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影像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MACE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思 陈允安 +4 位作者 张洁 周莹 李明珠 龚晓璇 刘琨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25-1533,1549,共10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3D-STE)、心肌做功(myo-cardial work,MW)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3D-STE)、心肌做功(myo-cardial work,MW)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90例行PPCI的首次STEMI患者,术后24 h内行3D-STE、MW检查,术后7 d内完善心脏磁共振晚期钆增强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 imaging,CMR-LGE)检查,随访12个月MACE(再发心绞痛、因急性冠脉综合征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衰发作、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情况。结果:20例(22.2%)患者发生MACE,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梗死面积(infarction size,IS)、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整体做功指数(global work index,GWI)为预测MACE发生的独立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上述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86、0.846、0.830,Delong法两两比较显示AU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GLS和GWI预测MACE发生的AUC值达0.939,显著优于GLS及GWI单一参数(P均<0.05),且与IS相当(P>0.05)。Kaplan-Meier曲线表明GLS<-10.5%、GWI>1298.5 mmHg%、IS<26.05%的患者有更高的生存率(P<0.05)。结论:3D-STE及MW能较好地预测STEMI患者PPCI术后MACE的发生,其中GLS及GWI诊断价值相似,二者联合优于单一指标,且与IS诊断效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心肌做功 心脏磁共振晚期钆增强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定量评价心肌运动参数在肥厚型心肌病心源性猝死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张艳 庞明杰 +4 位作者 陈浩强 张洁 杨蕾 赵英 吴昆华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72-1480,共9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定量评价心肌运动参数在肥厚型心肌病(HCM)心源性猝死(SCD)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3年6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151例HCM患者,应用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的HCM-SCD...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定量评价心肌运动参数在肥厚型心肌病(HCM)心源性猝死(SCD)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3年6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151例HCM患者,应用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的HCM-SCD风险计算器将上述患者分为低危组(SCD风险≤4%)、中危组(4%6%)。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晚期钆增强(LGE)所占总心肌的百分比(LGE%)及特征追踪参数,分析特征追踪参数与LGE%和SCD的相关性以及特征追踪参数对SCD的预测效能。结果:151名患者中,平均随访时间39.52个月(6.09~68.17个月),共发生53例SCD事件。随着SCD风险评分的增加,三组患者的NT-proBNP、cTnI和NYHAⅢ/Ⅳ级患者比率明显增加(P<0.05)。在三组患者中,NVST、心源性猝死家族史、舒张期左心室最大室壁厚度、左心房大小和年龄这5类心血管危险因素有显著差异(P均<0.05)。三组患者延迟增强的心肌质量和占比有显著差异(P<0.05),高危组患者的LGE质量和LGE%较大,其中部分患者呈广泛LGE阳性(LGE%>15%)。心肌的特征追踪参数GRS和GRSR、GLS和GLSR、GCS和GCSR在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CD风险分别与GRS和GRSR、GLS和GLSR、GCS和GCSR呈负相关,LGE质量及LGE%分别与GRS和GRSR、GLS和GLSR、GCS和GCSR呈负相关。ROC曲线显示GRS对HCM患者SCD的预测性更好,AUC值为0.770(95%CI:0.696~0.843),GRS<24.55%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仍与SCD独立相关(调整后的OR为5.57,95%CI:3.191~22.13,P=0.004)。结论:LGE、心肌整体应变能力和SCD风险三者互为相关,SCD风险与心肌微观运动各项参数密切相关,尤其是GRS与SCD风险以及LGE%有显著的相关性,GRS能更早、更好地预测HCM患者SC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猝死 晚期钆增强 特征追踪技术 肥厚型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