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普朗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气液隐爆角砾岩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石洪召 范文玉 +2 位作者 王冬兵 王显峰 谭耕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51-759,共9页
云南普朗铜多金属矿是格咱岛弧内一个典型的斑岩型矿床,尽管前人对该矿床开展了若干研究,但对于该矿床是否存在叠加成矿作用仍存在争议。研究团队在普朗典型矿床调研过程中,在普朗I号探矿平硐中首次发现了气液隐爆角砾岩。详细的岩相学... 云南普朗铜多金属矿是格咱岛弧内一个典型的斑岩型矿床,尽管前人对该矿床开展了若干研究,但对于该矿床是否存在叠加成矿作用仍存在争议。研究团队在普朗典型矿床调研过程中,在普朗I号探矿平硐中首次发现了气液隐爆角砾岩。详细的岩相学及矿相学研究表明,隐爆角砾岩角砾为含矿石英二长斑岩,胶结物为细粒石英,且细粒石英中含有黄铜矿连晶。根据气液隐爆角砾岩产出位置及特征推断,隐爆作用系石英二长斑岩就位之后的岩浆活动引起,并伴随成矿作用发生。普朗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成矿作用由卡尼阶与诺利阶两个成矿阶段构成,其中铜成矿作用跨越了卡尼阶和诺利阶,而钼成矿始于诺利阶。综合分析指出,普朗矿区深部具有斑岩型钼(铜)多金属矿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爆角砾岩 叠加成矿 普朗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的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来自斑岩矿床和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Re-Os同位素年龄证据 被引量:69
2
作者 李光明 刘波 +3 位作者 屈文俊 林方成 佘宏全 丰成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2-490,共9页
笔者通过对冈底斯成矿带驱龙、厅宫斑岩铜矿区和甲马、知不拉等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区的辉钼矿样品进行的Re-0s法同位素定年研究,获得驱龙、厅宫、甲马和知不拉等矿区的精确成矿年龄。4件驱龙斑岩铜矿区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介于(15... 笔者通过对冈底斯成矿带驱龙、厅宫斑岩铜矿区和甲马、知不拉等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区的辉钼矿样品进行的Re-0s法同位素定年研究,获得驱龙、厅宫、甲马和知不拉等矿区的精确成矿年龄。4件驱龙斑岩铜矿区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介于(15.75±0.42)Ma~(16.23±0.90)Ma之间,等时线年龄为(15.99±0.32)Ma;7件厅宫斑岩铜矿矿区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介于(15.5±0.3)Ma~(16.3±0.3)Ma之间,等时线年龄为(15.49±0.36)Ma;在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区中,7件甲马矿区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介于(15.4±0.2)Ma~(15.5±0.2)Ma之间,等时线年龄为(15.18±0.98)Ma;5件知不拉矿区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介于(16.88±0.28)Ma~(17.06±0.27)Ma之间,等时线年龄为(16.90±0.64)Ma。斑岩铜矿区和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区所获得的年龄数据基本一致,其年龄明显晚于中生代弧间盆地和碰撞型花岗岩的发育时间,同时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在空间上亦分布于斑岩铜矿床的外围。因此笔者认为甲马和知不拉等铜铅锌矿床与冈底斯成矿带新生代晚期大规模成矿形成的斑岩铜钼矿床属于统一的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是由深源花岗质岩浆的岩浆-热液系统在不同的围岩介质条件成矿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 矽卡岩多金属矿床 Re^Os年龄 喜马拉雅期 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深部斑岩矿体找矿突破及其意义 被引量:39
3
作者 唐菊兴 郑文宝 +3 位作者 陈毓川 王登红 应立娟 秦志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0-1110,共11页
