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9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养阴方对中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孙慧莉 施志明 +2 位作者 赵丽红 刘苓霜 徐蔚杰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年第5期474-475,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中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中晚期NSCLC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分别采用化疗、中药内服和化疗结合中药内服治疗,3组均以30d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观察细胞免...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中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中晚期NSCLC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分别采用化疗、中药内服和化疗结合中药内服治疗,3组均以30d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观察细胞免疫指标在各组治疗前后和治疗后各组间的变化。结果:益气养阴方组和益气养阴方加化疗组的免疫功能治疗后均有改善且优于单纯化疗组。结论:益气养阴方能提高NSCLC患者免疫功能,为研究中药抗瘤增效作用,改善肺癌患者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中医药疗法 益气养阴方 免疫功能 小细胞肺癌(NSCLC) 益气养阴方 免疫功能 肺癌患者 原发 晚期 晚期NSCLC 中药内服治疗 单纯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行化疗的中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益肺方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侯明安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4期28-29,共2页
目的 :分析为行化疗的中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益肺方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8例中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化疗,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化疗期间应用益肺方进行辅助治疗,然后... 目的 :分析为行化疗的中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益肺方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8例中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化疗,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化疗期间应用益肺方进行辅助治疗,然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行化疗的中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益肺方进行辅助治疗可取得显著的效果,能有效控制其病情的发展,而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肺方 化疗 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鸡白凤丸联合平消片治疗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俊玉 宋连彬 刘景武 《江西中医药》 2005年第9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 鸟鸡白凤丸 平消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金蟾散配合小牛胸腺肽治疗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秦福生 刘雪梅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复方金蟾散 小牛胸腺肽 治疗 原发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守宫散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及化疗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5
作者 胡贤涛 夏黎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4期802-806,共5页
目的:观察复方守宫散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及TP方案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将2023年6月—2024年7月安徽省中医院收治的70例晚期NSCLC且基因检测为阴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 目的:观察复方守宫散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及TP方案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将2023年6月—2024年7月安徽省中医院收治的70例晚期NSCLC且基因检测为阴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值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替雷利珠单抗+TP(紫杉醇+顺铂)方案用药,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加用复方守宫散。治疗3周期(1周期为21天)后比较两组的客观疗效、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卡氏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D_(3)+、CD_(4)+、NK指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CD_(3)+、CD_(4)+、CD_(4)+/CD_(8)+及NK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守宫散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及TP方案可提高基因阴性晚期NSCLC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内环境,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应用安全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守宫散 替雷利珠单抗 化疗 驱动基因阴 晚期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五脏气探讨调气解毒法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欣 郑琦 +4 位作者 席玉棚 张肖雅 于惠博 郑红刚 花宝金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2期136-140,共5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晚期肺癌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ICIs如应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可以解除癌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使T细胞能够识别和杀伤癌细胞,并发挥持续免疫效应,诱导持久的免疫记忆,有助于长期控制肿...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晚期肺癌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ICIs如应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可以解除癌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使T细胞能够识别和杀伤癌细胞,并发挥持续免疫效应,诱导持久的免疫记忆,有助于长期控制肿瘤。中药联合ICIs应用对晚期肺癌患者改善免疫功能、减轻ICIs毒副作用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五脏气机与晚期肺癌的关系出发,通过调中焦枢纽、复肝升肺降与心肾相济,解癌毒与解药毒兼重,探讨调气解毒法联合ICIs应用于晚期肺癌的临床可行性,对于揭示中西医结合诊治晚期肺癌的科学效用具有良好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晚期 调气解毒 五脏气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乳源性多肽抑制非小细胞肺癌潜在机制研究
7
作者 徐志伟 娜依兰·再尼丁 +2 位作者 卡丽比奴尔·艾尔肯 马建宝 古丽巴哈尔·卡吾力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共8页
