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在晨峰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替米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效果。方法 92例晨峰高血压患者,采用计算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6例。参照组行替米沙坦片(美卡素)治疗,实验组行替米沙坦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比...目的探讨在晨峰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替米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效果。方法 92例晨峰高血压患者,采用计算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6例。参照组行替米沙坦片(美卡素)治疗,实验组行替米沙坦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白天平均收缩压为(133.6±9.2)mm Hg(1 mm Hg=0.133 k Pa),优于参照组的(150.1±9.3)mm Hg(P〈0.05);实验组舒张压、清晨收缩压差值均优于参照组(P〈0.05)。经1~2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替米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应用于晨峰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对高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高龄轻中度高血压伴晨峰现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干预组予以缬沙坦80 mg/d晨起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5mg/d睡前口服,对照组予以苯磺...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对高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高龄轻中度高血压伴晨峰现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干预组予以缬沙坦80 mg/d晨起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5mg/d睡前口服,对照组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5 mg/d晨起口服。观察两组患者降压效果及治疗前后晨起后2 h SBP、DBP和晨峰SBP的差异。结果:两组所有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服药后6周时两组降压达标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晨起后2 h SBP、DBP比较,服药后2周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服药后4周、6周时有统计学无差异(P<0.05)。两组晨峰SBP比较,服药后2周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服药后4周、6周时有统计学无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能够有效地控制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降压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良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在晨峰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替米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效果。方法 92例晨峰高血压患者,采用计算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6例。参照组行替米沙坦片(美卡素)治疗,实验组行替米沙坦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白天平均收缩压为(133.6±9.2)mm Hg(1 mm Hg=0.133 k Pa),优于参照组的(150.1±9.3)mm Hg(P〈0.05);实验组舒张压、清晨收缩压差值均优于参照组(P〈0.05)。经1~2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替米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应用于晨峰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文摘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对高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高龄轻中度高血压伴晨峰现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干预组予以缬沙坦80 mg/d晨起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5mg/d睡前口服,对照组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5 mg/d晨起口服。观察两组患者降压效果及治疗前后晨起后2 h SBP、DBP和晨峰SBP的差异。结果:两组所有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服药后6周时两组降压达标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晨起后2 h SBP、DBP比较,服药后2周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服药后4周、6周时有统计学无差异(P<0.05)。两组晨峰SBP比较,服药后2周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服药后4周、6周时有统计学无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能够有效地控制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降压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