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松球果烘干取种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江刘其 王国强 +2 位作者 王春法 董耀卿 张建中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415-418,共4页
根据恒温干燥箱(设立4种温度)烘裂晚松球果取种,进行发芽试验的结果,选择适宜温度(41℃~50℃)用IHT球果烘干机烘干晚松球果,烘干32h,脱粒后取种,进行发芽测定。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为88%,发芽势为67%,大... 根据恒温干燥箱(设立4种温度)烘裂晚松球果取种,进行发芽试验的结果,选择适宜温度(41℃~50℃)用IHT球果烘干机烘干晚松球果,烘干32h,脱粒后取种,进行发芽测定。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为88%,发芽势为67%,大大缩短了晚松种子处理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松 种子处理 球果 烘燥机 发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分析优化晚松生物质成型燃料制备工艺 被引量:17
2
作者 柳恒饶 刘光斌 +4 位作者 李林检 刘苑秋 彭山青 胡冬南 董振浩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3-99,共7页
晚松在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笔者以晚松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密度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温度(A)、含水率(B)、颗粒平均直径(C)、压力(D)4个因素及因素间交互作用对密度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法得到了晚松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密度取... 晚松在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笔者以晚松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密度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温度(A)、含水率(B)、颗粒平均直径(C)、压力(D)4个因素及因素间交互作用对密度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法得到了晚松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密度取极大值时所对应的较佳制备工艺,并验证在此制备工艺下的抗碎强度是否达到要求。结果表明:温度、含水率、颗粒平均直径、压力4个因素对晚松生物质成型燃料密度的影响都达到极显著水平,交互项AB、AC、BC的影响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各因素都是通过对晚松颗粒的流动性产生影响,进而对成型燃料密度产生交互作用。晚松生物质成型燃料密度取极大值时对应的较佳工艺为:温度131℃,含水率10.42%,颗粒平均直径1.0 mm,压力65 MPa;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成型燃料平均密度约为1.02 g/cm3,平均抗碎强度为98.86%,达到生物质成型燃料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松 生物质成型燃料 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松营养袋育苗造林试验初报
3
作者 肖葆华 李瑞良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2-33,36,共3页
对晚松进行营养袋育苗和带袋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营养袋育苗并带袋上山造林,初植成活率和年终保存率均在90%以上,造林后第2年高生长量在20cm以上,1~2次分枝数多,抗干旱能力强,其优点明显大于裸根苗造林,该育苗造林... 对晚松进行营养袋育苗和带袋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营养袋育苗并带袋上山造林,初植成活率和年终保存率均在90%以上,造林后第2年高生长量在20cm以上,1~2次分枝数多,抗干旱能力强,其优点明显大于裸根苗造林,该育苗造林技术宜在雨量充沛、气候湿润的低山丘陵地区和农田防护林工程中推广应用,这将对加速荒山绿化后的补植及改善农田防护林树种结构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松 育苗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城市SO_(2)污染对晚松生理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拜永兰 陈保业 +1 位作者 魏胜强 马少忠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2期49-52,共4页
以2年生晚松盆栽苗为供试材料,从抗大气环境中SO_(2)污染方面对晚松的抗逆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为晚松的园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晚松叶绿素a、b对模拟SO_(2)污染反应敏感,叶绿素b所受伤害大于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较不敏感。过氧... 以2年生晚松盆栽苗为供试材料,从抗大气环境中SO_(2)污染方面对晚松的抗逆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为晚松的园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晚松叶绿素a、b对模拟SO_(2)污染反应敏感,叶绿素b所受伤害大于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较不敏感。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提高有助于减轻膜脂过氧化造成的伤害,从而使其在SO_(2)污染胁迫较轻(10 mmol/L)时免受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松 SO_(2)污染 叶绿素含量 过氧化物酶 可溶性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松营养纸袋育苗造林技术
5
《浙江林业科技》 1978年第2期1-2,共2页
我场职工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教导,决心在本场历年来认为干旱瘠薄无法造林的石砂山上造林,一九七七年首次进行晚松营养纸袋育苗造林的试验。二月份开始培育纸袋苗6500棵,六月份进行造林,面积40亩。... 我场职工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教导,决心在本场历年来认为干旱瘠薄无法造林的石砂山上造林,一九七七年首次进行晚松营养纸袋育苗造林的试验。二月份开始培育纸袋苗6500棵,六月份进行造林,面积40亩。当年十二月底调查,平均成活率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纸袋育苗 晚松 起苗 起栽子 营养土 培养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种松树对松突圆蚧抗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泽藩 杨肇兴 +3 位作者 徐家雄 翟才梁 黄慕娥 黄永进 《中国森林病虫》 1988年第2期1-2,共2页
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均可寄生在试验的十五种松树上,其中以马尾松和裂果沙松受害严重,卵果松、卡锡松、晚松和湿地松有明显的抗虫性。
关键词 马尾 裂果 圆蛤 晚松 丛树 冷杉属 突圆蚧 卵果 南亚 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板块晚古生代海侵事件沉积类型及分布 被引量:8
7
作者 吕大炜 刘海燕 +4 位作者 孟彦如 李建委 宗瑞芳 张燕 王绪冰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5-38,共4页
采用沉积学、煤地质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地层学、事件沉积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详细研究了海侵事件沉积类型及其特征,并进行了海侵事件沉积空间分布研究,结果发现:海侵事件沉积具有4种类型,即海相灰岩—煤层—根土岩或铝质泥岩、海相灰... 采用沉积学、煤地质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地层学、事件沉积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详细研究了海侵事件沉积类型及其特征,并进行了海侵事件沉积空间分布研究,结果发现:海侵事件沉积具有4种类型,即海相灰岩—煤层—根土岩或铝质泥岩、海相灰岩—深水泥岩—煤层—铝质泥岩或根土岩组合、深水泥岩—煤层—铝质泥岩或根土岩组合和深水泥岩(海相灰岩)—铝质泥岩或根土岩组合;在空间分布上,早紫松期海侵事件沉积具全区对比性意义,格舍尔期最大海泛期、紫松期中期以及隆林期中期初始海泛期具有区域对比意义;以华北晚古生代紫松期最大事件型海侵为例分析了其不同沉积类型的平面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型海侵 海侵事件成煤 陆表海盆地 沉积类型 华北板块 古生代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ctono-paleogeographic study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in the Songliao Basin 被引量:6
8
作者 Liu Hua Chi Xiaoyan Li Wei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1年第1期93-98,共6页
Based on first-hand material from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of petroleum,we made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ctonic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basement rifts in the Songliao Basin.The s... Based on first-hand material from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of petroleum,we made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ctonic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basement rifts in the Songliao Basin.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epoch and the tectono-paleogeography of the basin were expounded.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its early stages,the Songliao Basin was characterized by a detached faulted basin in which mainly lake facies developed among mountains.It became gradually one lake during the late stages of the Early Cretaceous.During this period,the fault activity in the Songliao Basin changed from a turbulent to a quiet development,the water area from small separated lakes to one large lake,in which the sedimentary facies were divided into asymmetric eastern and western parts.In the basin a volcanic clastic rock-alluvial fan system developed and a fan delta-lake-small delta-river system was mainly deposired.Our research also shows that the basement rifts not only controlled the distribution of fault depressions and the tectonic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Cretaceous,but had also an effect on the orientation of sedimentation,source area and river system,which determine the tectonopaleogeography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gliao Basin Early Cretaceous Fault structure Sedimentary face Paleogeograph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