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的区域海洋模式并行优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吴琦 倪裕芳 黄小猛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56-1566,共11页
海洋模式作为地球数值模拟中重要的组成模块,在很多领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是研究海洋、河口和海岸不可或缺的科研手段,基于海洋模式搭建的预报系统还能够实时预测台风、海啸等现象.为了模拟更细粒度的海洋变化,海洋模式朝着... 海洋模式作为地球数值模拟中重要的组成模块,在很多领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是研究海洋、河口和海岸不可或缺的科研手段,基于海洋模式搭建的预报系统还能够实时预测台风、海啸等现象.为了模拟更细粒度的海洋变化,海洋模式朝着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多的物理参数化方案发展,一般的计算机已无法满足其需求.随着散热和功耗成为通用处理器的主要瓶颈,多核、众核以及由此导致的异构已成为下一代超级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这也为发展高分辨率海洋模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平台.基于国产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利用其异构众核体系结构的优势对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rinceton ocean model, POM)进行移植和优化,从而充分发挥了国产异构众核平台的特点和优势.基于神威的高分辨率海洋模式swPOM(Sunway Princeton ocean model)在主从核协作下运行效率达到纯主核的13倍,是通用Intel平台的2.8倍左右,可扩展到25万核上运行,为实时预报系统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林斯顿海洋模式 高分辨率 神威太湖之光 异构 并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潮流能资源的数值估算——以胶州湾口为例 被引量:19
2
作者 吕新刚 乔方利 +1 位作者 赵昌 夏长水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7-143,共7页
在回顾国际上现有的潮流能资源估算方案基础上,提出利用三维潮流数值模式估算潮流能的思路,并在胶州湾进行了应用。基于普林斯顿海洋模式,建立了胶州湾潮汐潮流三维数值预报模型,对研究海区的潮汐和潮流做出了较为准确的模拟。数值模拟... 在回顾国际上现有的潮流能资源估算方案基础上,提出利用三维潮流数值模式估算潮流能的思路,并在胶州湾进行了应用。基于普林斯顿海洋模式,建立了胶州湾潮汐潮流三维数值预报模型,对研究海区的潮汐和潮流做出了较为准确的模拟。数值模拟得到的胶州湾口最大可能潮流速度为2m/s,具有一定的潮流能开发潜力;湾口水道上多年平均潮流能蕴藏量为16MW,大潮期间的瞬时值和大潮周日平均值可分别达135和49MW.潮流资料时间序列的长度对潮流能储量的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由于潮流现象具有强烈的时变性和多种周期,估算潮流能的平均储量应积累一年以上的资料为宜。研究表明,潮流数值模式能够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三维潮流数据,有效弥补潮流实测资料稀缺的不足,因而可作为潮流能资源评价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能 资源估算 数值模拟 胶州湾 普林斯顿海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M 模式边界条件的数值试验及其在环台湾岛海域风生流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吕新刚 沙文钰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23,共7页
通过一个数值试验,对运用 POM 模式做风生流模拟时边界条件的选取方案做了初步的讨论。试验表明,POM"外模式"采用辐射边条件、"内模式"采用辐射方案的改进形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如果用水位作为控制条件,也可以... 通过一个数值试验,对运用 POM 模式做风生流模拟时边界条件的选取方案做了初步的讨论。试验表明,POM"外模式"采用辐射边条件、"内模式"采用辐射方案的改进形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如果用水位作为控制条件,也可以使用辐射边条件。文章同时给出了环台湾岛海域冬、夏风季生流的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M模式 边界条件 数值试验 风生流 海洋数值模式 普林斯顿海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TOPEX海面高度资料的混合同化试验 被引量:28
4
作者 王东晓 施平 +1 位作者 杨昆 齐义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应用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对冬季南海由TOPEX/Poseidon得到的卫星遥感海面高度资料进行混合(blending)同化试验。混合同化的权重系数由以下两者决定:南海POM模式对冬季风强迫产生响应的海面高度场之标准方差;对应期间TOPEX海面高... 应用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对冬季南海由TOPEX/Poseidon得到的卫星遥感海面高度资料进行混合(blending)同化试验。混合同化的权重系数由以下两者决定:南海POM模式对冬季风强迫产生响应的海面高度场之标准方差;对应期间TOPEX海面高度资料的标准方差。同化结果表明,混合同化方法不失为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同化方案。同化得到的南海环流结构与未同化的模式响应场比较可以发现:海面高度资料的同化试验能够有效地修正南海环流的若干大尺度特征,特别是对冬季黑潮入侵南海东北部的动力过程,同化结果有了更准确的描述。同时,另一个重要的修正表现在:同化试验中瞬变的中等尺度涡旋得到加强,体现了南海海洋天气尺度涡被资料同化所“唤醒”(trigger)。这种“唤醒”不仅明显地反映在表层环流场中,对南海次表层动力、热盐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同化 海面高度 南海 天气尺度涡旋 普林斯顿海洋模式 权重系数 环流 海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表层环流和热结构特征的数值模拟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聂宇华 詹杰民 陈植武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4-138,共5页
