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缘·文化·政治:晚清新小说的父子伦理叙事
1
作者 赵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2,共6页
在20世纪初“道德革命”和救亡图存的历史语境中,晚清新小说父子伦理叙事一方面批判中国传统父为子纲的伦理文化,另一方面又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新学中汲取话语资源建构父子关系,呈现出血缘亲情、伦理文化和国族政治相互交织的文... 在20世纪初“道德革命”和救亡图存的历史语境中,晚清新小说父子伦理叙事一方面批判中国传统父为子纲的伦理文化,另一方面又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新学中汲取话语资源建构父子关系,呈现出血缘亲情、伦理文化和国族政治相互交织的文学景观。从审父叙事与慈父想象、子承父志、子报父仇三个方面分析晚清新小说父子伦理叙事内容和写作策略,可以看到晚清新小说父子伦理叙事与晚清伦理变革、救亡革命思潮之间交汇互动和互为生发的共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新小说 父子伦理 血缘 文化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新小说的伦理叙事与观念转型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华 《齐鲁学刊》 CSSCI 2023年第6期147-160,共14页
晚清新小说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反映民众的思想和精神,不仅批判君主专制体制的弊端和戕害个体独立人格的礼教伦理,还实现了从忠君到爱国的思想转向和从臣民到国民的身份转变,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表现出救亡图存的政治诉求。晚清新小说君... 晚清新小说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反映民众的思想和精神,不仅批判君主专制体制的弊端和戕害个体独立人格的礼教伦理,还实现了从忠君到爱国的思想转向和从臣民到国民的身份转变,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表现出救亡图存的政治诉求。晚清新小说君臣伦理叙事和伦理变革思潮交汇互动,在推动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新小说 伦理叙事 君为臣纲 忠君 爱国 臣民 国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叙事的持守与偏移:论国家话语中晚清新小说的叙事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成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5-194,共10页
晚清新小说家不仅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本位主义立场,在叙事立场和价值选择上保有文学的传统叙事维度和宏大价值旨趣,而且以一种想象逻辑实现着对民族国家形象的建构。叙事主题的道统色彩、叙事文本中人物形象的类型化、章回体叙事结构模... 晚清新小说家不仅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本位主义立场,在叙事立场和价值选择上保有文学的传统叙事维度和宏大价值旨趣,而且以一种想象逻辑实现着对民族国家形象的建构。叙事主题的道统色彩、叙事文本中人物形象的类型化、章回体叙事结构模式的广泛运用,以及对史传传统与历史叙事的偏爱,都体现出晚清新小说浓厚的传统叙事特征。由于晚清特殊的历史情境和社会文化场域,晚清新小说家在文本叙事中还体现出对传统叙事的突破与偏移,如主题的多义性和复合性、反讽揶揄调侃的叙事手法、叙事文本情节的跳跃与断层、叙事人称和视点的转换等,在叙事逻辑上呈现出对传统叙事的复杂态度与多重抉择。晚清新小说在叙事上承袭了较多的传统规则,虽然不成熟且存在明显不足,但其在“传统”根基上所生发的“新”向度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与文论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叙事 国家话语 晚清新小说 叙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心与离心的二重奏:文学地理视阈中晚清新小说的发展面向
4
作者 王成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7-164,共8页
晚清文学场域出现了空间位移的新向度,这不仅是社会文化场域变化的必然反映,也是晚清文学基于传统文学的持守与偏移所体现出来的独特意蕴。晚清新小说作为晚清文学场域中的“弄潮儿”,一方面,以自己独有的空间分布在价值引领与小说变革... 晚清文学场域出现了空间位移的新向度,这不仅是社会文化场域变化的必然反映,也是晚清文学基于传统文学的持守与偏移所体现出来的独特意蕴。晚清新小说作为晚清文学场域中的“弄潮儿”,一方面,以自己独有的空间分布在价值引领与小说变革的历史洪流中,印证着“小说时代的到来”,并且以向心聚合的总体路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区”。另一方面,在传统帝国的文化文学中心北京遭遇了文学资本的流转以及价值衍化后,晚清新小说形成了以帝都北京为发散中心的“文学区”,表现出创作地理空间的外溢,以及价值上的回溯复古、政治改良和现代批判,在形下和形上层面凸显出与传统小说文类异质的发展模式。双向矛盾运动的“文学区”二元生成在彰显特殊历史文化视阈中文学抉择的同时,仍然具有深层的意义表征和价值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心聚合 离心发散 文学地理 晚清新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小说”的出现与公理至上话语的确立——晚清社会心态的变异与浪漫主义的文学政治
5
作者 耿传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4-119,共6页
晚清时期大量出现的“新小说”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标志,文学担负起了一个时代先行者的角色。政治小说是这个时期人们宣传政治主张、表达政治诉求的重要载体,它与时代政治有密切的联系或者说它本身就是时代政治的一种突出表现... 晚清时期大量出现的“新小说”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标志,文学担负起了一个时代先行者的角色。政治小说是这个时期人们宣传政治主张、表达政治诉求的重要载体,它与时代政治有密切的联系或者说它本身就是时代政治的一种突出表现形式。政治的文学化与文学的政治化成为中国文学由传统步入现代的一个突出表征,浪漫主义政治和浪漫主义文学具有一种同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新小说 文学政治 社会心态变异 理性主义的激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论的传播与“新小说”的国民性叙事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165-170,共6页
晚清通过日本中介传入中国的"文明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新小说"都集中于对文明的认同。"文明论"的传播不仅塑造了崭新的世界秩序,更重要的是体现为一种明显的鉴别意识,文明的西方和野蛮的中国成为... 晚清通过日本中介传入中国的"文明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新小说"都集中于对文明的认同。"文明论"的传播不仅塑造了崭新的世界秩序,更重要的是体现为一种明显的鉴别意识,文明的西方和野蛮的中国成为新小说常见的叙事模式。另外,把理念化的"文化"进行中西比较,在晚清的小说中也已初见端倪。当然,这都和中国近代的历史处境密切相关,正如福泽谕吉把文明的目标确定为国家的独立,对中国而言,进行自我批判追赶"西方文明"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文明论 晚清新小说 国民性叙事 传统学术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