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晚清知识分子的文明形态话语
- 1
-
-
作者
李东琪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研究中心
-
出处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21,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世界史话语体系构建研究”(项目号:21BSS013)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重大课题“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研究”(项目号:24&WZD26)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文明形态话语是指把文明视作有机整体,从时间纵向或空间横向上归纳、分析和阐发文明的生发演变与兴衰规律等内容的研究概念、方式及理论。晚清时期,面对“古”和“今”的困惑以及“中”与“西”的对立,身处大变局中的知识分子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对中外文明形态进行了探讨。晚清学界的文明形态话语蕴含于对“文明”内涵的认知转变、中外文明比较的研究尝试和文明间交往的系列思考之中,体现出对中华文明兴衰的反思,对西方文明普世性的质疑,以及对大变局下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识。对晚清知识分子的文明形态话语进行探究,有利于为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话语体系提供新视角。
-
关键词
晚清知识分子
文明形态话语
文明
中外文明比较
文明间交往
-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知识阶层与文学中的政治
- 2
-
-
作者
郭银星
-
机构
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39-143,共5页
-
文摘
谈文学与政治的问题,至少在前两年会有很多人反感。因为长期以来,中国文学受政治的压迫太深,中国知识分子被政治折磨得太重,心存余悸,避之唯恐不及。自新时期以来,知识阶层始终在努力把文学从政治的影响下解放出来。但我认为,文学这样地逃避政治,放弃文学的政治权力,是很沉重甚至也很不幸的事。这已经走上了五四文学革命传统的反面。对近代以来的文学发展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晚清的“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乃是知识阶层改造社会的政治活动的一部分。晚清知识分子对文学的态度,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里讲得最清楚:“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新一国之小说。
-
关键词
中国知识阶层
梁启超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近代以来
文学与政治
中国知识分子
晚清知识分子
社会革命
文学革命
改造社会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国民性”一词考源
被引量:2
- 3
-
-
-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5年第8期69-69,共1页
-
文摘
“国民性”一词考源刘禾在《一个现代性神话的由来》一文中说,“国民性”一词(或译为民族性、国民的品格等)最早来自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现代民族国家理论,是英语nationalcharacter或nationalcharacteristic的日译。在十九世纪...
-
关键词
“国民性”
国家理论
词考
现代民族
晚清知识分子
明治维新时期
民族劣根性
种族主义
现代性
话语生产
-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