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惠型福利视角下城市高龄者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沛 管向梅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327,共5页
普惠型福利是社会福利发展的趋势,是改善民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从普惠型福利视角,解决城市高龄老人养老的"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为高龄者养老服务提供的最为人道的福利。结... 普惠型福利是社会福利发展的趋势,是改善民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从普惠型福利视角,解决城市高龄老人养老的"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为高龄者养老服务提供的最为人道的福利。结合高龄者养老需求,普惠型福利与城市高龄者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之间存在着契合性。构建城市高龄者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强调政府的主导责任,稳定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推动社区照顾服务,发挥社会福利机构的补充作用,是实现全民福利、满足高龄者养老需求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型福利 城市高龄者 养老社会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度普惠型福利模式下我国儿童津贴制度之构建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鹏飞 刘金晶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91-96,共6页
儿童津贴制度是儿童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适度普惠型福利模式,构建我国儿童津贴制度意义重大。在我国儿童津贴制度尚待完善的背景下,应借鉴国外相关制度的经验,适度拓宽我国儿童津贴制度受益主体年龄,增加适用情形,探索新的... 儿童津贴制度是儿童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适度普惠型福利模式,构建我国儿童津贴制度意义重大。在我国儿童津贴制度尚待完善的背景下,应借鉴国外相关制度的经验,适度拓宽我国儿童津贴制度受益主体年龄,增加适用情形,探索新的受益形式等,以期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温馨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福利 适度普惠型福利模式 儿童津贴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行能力视角下的中国普惠型儿童福利水平测度与区域差异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浩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6期137-148,共12页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提出“基本建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体系”目标,要求直面当前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不断提升儿童福利水平,推动其充分和均衡发展。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提出“基本建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体系”目标,要求直面当前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不断提升儿童福利水平,推动其充分和均衡发展。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选取面向全体儿童的功能性活动指标维度,构建我国儿童福利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确定指标权重,实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儿童福利水平的衡量和比较,再通过莫兰指数分析其空间集聚情况。研究发现,我国儿童福利总体水平呈现两极分化特征,儿童生活保障、教育状况及社会环境等具体指标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且呈现低水平集聚效应。因此,要聚焦儿童生活保障、教育状况、社会环境等关键领域,持续推进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建设,同时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分层分类推进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福利 福利水平测度 区域差异 普惠型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基础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映芹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40,共7页
我国分配领域凸显的贫富差距、收入差距、不平等主要是由于权利、教育、医疗、福利等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所导致。目前我国实行的补缺型社会福利模式应该为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所取代,支撑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理论基础应为"福利资源... 我国分配领域凸显的贫富差距、收入差距、不平等主要是由于权利、教育、医疗、福利等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所导致。目前我国实行的补缺型社会福利模式应该为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所取代,支撑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理论基础应为"福利资源公平分配理论"。中国特色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是由政府基于我国经济、文化、历史与社会背景而向城乡居民提供的由城乡居民普遍享受的一种"广覆盖、低水平、适度性"的社会福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权利 平等 一元化福利 普惠型社会福利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转型与体系嬗变:中国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17
5
作者 成海军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9-82,共4页
新中国儿童福利体系建立已经60多年,但就制度特征来说,仍然是"狭义"的儿童福利,而不是普惠型的儿童福利。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流浪儿童、困难家庭儿童、孤儿和弃婴、残疾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大病... 新中国儿童福利体系建立已经60多年,但就制度特征来说,仍然是"狭义"的儿童福利,而不是普惠型的儿童福利。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流浪儿童、困难家庭儿童、孤儿和弃婴、残疾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大病儿童等群体已经达到一亿以上。中国儿童福利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来解决这些新的问题,儿童福利的制度安排明显缺位。未来中国儿童福利应从国情出发,通过"津贴+服务"的形式,在福利的目标群体上从特殊儿童向全体儿童扩展,建构普惠制儿童福利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儿童福利体系 狭义儿童福利 普惠型儿童福利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与我国中等收入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 被引量:6
6
作者 戴建兵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8期48-51,共4页
从补缺型社会福利转向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中等收入水平的必然要求。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中的"普惠"是指要建立起全体国民均能享受的普享式社会福利;"适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社会福利的标准要符合... 从补缺型社会福利转向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中等收入水平的必然要求。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中的"普惠"是指要建立起全体国民均能享受的普享式社会福利;"适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社会福利的标准要符合经济发展水平的约束线;二是福利项目和福利内容的选择要符合人的需要层次,随着经济和民主进程的发展逐步涵盖城乡社会生活的各主要方面。关于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的实现途径和路径,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我国福利支出规模的标准化测度模型,并设计了"三三三"福利实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 中等收入 “三三三”福利实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法律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3