马乳营养成分最接近人乳。研究表明,马乳对人体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对癌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文章中观察到1种全新马乳源性多肽,序列为VAPFPQPVVPYPQR,对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文章旨在研究该肽对非小细胞... 马乳营养成分最接近人乳。研究表明,马乳对人体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对癌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文章中观察到1种全新马乳源性多肽,序列为VAPFPQPVVPYPQR,对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文章旨在研究该肽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抑制机制,重点关注线粒体动力学和细胞周期。在培养肺癌细胞A549时用该肽进行干预,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检测发现,MFN 1和DRP 1蛋白被下调,MFN 1和DRP 1的下调抑制了线粒体的融合和分裂,导致线粒体延长。SIRT2-SKP2-CDK1通路也受到抑制,CDK 1蛋白及SIRT2均呈下调趋势,导致细胞周期在G1期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乳源多肽 小细胞肺癌 线粒体动力学 SIRT2-SKP2-CDK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孙思齐 慧妍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4期106-109,共4页
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应用含铂双药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疗效。方法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贝伐珠单抗组和单独化疗组,每组20例。单独化疗组患者应用含铂双药化疗,贝伐珠单抗组患者应用含铂双药... 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应用含铂双药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疗效。方法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贝伐珠单抗组和单独化疗组,每组20例。单独化疗组患者应用含铂双药化疗,贝伐珠单抗组患者应用含铂双药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生存质量[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肺癌(FACT-L)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疲乏、咳嗽、气促、胸痛评分均低于本组用药前,且贝伐珠单抗组患者均低于单独化疗组(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的CA125、CEA、CYFRA21-1水平均低于本组用药前,FACT-L评分高于本组用药前,且贝伐珠单抗组患者的CA125(24.51±4.56)U/ml、CEA(27.38±4.60)ng/ml、CYFRA21-1(4.38±0.92)ng/ml均低于单独化疗组的(38.57±5.68)U/ml、(45.33±8.53)ng/ml、(7.60±1.63)ng/ml,FACT-L评分(121.63±18.02)分高于单独化疗组的(95.71±16.60)分(P<0.05)。贝伐珠单抗组患者的总缓解率65.00%高于单独化疗组的30.00%(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贝伐珠单抗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14.78±2.23)个月、总生存期(18.05±3.21)个月均长于单独化疗组的(9.97±1.23)、(13.53±2.14)个月(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应用含铂双药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疗效较单独含铂双药化疗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小细胞肺癌 含铂双药化疗 贝伐珠单抗 肿瘤标志物 生存质量 不良反应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
9
作者 范娟 秦宁 李东亮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5期893-896,共4页
目的探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9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适形调强放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治疗,两组患者在放疗的同时均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化疗... 目的探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9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适形调强放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治疗,两组患者在放疗的同时均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及病情控制率分别为85.11%和95.74%,均略高于对照组的76.60%和87.23%,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27.66%,低于对照组的48.94%(P<0.05),观察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55.32%和10.64%,对照组分别为59.57%和8.5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适形调强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安全性相对较高,能够降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小细胞肺癌 容积旋转调强 适形调强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10
作者 刘颖颖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4期68-71,共4页
目的探索培美曲塞+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参照组接受多西他赛结合顺铂化疗,研究组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比较两组肿瘤标志物指标和生活质... 目的探索培美曲塞+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参照组接受多西他赛结合顺铂化疗,研究组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比较两组肿瘤标志物指标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癌胚抗原(3.66±0.28)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0.44±1.11)ng/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15.02±0.89)ng/ml均低于参照组的(5.55±0.89)、(12.78±1.45)、(20.13±1.33)ng/ml(P<0.05)。治疗后,两组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生理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社会/家庭状况评分(23.32±1.78)分、情感状况评分(21.22±1.26)分、生理状况评分(24.39±2.11)分、功能状况评分(23.44±1.67)分、附加关注评分(32.66±2.16)分均高于参照组的(18.72±1.11)、(18.27±1.67)、(21.67±1.67)、(19.11±0.38)、(28.78±1.56)分(P<0.05)。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培美曲塞结合顺铂化疗效果好,能显著改善肿瘤标志物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美曲塞 顺铂 晚期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志物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谢霞 李俊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8期36-38,共3页
目的:分析替雷利珠单抗联合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4年7月广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安罗替尼治疗,试验... 目的:分析替雷利珠单抗联合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4年7月广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安罗替尼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33)。治疗前,两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EA、CA125、CYFRA21-1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较好,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小细胞肺癌 晚期 替雷利珠单抗 盐酸安罗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希替尼靶向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肿瘤细胞因子的影响
12
