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球磁尾中不同类型磁结构的磁螺度演化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崔海龙 金曙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9-159,共11页
在二维三分量MHD数值模拟的基础上 ,对地球磁尾不同类型磁结构的形成作磁螺度分析 .研究表明 ,对于由晨昏电场产生的磁尾驱动重联过程 ,通过系统边界输运的磁螺度通量是引起系统总磁螺度变化的直接原因 .不同的初始磁螺度密度分布和磁... 在二维三分量MHD数值模拟的基础上 ,对地球磁尾不同类型磁结构的形成作磁螺度分析 .研究表明 ,对于由晨昏电场产生的磁尾驱动重联过程 ,通过系统边界输运的磁螺度通量是引起系统总磁螺度变化的直接原因 .不同的初始磁螺度密度分布和磁螺度通量输运 ,可以引起中性片区域磁螺度密度分布的不同演化 ,从而导致具有不同拓扑位形磁结构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螺度 磁螺度通量 驱动重联 磁结构 地球磁尾 晨昏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uster探测到磁尾等离子体注入的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兆海 刘振兴 +7 位作者 沈超 段素平 刘晓 张永存 姚丽 宗秋刚 H.Reme G.Gustafsson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7-315,共9页
利用Cluster卫星2001~2004年磁尾运行期间RAPID仪器的数据,确定了115例磁尾等离子体注人事件,借助时序叠加法统计研究磁尾等离子体注人现象的特征.注人事件主要分布于磁地方时夜晚20时至凌晨04时.与同步轨道区观测到的粒子注人事... 利用Cluster卫星2001~2004年磁尾运行期间RAPID仪器的数据,确定了115例磁尾等离子体注人事件,借助时序叠加法统计研究磁尾等离子体注人现象的特征.注人事件主要分布于磁地方时夜晚20时至凌晨04时.与同步轨道区观测到的粒子注人事件类似,可以将磁尾粒子注人事件分成五类:(1)只有离子注人;(2)离子先于电子注人;(3)离子和电子同时注人;(4)电子先于离子注人;(5)只有电子注人.磁尾粒子注人时,质子(能量范围0~40keY)的温度和数密度同时显著增加,沿地球径向的传播速度也明显增大.统计分析磁尾注人期间同时观测到的晨昏对流电场,发现电场可分为两类:(A)注入后电场突然增大,电场强度为正;(B)注人后电场突然增大,电场强度为负.利用磁层磁场(T89c)和电场(Volland—Stem)模型模拟粒子注人后赤道面的电漂移速度矢量,模拟结果与统计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晨昏对流电场引起的电漂移是驱动磁尾(-18RE〈R〈-10RE)等离子体沿地球径向注人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尾等离子体注人 晨昏对流电场 T89c磁场 Volland—Stem电场 电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