7
作者 戴建兵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10期36-40,共5页
社会福利法律制度是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所有关于社会福利的法律和制度的总称。在传统社会福利制度下,我国社会福利法律制度存在一些缺陷:缺乏体系性、普遍性、组织性和监督性。我国在发展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过程中,要构建发展性、... 社会福利法律制度是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所有关于社会福利的法律和制度的总称。在传统社会福利制度下,我国社会福利法律制度存在一些缺陷:缺乏体系性、普遍性、组织性和监督性。我国在发展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过程中,要构建发展性、正当性、需要满足型社会福利法律制度,形成在《社会福利法》统领下单项法和专项法组合在一起的综合性法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 法律体系 社会福利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转型时期我国福利体制的改革与社会政策的发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熊跃根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0年第1期88-98,共11页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两年来,中国政府把重点落实民生建设工程、解决与民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作为工作的重心,成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与推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2008年席卷...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两年来,中国政府把重点落实民生建设工程、解决与民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作为工作的重心,成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与推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动荡,对世界主要经济实体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为保持经济增长和减少经济衰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政府出台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提出加快发展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工程,一系列利民惠民的社会政策对改善公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一种主要由政府实施、旨在解决特定社会问题而制定的短期与长期措施,社会政策既具有修复性,也具有发展性,前者促成了社会系统功能与秩序的恢复,而后者则可能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本文提出,在全球化和急剧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政府应从强化理念和制度建构的角度出发,从政治实践的可行性与技术理性方面考虑,切实推进民生为本的社会政策的发展,从而实现公平正义,促进公民权的进步,提升制度的合法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福利体制 社会政策 适度普惠型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津贴制度:政策反思、制度设计与成本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何文炯 王中汉 施依莹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73,共12页
为适应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快速转型,我国儿童福利制度亟待从选择型向普惠型转变。本文提出建立普惠型的儿童津贴制度,通过政府财政预算筹集资金,对全体有儿童的家庭提供现金补助,以降低家庭的儿童抚育费用,适度弥补中青年父母为照顾儿... 为适应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快速转型,我国儿童福利制度亟待从选择型向普惠型转变。本文提出建立普惠型的儿童津贴制度,通过政府财政预算筹集资金,对全体有儿童的家庭提供现金补助,以降低家庭的儿童抚育费用,适度弥补中青年父母为照顾儿童损失的机会成本。建议该制度首先面向0~3岁儿童或者0~3岁的“二孩”儿童,今后积极创造条件逐渐将覆盖对象扩展到全体0~15岁儿童,并适时适度提高给付标准。经过定量的成本测算,即使是按照高标准(200元/月)向所有0~3岁儿童发放津贴,所需要的资金量最多不会超过全国财政收入的0.7%,该制度运行成本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型儿童福利 儿童津贴 0~3岁儿童 制度设计 财务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服务体系:欧洲模式与中国方向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延辉 黄云凌 《学术前沿》 2012年第17期64-73,共10页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重保险、轻服务"的制度建设倾向,这种思路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也难以适应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欧洲福利国家社会服务模式及发展转型规律对我国有重大借鉴意义,未...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重保险、轻服务"的制度建设倾向,这种思路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也难以适应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欧洲福利国家社会服务模式及发展转型规律对我国有重大借鉴意义,未来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应该在完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的同时,围绕社会服务的相关议题积极探索其发展规律,推广社会服务理念和实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服务体系,推动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服务 福利国家 普惠型社会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公众基本社会保障评价及社会援助选择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方巍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3,共7页
探讨公众对不同渠道社会援助的选择倾向,对于我们科学规划社会救助和服务体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首先,我们的一个重要发现是,近年来政府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民生工程获得了浙江省公众的高度肯定,尤其是得到老龄、低收入和低学... 探讨公众对不同渠道社会援助的选择倾向,对于我们科学规划社会救助和服务体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首先,我们的一个重要发现是,近年来政府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民生工程获得了浙江省公众的高度肯定,尤其是得到老龄、低收入和低学历等弱势群体的充分肯定。其次,浙江公众对未来社会保障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再次,总体上来说,中国传统社会人际关系差序格局的特征没有变化。复次,研究发现,浙江省公众对社会政策及社会服务评价已经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最后,部分群体反映的现象值得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基本社会保障 社会援助 社会福利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 弱势群体 民生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