作者 樊丹丹 罗娟 郭炎炎 《天津药学》 2025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究奥希替尼靶向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及肿瘤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98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 目的探究奥希替尼靶向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及肿瘤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98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给予奥希替尼靶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免疫功能、肿瘤细胞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91.84%)高于对照组(73.47%);治疗后,观察组Kamofsky体能状态评分(80.67±7.45)分高于对照组(74.67±7.67)分,T淋巴细胞亚群CD3^(+)(68.92±7.82)%、CD4^(+)(36.52±8.75)%及CD4^(+)/CD8^(+)(1.85±0.53)高于对照组的(59.72±6.44)%、(30.26±6.65)%、(1.24±0.32),CD8^(+)(19.82±2.37)%低于对照组(24.81±1.95)%,癌胚抗原(13.04±2.86)ng/mL、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1.75±0.52)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5.26±2.41)ng/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3.05±1.12)ng/m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373.56±45.25)ng/L、基质金属蛋白酶9(110.23±12.57)mg/L均低于对照组的(22.11±9.18)ng/mL、(2.25±0.97)ng/mL、(20.05±3.15)ng/mL、(3.54±1.03)ng/mL、(428.13±56.72)ng/L及(126.46±13.88)mg/L,且不良反应发生率(10.20%)低于对照组(28.57%),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希替尼靶向治疗对晚期NSCLC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疾病发展,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机体肿瘤细胞因子水平,提升生存质量,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小细胞肺癌 化疗 奥希替尼靶向治疗 生存质量 免疫功能 肿瘤细胞因子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与盐酸安罗替尼胶囊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13
作者 张志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4期99-102,共4页
目的观察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采取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联合盐酸安罗替尼胶囊的有效性。方法10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比较组,各54例。比较组采取常规化疗加盐酸安罗替尼胶囊治疗,试验组基于比较组加... 目的观察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采取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联合盐酸安罗替尼胶囊的有效性。方法10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比较组,各54例。比较组采取常规化疗加盐酸安罗替尼胶囊治疗,试验组基于比较组加用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免疫功能,症状积分,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1.11%,明显高于比较组的37.04%(P<0.05)。治疗前,两组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CD3+(55.94±3.28)%、CD4+(35.84±3.02)%、NK(25.10±2.00)%明显高于比较组的(51.62±3.07)%、(32.94±2.94)%、(22.94±1.98)%,CD8+(27.64±2.04)%明显低于比较组的(29.34±2.13)%(P<0.05)。治疗前,两组咳嗽、咯血、疲乏、疼痛积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咳嗽积分(1.05±0.23)分、咯血积分(1.17±0.30)分、疲乏积分(1.00±0.19)分、疼痛积分(0.98±0.23)分明显低于比较组的(1.34±0.26)、(1.49±0.32)、(1.20±0.24)、(1.30±0.25)分(P<0.05)。治疗前,两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CEA(14.84±2.69)ng/ml、CA125(33.84±5.62)U/ml、CY211(10.24±2.00)ng/ml明显低于比较组的(17.51±2.83)ng/ml、(38.94±5.49)U/ml、(15.69±2.29)ng/ml(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比较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取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与盐酸安罗替尼胶囊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小细胞肺癌 盐酸安罗替尼胶囊 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和安全性分析
14
作者 李焕焕 聂志勇 +3 位作者 吴涛 袁冬冬 张悦姗 刘文会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67-269,293,共4页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顺铂注射液化疗方案)和研究组...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顺铂注射液化疗方案)和研究组(43例,给予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辅助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顺铂注射液治疗)。21 d为1个化疗周期,于治疗3个周期后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将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65.12%),比对照组(41.86%)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治疗组的血清糖类抗原125、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治疗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研究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卡瑞利珠单抗辅助治疗药物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有助于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的提高,降低血清CA125、CEA、CYFRA21-1等指标水平,提升生活质量,且不会使不良反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晚期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志物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罗替尼联合一线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红巧 索丹风 王亚楠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研究安罗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晚期NSCLC患者资料,其中45例接受单纯一线化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5例联合安罗替尼治疗的患者纳入观... 目的研究安罗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晚期NSCLC患者资料,其中45例接受单纯一线化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5例联合安罗替尼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化疗周期。记录两组治疗效果、肿瘤标志物水平[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生存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YFRA21-1、NSE、C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YFRA21-1、NSE、CEA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NSCLC可以进一步提高效果,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晚期 安罗替尼 一线化疗 肿瘤标志物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老年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影响
16
作者 张诒田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9期128-131,共4页
目的:分析使用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老年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 目的:分析使用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老年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使用化疗药物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对照组(48例,腺癌:培美曲塞联合卡铂/顺铂;鳞癌: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卡铂/顺铂)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观察组(48例)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中医肺癌症状及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的总控制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肺癌症状中气喘、咯血、咳嗽及乏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毒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老年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其疾病总控制率,增强其免疫功能,减轻其肺癌相关症状,降低其毒副反应发生率,可作为一种有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驱动基因阴小细胞肺癌 参麦注射液 化疗药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迪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17
