习基地
教学科研
生物技术
重庆市
蚕种场
繁殖场
农业部
新品种
普种
家蚕
专业
-
分类号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繁育桑蚕新品种“桂蚕一号”的主要技术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韦廷秀
顾家栋
闭立辉
-
机构
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
-
出处
《广西蚕业》
2003年第3期29-31,共3页
-
基金
广西科技厅资助项目--广西蚕桑优良新品种产业化项目
-
-
关键词
桑蚕
桂蚕一号品种
制种技术
普种
饲养时期
桑树品种
-
分类号
S882.3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S882.31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