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应县木塔普拍枋用材方法与残损状况分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黄磊
王雨晨
韩旭
焦立超
周海宾
张纪平
-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
出处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9,共12页
-
基金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开放课题“应县木塔残损木构件修复与加固关键技术”(2022002)。
-
文摘
普拍枋的横纹受压变形积累等残损现象是应县木塔结构发生竖向沉降和损坏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木塔的安全性能。为研究应县木塔普拍枋的取材用材信息与残损现状,通过现场勘察记录各层普拍枋用材的年轮数、髓心位置与受压处的压缩情况,并采用无损检测技术获得木材年轮宽窄面与木材大小头摆放方式,同时对端面图像进行处理以计算端面裂隙率与缺损率。研究结果表明,应县木塔普拍枋用材为树龄大于100年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且尽可能保证了木材两端髓心处于中心位置,同时木材的年轮宽窄面与大小头摆放存在一定规律;木材横纹受压残损是普拍枋的主要残损形式,其中压缩程度大于20%的木构件在各明层内槽普拍枋中占50%,同时随着木塔的使用普拍枋压缩程度仍在增加;木材局部受压是木构件端面开裂残损的重要原因,其中木构件局部受压压缩程度与端头开裂裂隙率呈高度线性相关。
-
关键词
应县木塔
普拍枋
用材信息
残损
木材横纹压缩
-
Keywords
Yingxian wooden pagoda
Pu-pai Fang
timber information
damage analysis
cross-grain compression of wood
-
分类号
TU366.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斜Gong演变及普拍枋的作用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浓聿之
-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5年第2期176-184,共9页
-
文摘
辽金时期、木构建筑的外檐补间铺作多为斜Gong,这种独特造型是由传统的抹角Gong演变而来的,是在增添普拍枋的前题下产生。普拍枋的采用,引起了补间铺作趋同于柱 铺作、偷心造转为计心造、多朵补间铺作取代单朵补间铺作的连锁反应,使檐下斗Gogn由伸臂梁式结构变为空间网架结构式的Gong层。
-
关键词
斜Gong
普拍枋
斗Gong层
演变
建筑
-
Keywords
xie-gong (overhanging beam )
pubaifang (overbeam)
dou-gong-ceng (ring-net structure)
-
分类号
TU-092
[建筑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