甲玛铜多金属矿是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中东段勘查程度最高、成矿元素与矿体类型复杂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通过4年多、近350个钻孔的验证,不仅实现了矽卡岩矿体的找矿突破,同时在0—40线深部发现了产于二长花岗斑岩与石英闪长玢岩中... 甲玛铜多金属矿是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中东段勘查程度最高、成矿元素与矿体类型复杂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通过4年多、近350个钻孔的验证,不仅实现了矽卡岩矿体的找矿突破,同时在0—40线深部发现了产于二长花岗斑岩与石英闪长玢岩中的斑岩钼(铜)矿体,建立了"四位一体"的找矿勘查模式。斑岩矿体赋存标高一般处于4 600m以下,矿体走向NW—SE,倾向NE,近直立,矿体垂向延伸大于350m;斑岩矿石以发育细脉-浸染状、网脉状构造为特征;矿石中的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与辉钼矿,少见斑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初步查明:与铜矿化有关的含矿岩体主要为偏中性的石英闪长玢岩,蚀变以典型的细粒热液黑云母交代角闪石斑晶和基质而成的黑云母化蚀变为主;与钼矿化有关的含矿岩体主要为二长花岗斑岩,蚀变以硅化为主,次为绿帘石化、泥化和钾化。斑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常产出厚度超过200m的巨厚矽卡岩矿体,且在岩体一侧有内矽卡岩产出。甲玛深部斑岩矿体的发现不仅证实了"斑岩-矽卡岩型"的矿床成因观点,而且完善了甲玛矿床成矿模式与勘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矽卡岩矿床 斑岩矿体 成矿预测 金属矿床 甲玛铜多金属矿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东段斑岩铜钼铅锌成矿系统的发育时限:帮浦铜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年龄证据 被引量:105
4
作者 孟祥金 侯增谦 +3 位作者 高永丰 黄卫 曲晓明 屈文俊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6-252,共7页
通过对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的帮浦矿床中的辉钼矿进行Re_Os精确测年 ,首次获得北矿带的铜多金属矿化时间。其Re_Os模式年龄为 (14 .30± 0 .2 5 )Ma~ (14 .75± 0 .2 8)Ma ,5件样品得到的187Re_187Os等时线年龄为 (15 .32... 通过对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的帮浦矿床中的辉钼矿进行Re_Os精确测年 ,首次获得北矿带的铜多金属矿化时间。其Re_Os模式年龄为 (14 .30± 0 .2 5 )Ma~ (14 .75± 0 .2 8)Ma ,5件样品得到的187Re_187Os等时线年龄为 (15 .32± 0 .79)Ma。年龄数据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南侧斑岩铜矿化带的矿化时间 (14Ma左右 )具有一致性 ,表明北矿带的成矿作用与斑岩有关。斑岩成矿是冈底斯成矿带内的一次主导成矿事件 ,冈底斯南矿带以斑岩型铜钼矿床为主 ,其北矿带以斑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主。冈底斯南、北矿带的成矿作用具有统一的成矿动力学背景 ,发生在碰撞造山带侧向伸展时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斑岩矿床 多金属矿床 帮浦 冈底斯 西藏 Re—Os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阳-柞水矿集区斑岩-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找矿方法组合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瑞廷 王向阳 +5 位作者 任涛 李剑斌 孟德明 代军治 王涛 张三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5-260,共16页
山阳-柞水矿集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成矿作用显著,以发育新元古代、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三期岩浆作用及其相关的宽岩-矽卡岩型铜钼-金-铁多金属矿床为特征。这些不同类型矿床的找矿方法在不同找矿阶段完全不同。其中预查选... 山阳-柞水矿集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成矿作用显著,以发育新元古代、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三期岩浆作用及其相关的宽岩-矽卡岩型铜钼-金-铁多金属矿床为特征。这些不同类型矿床的找矿方法在不同找矿阶段完全不同。其中预查选区阶段在综合研究基础上,采用以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结合1:100000航磁解译或1:50000高精度磁测,地质地球化学剖面与激电/磁法剖面相互验证,以快速圈定靶区或矿化带;普查评价阶段在1:10000~1:2000地质填图、大比例尺遥感解译及蚀变信息提取基础上,通过1:10000或1:5000土壤正规网测量、高精度磁测或激电扫面、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高光谱蚀变矿物填图、地物化综合剖面等方法综合确定含矿地段,依据工程验证控制进一步有效追索、圈连矿(化)体。通过这些找矿方法组合,目前已在山阳-柞水矿集区内发现池沟铜钼矿床、冷水沟铜矿床和白沙淘金矿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矽卡岩矿床 -钼-金-铁多金属矿床 找矿方法组合 山阳-柞水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衙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6
作者 王建华 李文昌 +3 位作者 王可勇 尹光候 吴松 姜文涛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622-,共1页