作者 廉士海 龚淼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8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艾迪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投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和顺铂(GP)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 目的探讨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艾迪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投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和顺铂(GP)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艾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环境层面评分)。结果研究组客观有效率45.16%、疾病控制率87.10%均高于参照组的19.35%、54.84%(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55.65±7.86)%、CD4^(+)(36.29±5.49)%高于参照组的(50.16±8.42)%、(30.49±4.19)%,CD8^(+)(22.59±4.89)%、CD4^(+)CD25^(+)Treg(4.36±1.08)%低于参照组的(26.15±4.36)%、(8.15±1.39)%(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环境层面评分分别为(70.33±3.12)、(71.44±3.25)、(71.64±5.22)、(71.87±4.25)分,高于参照组的(60.36±2.25)、(60.64±5.15)、(60.65±4.22)、(60.64±5.25)分(P<0.05)。结论临床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艾迪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以及生存质量,改善免疫功能,临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迪注射液 化疗 晚期小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生存质量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谢东 何聪 +5 位作者 俞金娜 蒋晗 邱勇钢 傅林峰 孔玲婷 徐宏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8期1253-1257,共5页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1],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范围内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评估,肺癌均位居前列[2]。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0%~20%[2]。肺癌的治疗有...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1],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范围内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评估,肺癌均位居前列[2]。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0%~20%[2]。肺癌的治疗有较多困难,考虑到患者变异性和肿瘤异质性,个性化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治疗 晚期小细胞肺癌 影像组学 癌症研究机构 肿瘤异质 改善预后 疗效和预后 发病率和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医学背景下基于真实世界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特征和疗效分析
19
作者 杨茜 马一栋 +1 位作者 秦和鹏 张建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2期4-7,共4页
目的:分析精准医学背景下基于真实世界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检测情况,并研究NS... 目的:分析精准医学背景下基于真实世界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检测情况,并研究NSCLC患者的治疗策略与临床疗效。结果:132例晚期NSCLC患者性别、吸烟史、ECOG评分以及转移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未检测驱动基因患者占比43.9%(58/132),驱动基因阴性患者占比27.3%(36/132),驱动基因阳性患者占比28.8%(38/132),未检测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患者占比41.7%(55/132),PD-L1≤1%患者占比26.5%(35/132),PD-L1>1%患者占比31.8%(42/132)。将132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单纯化疗组(n=17例)、靶向治疗组(n=38)、PD-L1≤1%免疫治疗组(n=35)、PD-L1>1%免疫治疗组(n=42)。在客观缓解率(ORR)方面,靶向治疗组vs单纯化疗组、靶向治疗组vs PD-L1≤1%免疫治疗组、PD-L1>1%免疫治疗组vs单纯化疗组、PD-L1>1%免疫治疗组vs PD-L1≤1%免疫治疗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疾病控制率(DCR)方面,靶向治疗组vs单纯化疗组、PD-L1>1%免疫治疗组vs单纯化疗组、PD-L1≤1%免疫治疗组vs单纯化疗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靶向治疗组vs PD-L1≤1%免疫治疗组、PD-L1>1%免疫治疗组vsPD-L1≤1%免疫治疗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NSCLC患者进行规范精准的基因检测,可以为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指导,从而提升其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小细胞肺癌 基因检测 精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岩宁方对老年非小细胞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T淋巴细胞、MDSCs、Tregs水平的影响
20
作者 张琦君 冯丽娜 +4 位作者 李玉琴 邓海滨 沈欢 殷书敏 徐振晔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观察肺岩宁方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癌因性疲乏及T淋巴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5例老年N... 目的:观察肺岩宁方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癌因性疲乏及T淋巴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5例老年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给予康艾注射液静脉滴注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肺岩宁方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疲乏量表评分(piper fatigue scale,PFS)、卡氏评分(Karnofsky,KPS)、生存质量有效率、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MDSCs及Tregs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PFS各维度评分均降低,KPS评分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PF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总有效率治疗组[89.2%(33/37)]高于对照组[81.6%(31/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1.9%(34/37)]高于对照组[65.8%(25/38)](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升高(P<0.05),MDSCs、Tregs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MDSCs、Treg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岩宁方联合康艾注射液可改善老年NSCLC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其机制与抑制MDSCs、Tregs,提高T淋巴细胞水平,改善肿瘤免疫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癌因疲乏 肺岩宁方 髓源抑制细胞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