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在中磁尾磁层顶的晨昏不对称性分布
1
作者 冯静伊 周悦 +2 位作者 吕建永 王明 张赫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3-661,共9页
地球磁层顶频发的开尔文–赫姆霍兹(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在太阳风的物质和能量向地球磁层的输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筛选出2015-2020年中磁尾区域(X≈–60 Re)的磁层顶穿越事件,结合51个中磁尾处的K-H不稳定性事件,... 地球磁层顶频发的开尔文–赫姆霍兹(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在太阳风的物质和能量向地球磁层的输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筛选出2015-2020年中磁尾区域(X≈–60 Re)的磁层顶穿越事件,结合51个中磁尾处的K-H不稳定性事件,统计研究了K-H不稳定性在中磁尾磁层顶的晨昏不对称性分布.结果表明,在中磁尾区域,磁层顶晨侧的K-H不稳定性发生率较高.在行星际磁场(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IMF)北向条件下,发生在磁层顶晨侧的K-H不稳定性事件数量明显超越昏侧;当帕克–螺旋(Parker-Spiral,PS)IMF主导时,昏侧K-H不稳定性事件更多.太阳风的不同参数也会显著影响中磁尾区域磁层顶晨昏两侧的KH涡旋分布.磁尾区域的K-H波动也是导致磁尾等离子体片中不同温度的等离子体分布不对称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 晨昏不对称性 发生率 磁尾 ARTEMIS卫星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试验粒子轨道法在磁层粒子全球输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曹鑫 吕建永 +3 位作者 杨志良 刘子谦 杨亚芬 赵明现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0-249,共10页
根据磁层粒子动力学理论,通过偶极磁场模型,验证利用三维试验粒子轨道方法模拟近地球区(r<8R_e)带电粒子运动特征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以太阳风和磁层相互作用的全球MHD模拟结果为背景,利用三维试验粒子轨道方法,对非磁暴期间南向行... 根据磁层粒子动力学理论,通过偶极磁场模型,验证利用三维试验粒子轨道方法模拟近地球区(r<8R_e)带电粒子运动特征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以太阳风和磁层相互作用的全球MHD模拟结果为背景,利用三维试验粒子轨道方法,对非磁暴期间南向行星际磁场背景下太阳风离子注入磁层的情形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北向行星际磁场背景下太阳风离子注入极尖区以及内磁层的几种不同情形进行了单粒子模拟.模拟结果反映了南向和北向行星际磁场离子向磁层的几种典型输入过程,揭示出行星际磁场南向时太阳风粒子在磁层内密度分布的晨昏不对称性以及其在磁鞘和磁层内的大致分布,并得出统计规律.模拟结果与理论预测和观测结论相一致,且通过数值模拟发现,行星际磁场北向时靠近极尖区附近形成的非典型磁镜结构对于能量粒子经由极尖区注入环电流区域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试验粒子轨道法 晨昏不对称性 太阳风离子注入 粒子密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而密的等离子体片及其对磁尾等离子体片分布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柏诗晨 史全岐 +1 位作者 田安民 张帅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4-451,共8页
地球磁尾等离子体片在太阳风-磁层耦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冷而密的等离子体片是地磁活动平静期太阳风等离子体进入磁层的重要区域.以往的研究通常没有利用局地探测数据针对冷而密的等离子体片发生率在地心太阳磁层坐标系(GSM)中x... 地球磁尾等离子体片在太阳风-磁层耦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冷而密的等离子体片是地磁活动平静期太阳风等离子体进入磁层的重要区域.以往的研究通常没有利用局地探测数据针对冷而密的等离子体片发生率在地心太阳磁层坐标系(GSM)中xy平面分布的统计分析.本文利用GEOTAIL卫星1996-2016年的局地测量数据,给出了等离子体片密度、温度及冷而密的等离子体片发生率的二维分布.与温度具有晨昏对称分布不同,等离子体片数密度呈现明显的晨昏不对称性,并且冷而密的等离子体片发生率在晨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而密的等离子体片 空间分布 晨昏不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