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陆块西缘与三江特提斯造山带的结合部位。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北衙金多金属矿区内的矽卡岩型(金铜铁)、斑岩型(铜金钼)及外围碳酸盐岩等地层中的似层状热液型(铅锌银)矿床系列为与富碱斑岩体侵位活动有... 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陆块西缘与三江特提斯造山带的结合部位。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北衙金多金属矿区内的矽卡岩型(金铜铁)、斑岩型(铜金钼)及外围碳酸盐岩等地层中的似层状热液型(铅锌银)矿床系列为与富碱斑岩体侵位活动有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衙 多金属矿床 斑岩 成矿流体 矿床系列 流体包裹体 热液 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段及邻区铜钼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分布规律 被引量:17
7
作者 佘宏全 常国雄 +7 位作者 李进文 谭刚 杨郧城 张斌 张德全 丰成友 金俊 董英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99-501,共3页
本文所指大兴安岭北段主指乌兰浩特以北的大兴安岭部分及其西侧的得尔布干成矿带(主要为内蒙古部分)。该地区为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的增生大陆边缘,区域成矿位置上处于古亚洲成矿域与环太平洋成矿域的叠加位置,其内部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德... 本文所指大兴安岭北段主指乌兰浩特以北的大兴安岭部分及其西侧的得尔布干成矿带(主要为内蒙古部分)。该地区为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的增生大陆边缘,区域成矿位置上处于古亚洲成矿域与环太平洋成矿域的叠加位置,其内部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德尔布干和东乌旗-兴安两个Ⅲ级成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时代 铅锌多金属矿床 大兴安岭北段 分布规律 斑岩 等时线 内蒙古 得尔布干成矿带 钼矿 大陆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浅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郑文宝 唐菊兴 +2 位作者 畅哲生 黎枫佶 姚晓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5-994,共10页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内产出的超大型矿床,其铜、钼、铅+锌、伴生金、伴生银资源量均达到大型及以上规模,该矿床也是成矿系列理论指导实践取得找矿突破的典型矿床。矿区的矽卡岩型主矿体呈层状、厚板状产于下白垩统林布宗组...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内产出的超大型矿床,其铜、钼、铅+锌、伴生金、伴生银资源量均达到大型及以上规模,该矿床也是成矿系列理论指导实践取得找矿突破的典型矿床。矿区的矽卡岩型主矿体呈层状、厚板状产于下白垩统林布宗组砂板岩、角岩(矿体顶板)与上侏罗统多底沟组灰岩、大理岩(矿体底板)的层间因推覆-滑覆构造引起的扩容空间内,矿体走向延长超过3000m,倾向延伸超过2200m,最大真厚度达250m。除了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是主要矿体类型外,矿区角岩型钼铜矿体与斑岩型钼铜矿体已经初具规模。角岩型矿体主要呈筒状分布于0~40线矽卡岩型矿体上部的角岩中,平面面积约0.8km2,矿体垂向最大延伸超过800m;斑岩型矿体已初见端倪,基本位于矽卡岩型矿体下部,但也有部分穿切矽卡岩型矿体。矿床中矿石的主要构造特征为浸染-细脉状,结构特征以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的结构为主。矿石中主要的矿石矿物包括黄铜矿、斑铜矿、辉钼矿、黝铜矿和辉铜矿等,脉石矿石以矽卡岩矿物和石英为主。通过不同类型矿石中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测年,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时代介于18~10Ma之间,与青藏高原后碰撞伸展阶段成矿作用有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甲玛矿区矽卡岩是由斑岩结晶分异过程中分泌出的岩浆热液交代大理岩而形成。文章通过对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详细分析和讨论,提出该矿床成因是与斑岩成矿作用有关的斑岩-矽卡岩-角岩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矽卡岩-角岩矿床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甲玛多金属矿床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邦浦钼铜多金属矿床稀土元素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周玉 温春齐 +3 位作者 周雄 霍艳 李丹 宁墨奂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63-364,共2页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花岗斑岩 稀土元素特征 凝灰岩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西藏 矿区 测试结果 冈底斯斑岩矿带 矿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钼矿体分布特征