采用普林斯顿海洋模式,在真实的地形数据、计算区域右边界上半部分设为开边界的条件下,对南中国海98°-126°E,3°S-26°N的范围进行了环流和温度结构的模拟。模拟从静止的海洋开始,以1月份的月平均温盐数据为初始场,... 采用普林斯顿海洋模式,在真实的地形数据、计算区域右边界上半部分设为开边界的条件下,对南中国海98°-126°E,3°S-26°N的范围进行了环流和温度结构的模拟。模拟从静止的海洋开始,以1月份的月平均温盐数据为初始场,在12个不同的月平均风场驱动下,模式稳定地模拟了4个模式年。从第3年开始进行数据分析。首先从数值模拟的角度给出了南海表层环流和热结构的时空演变过程,继而详细分析了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南海主要被一个大的气旋式环流占据,夏季主要呈大的反气旋式环流。春季和秋季是季风转换季节,南海环流在受到上一个季节影响的同时也向下一个季节的典型流态转换,并由多个涡旋组成。此外,气候和环境条件的设置,都会影响到南海的环流和热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环流 热结构 黑潮 普林斯顿海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黄海、东海冬季环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6
作者 吴宝勤 王丹 +1 位作者 陈标 马福诚 《海洋测绘》 2007年第5期74-77,共4页
在POM的基础上,建立一个σ坐标系下三维斜压预报模式,利用经过资料同化处理的周平均卫星遥感海面温度资料,考虑海底地形、外海出入流、海面风应力等因素的影响,较好的模拟了冬季渤、黄、东海环流的情况。
关键词 海流 普林斯顿海洋模式 数值模拟 环流结构 海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南黄海风漂流的不同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梁兼霞 庞重光 白学志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0-64,75,共6页
分别用Ekman有限深海风漂流计算公式,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数值计算了南黄海风漂流。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的时比分析得出:在水深较小时,模式计算的风漂流场与公式计算结果较为接近;而在水深较大时公式计算所得风漂流场与实际流... 分别用Ekman有限深海风漂流计算公式,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数值计算了南黄海风漂流。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的时比分析得出:在水深较小时,模式计算的风漂流场与公式计算结果较为接近;而在水深较大时公式计算所得风漂流场与实际流场相差较大,模式计算的风漂流场则基本再现了夏季南黄海的环流结构;风速越大,两种计算方法所得的流场之间的差别越大。同时从数值试验的角度还得到夏季由于风速普遍偏小,风场对环流结构的影响都相对较小,热盐效应是控制夏季环流的主导因素。但当风速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环流结构会发生根本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冷水团 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 风漂流 热盐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长江冲淡水转向机制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14
8
作者 白学志 王凡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3-603,共11页
利用普林斯顿海洋环流模式 (POM) ,通过一系列的理想试验 ,探讨了夏季长江冲淡水的扩展机制。结果表明 :( 1 )倾斜底形是夏季长江冲淡水向东北偏转的一个必要条件 ;夏季冲淡水向东北偏转是南风、斜压效应和底形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 利用普林斯顿海洋环流模式 (POM) ,通过一系列的理想试验 ,探讨了夏季长江冲淡水的扩展机制。结果表明 :( 1 )倾斜底形是夏季长江冲淡水向东北偏转的一个必要条件 ;夏季冲淡水向东北偏转是南风、斜压效应和底形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风应力和底形的相互作用占主导地位 ;单纯的底形东倾不能使冲淡水向北偏转。平底时 ,南风和淡水浮力强迫都不能使冲淡水向北偏转。 ( 2 )无风时 ,入海淡水可以在河口附近强迫出一个反气旋涡旋和贴岸南下的狭窄的沿岸流 ,反气旋涡旋与淡水浮力强迫 (斜压效应 )有关 ,南下沿岸流则与质量输入有关 ;平底时 ,反气旋涡旋位于河口正东 ,倾斜底形时 ,反气旋涡旋向北拉伸 ,冲淡水的一部分沿岸向北扩展 ;入海淡水在河口附近强迫出一个闭合的垂直环流圈 :上层为离岸流 ,淡水向外海扩展 ,约在离岸 30— 45km处有下降流 ;低层有高盐水沿海底流向河口 ,约在离河口 1 0km处与向海的径流相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冲淡水 扩展 数值试验 夏季 普林斯顿海洋环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