10
作者 郑文宝 陈毓川 +3 位作者 唐菊兴 黎枫佶 应立娟 唐晓倩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49-350,共2页
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中东段产出的重要斑岩+矽卡岩+角岩型矿床,长期以来受到地质学者的广泛关注。甲玛铜多金属矿床自1951年发现至上世纪90年代进入详查阶段,由于勘查区的范围较小,成因认识较为局限,勘查工作... 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中东段产出的重要斑岩+矽卡岩+角岩型矿床,长期以来受到地质学者的广泛关注。甲玛铜多金属矿床自1951年发现至上世纪90年代进入详查阶段,由于勘查区的范围较小,成因认识较为局限,勘查工作未能取得大的突破。唐菊兴等于2008~2010年对该矿床进行了全面的地质勘探和详细的系统研究(唐菊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分布特征 矽卡岩 钼矿 角岩 矿体类 西藏 冈底斯成矿带 矿区 花岗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变质岩原岩恢复探讨
11
作者 周雄 温春齐 +3 位作者 张贻 周家云 朱志敏 谭洪旗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39-439,共1页
西藏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是典型的大型斑岩型矿床,以钼、铜为主,共生铅、锌。矿区内出露的地层除第四系(Q4)外,主要为古近系典中组(E1d)火山岩和下二叠统洛巴堆组(P1l)灰岩(大理岩)。前人研究表明,二长花... 西藏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是典型的大型斑岩型矿床,以钼、铜为主,共生铅、锌。矿区内出露的地层除第四系(Q4)外,主要为古近系典中组(E1d)火山岩和下二叠统洛巴堆组(P1l)灰岩(大理岩)。前人研究表明,二长花岗斑岩为成矿母岩,古近系典中组(E1d)火山岩则为(含矿)围岩。前人虽然对该矿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火山岩地层 原岩恢复 变质岩 古近系 斑岩矿床 冈底斯斑岩矿带 西藏 花岗斑岩 下二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平掌铜多金属矿斜长花岗斑岩中锆石标型研究
12
作者 汝珊珊 李峰 +2 位作者 吴静 肖浩飞 李进宝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34-634,共1页
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普洱市约270°方向,平距约40km。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地处"三江"成矿带南段,兰坪-思茅盆地内,是重要的富铜多金属矿床之一。区域内斜长花岗斑岩体侵入于含矿火山岩系中,岩体规模较大。岩体与志留系大... 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普洱市约270°方向,平距约40km。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地处"三江"成矿带南段,兰坪-思茅盆地内,是重要的富铜多金属矿床之一。区域内斜长花岗斑岩体侵入于含矿火山岩系中,岩体规模较大。岩体与志留系大凹子组火山岩及碎屑岩中,界面清楚,呈不规则状。外接触带围岩仅局部具蚀变褪色现象,岩体受后期改造及强烈风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花岗斑岩 大平掌多金属矿床 锆石 火山岩系 思茅盆地 岩体 区域内 成矿带 风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一个科学找矿的成功范例
13
作者 宋磊 汪雄武 +1 位作者 唐菊兴 秦志鹏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69-270,共2页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因问题一直影响着找矿。在前人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勘查项目组综合分析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提出了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的成矿模式,明确了先易后难、先地表后深部分阶段寻找隐伏大型斑岩铜钼金矿的目标,合理制定了勘查计...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因问题一直影响着找矿。在前人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勘查项目组综合分析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提出了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的成矿模式,明确了先易后难、先地表后深部分阶段寻找隐伏大型斑岩铜钼金矿的目标,合理制定了勘查计划,取得了重大的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矽卡岩 先易后难 成矿系统 成矿地质条件 矿床成因 地质工作 斑岩矿体 综合分析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木龙沟夕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含矿岩体的成因研究
14
作者 胡浩 李建威 隋吉祥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7-28,共2页
东秦岭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钼矿带,已发现东沟、金堆城、南泥湖、上房沟等5个世界级钼矿床,探明钼金属量达500万t以上(李诺等,2007;Mao et al.,2008;陈衍景等,2009)。除斑岩型钼矿外,本地区还发育众多夕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如木龙沟铁... 东秦岭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钼矿带,已发现东沟、金堆城、南泥湖、上房沟等5个世界级钼矿床,探明钼金属量达500万t以上(李诺等,2007;Mao et al.,2008;陈衍景等,2009)。除斑岩型钼矿外,本地区还发育众多夕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如木龙沟铁矿床、黑山铁铜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夕卡岩 多金属矿床 含矿岩体 华北克拉通南缘 东秦岭地区 龙沟 石英闪长岩 辉石闪长岩 闪长岩类 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秘鲁Morococha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地质特征与区域找矿方向
15
作者 郭维民 姚春彦 +3 位作者 曾敏 杨宪涛 王天刚 刘君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8-1172,共15页
秘鲁中部Morococha地区位于中安第斯秘鲁中新世成矿带,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世界级斑岩-矽卡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成矿系统之一。系统总结了该区斑岩型、矽卡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等多种铜钼铅锌银多金属矿化成矿作用特征和最新的研究进展... 秘鲁中部Morococha地区位于中安第斯秘鲁中新世成矿带,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世界级斑岩-矽卡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成矿系统之一。系统总结了该区斑岩型、矽卡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等多种铜钼铅锌银多金属矿化成矿作用特征和最新的研究进展,结合区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过程,提出了下一步找矿方向。Morococha矿区位于秘鲁中部Yali穹隆北段,由中心部位的Toromocho斑岩型铜钼矿床及外围铅锌银金多金属矿脉组成。区内主要构造为北西向Morococha背斜,地层主要为二叠纪—三叠纪Mitu群火山碎屑岩、侏罗纪Pucara群碳酸盐岩、早白垩世Goyllarisquizga群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矿区中新世岩浆活动主要为中中新世不含矿的闪长质侵入岩(14.3~14.1 Ma)和晚中新世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和长石斑岩岩株(9.4~7.7 Ma)。Morococha岩浆-热液系统(8.5~7.2 Ma)是其形成超大型斑岩型铜矿成矿的原因之一,铅锌银多金属矿化主要发生在斑岩型矿化之后约0.5 Ma,受区域构造控制。矿床在空间上显示出明显的金属分带特征,中心斑岩区域为富铜矿石,而远离斑岩区出现更多的富铅锌银矿石。秘鲁中部中新世成矿带分布着众多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脉状热液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总结近年来综合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表明这些多金属矿床都属于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的一部分,因此斑岩-矽卡岩型铜矿床及浅成低温热液型贵金属矿床是秘鲁中部重要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矿床 铅锌银多金属矿床 成矿作用 秘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申扎县舍索铜多金属矿床C、H、O、S、Pb同位素与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
16
作者 伍登浩 郑有业 +1 位作者 高顺宝 张永超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633-,共1页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带,目前的研究显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北侧找矿效果较好,已取得较大的突破,发现的矿床多为大型斑岩铜多金属矿床。而南侧主要以中小型的矽卡岩型矿床为主(少数为斑岩型),勘查评价工作一直进展不大。...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带,目前的研究显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北侧找矿效果较好,已取得较大的突破,发现的矿床多为大型斑岩铜多金属矿床。而南侧主要以中小型的矽卡岩型矿床为主(少数为斑岩型),勘查评价工作一直进展不大。舍索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该成矿带的南侧,即西藏申扎县雄梅乡政府所在地南4 km处,大地构造位置属昂龙岗日-班戈岩浆弧。该矿床铜矿(化)体主要产于花岗闪长岩体与郎山组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上的矽卡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Pb 申扎县 矽卡岩 流体包裹体特征 郎山组 成矿带 碳酸盐岩地层 斑岩 成矿区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日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元素时空关系研究
17
作者 张峻基 施泽明 宋学兵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633-633,共1页
努日铜多金属矿床就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冈底斯山脉东缘,与其SE侧程巴铜钼金属矿区隔江而望,是近年发现的一处大型矽卡岩-斑岩型的铜钨钼多金属矿床。努日金属矿床的发现为冈底斯成矿带的巨大经济价值提供了新的佐证;同时,其特殊的铜... 努日铜多金属矿床就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冈底斯山脉东缘,与其SE侧程巴铜钼金属矿区隔江而望,是近年发现的一处大型矽卡岩-斑岩型的铜钨钼多金属矿床。努日金属矿床的发现为冈底斯成矿带的巨大经济价值提供了新的佐证;同时,其特殊的铜钨矿化也是西藏地区一种罕见的组合矿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1地质特征努日铜多金属矿床属冈底斯火山-岩浆弧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成矿元素 冈底斯 地质特征 斑岩 雅鲁藏布江中游 时空关系 成矿带 钨钼矿 矽卡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威 韩润生 +3 位作者 王雷 刘飞 王明志 郭钰心玥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40-,共1页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是三江特提斯成矿域中喜马拉雅期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以斑岩体为中心,北衙矿区向外可划分为产于斑岩体内部的斑岩型铜金矿;产于斑岩与北衙组碳酸盐地层接触带的矽卡岩型金铜铁矿;产于围岩层间界面或破碎带中...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是三江特提斯成矿域中喜马拉雅期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以斑岩体为中心,北衙矿区向外可划分为产于斑岩体内部的斑岩型铜金矿;产于斑岩与北衙组碳酸盐地层接触带的矽卡岩型金铜铁矿;产于围岩层间界面或破碎带中的低温热液型金、铅、锌、银多金属矿;以及外生风化形成的砂砾粘土型金铁矿(和文言,2012,2014)。本文尝试通过对北衙金多金属矿区的钾质斑岩、蚀变斑岩、斑岩型矿石、矽卡岩、矽卡岩矿石、灰岩内热液脉型矿石、蚀变灰岩到灰岩的稀土元素组成的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衙 多金属矿床 斑岩 矽卡岩 铁矿 喜马拉雅期 热液 金矿 金属矿 接触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台南北缘斑岩型铜金钼矿床成矿规律与专属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连昌 吴华英 +3 位作者 陈志广 万博 相鹏 张晓静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矿床 斑岩 造山带 钼矿 华北克拉通北缘 辉钼矿 花岗岩 矿床 多金属矿床 华北地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新生代铜多金属矿成矿系列及成矿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涵 肖渊甫 +3 位作者 程超杰 周丽芹 张世铭 龚婷婷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35-436,共2页
冈底斯成矿带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为一条近东西向,长可达2000km的巨型成矿带。在青藏高原形成的过程中,造山作用引起的地壳超常的增厚、融离、翻涌,壳/幔物质携带着大量的成矿流体在碰撞造山动力作用下沿岩浆... 冈底斯成矿带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为一条近东西向,长可达2000km的巨型成矿带。在青藏高原形成的过程中,造山作用引起的地壳超常的增厚、融离、翻涌,壳/幔物质携带着大量的成矿流体在碰撞造山动力作用下沿岩浆通道上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成矿带 成矿作用 多金属矿床 新生代 金属成矿系列 碰撞造山作用 斑岩 矿床 中生代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