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运城盆地北部峨嵋台地晚更新世—全新世地质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聚落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仇度伟 公王斌 +1 位作者 闫纪元 赵远方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6-338,共13页
新构造运动及自然环境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聚落的形成与分布。山西运城盆地北部的峨嵋台地中段自北向南发育孤山隆起、埝底洼地、三管高地,现今人类聚落在相对平坦的埝底洼地中较少,而是围绕低洼地带周缘斜坡带分布。野外地质调查发现... 新构造运动及自然环境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聚落的形成与分布。山西运城盆地北部的峨嵋台地中段自北向南发育孤山隆起、埝底洼地、三管高地,现今人类聚落在相对平坦的埝底洼地中较少,而是围绕低洼地带周缘斜坡带分布。野外地质调查发现,研究区广泛分布的马兰黄土之上覆盖着一套冲洪积物、湖相沉积及河流相沉积。文章对不同地貌部位典型剖面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及光释光、碳十四年代学研究,结合研究区古人类遗址分布位置及现今人类聚落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晚更新世—全新世峨嵋台地的地质环境变化过程及其对人类聚落迁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埝底洼地晚更新世黄土之上湖相沉积底部年龄为距今1.7万年左右,指示该时期峨嵋台地中段形成了低洼地带,并汇水成湖,结合区域构造资料推测该洼地的形成可能与三管高地北侧断裂活动有关。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荆村遗址、袁家庄遗址分布位置反映全新世中期湖泊范围可能扩大到了孤山山前,古人类邻水而居。之后随着气候变干,湖泊逐渐萎缩,人类聚落不断向低洼地带迁移。因此,现今人类聚落围绕埝底洼地周缘分布而不进入低洼地带的特征主要延续了全新世中晚期人类聚落邻水而居的形态,这也相应指示了人类聚落分布及演变与自然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地堑系 峨嵋台地 晚更新世—全新世环境 古湖泊 人类聚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及邻区晚更新世—全新世冰川活动的年代学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姜英 陈建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9-182,共24页
山岳冰川发育是否同步于北半球冰期,西风与季风对山岳冰川发育的控制作用是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的冰川年代学研究的关键。近年来就地宇宙成因核素和光释光测年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山岳冰川发育规律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本文综合分析... 山岳冰川发育是否同步于北半球冰期,西风与季风对山岳冰川发育的控制作用是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的冰川年代学研究的关键。近年来就地宇宙成因核素和光释光测年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山岳冰川发育规律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本文综合分析了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和周边山地获得的冰川年代学数据,发现该地区山岳冰川发育与北半球冰期不同步,冰川发育贯穿于整个MIS,3阶段。在MIS,2阶段冰川活动峰期明显滞后于北半球末次冰期冰盛期。但是,山岳冰川对Heinrich?Event1和Younger?Dryas两次快速气候波动事件有显著响应。这可能说明了西风作为纽带可以将北大西洋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联系起来,同时,来自南方的季风对高原冰川的发育也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造山带地区的冰川进退与高原抬升、地貌及气候之间是一个复杂的耦合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活动 年代学 控制因素 晚更新世—全新世 青藏高原及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江都市大桥镇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有孔虫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韦一 韩芳 +3 位作者 魏乃颐 于庆文 张智勇 张克信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47,共7页
在江苏省江都市ZKA4钻孔孔深4.0~42.6 m岩心段中发现有孔虫化石,鉴定识别出有孔虫38属56种,其中9个未定种,根据有孔虫动物群在钻孔剖面上的分布规律,建立了3个有孔虫化石组合,自上而下为:Ammonia beccarii(Linne)vars.-Orbulina unive... 在江苏省江都市ZKA4钻孔孔深4.0~42.6 m岩心段中发现有孔虫化石,鉴定识别出有孔虫38属56种,其中9个未定种,根据有孔虫动物群在钻孔剖面上的分布规律,建立了3个有孔虫化石组合,自上而下为:Ammonia beccarii(Linne)vars.-Orbulina universa组合,Ammonia beccarii(Linne)vars.-Cibicidoides bellus组合和Ammonia beccarii(Linne)vars.-Lagena sreiata组合,并将钻孔的有孔虫化石组合与国内其他地区相同层位的有孔虫化石组合对比,将滆湖组的时代厘定为晚更新世晚期,将如东组的时代厘定为全新世。据光释光测年结果,ZKA4钻孔有孔虫动物群始现年龄(孔深42.6~42.8 m)约为(14.2±0.6)ka,该有孔虫动物群是末次冰期冰后期大海侵的产物,此次海侵可细分为两个次一级旋回,影响区域达江苏省西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KA4孔 晚更新世—全新世 有孔虫化石组合 海侵 江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盆地西缘山前低台地沉积特征对“吉兰泰-河套”古湖消退过程及其控制因素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7
4
作者 公王斌 胡健民 +3 位作者 李振宏 吴素娟 刘洋 阎纪元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0-198,共9页
河套盆地西缘与北缘发育一系列山前台地,台地沉积物记录了盆地环境变化。高台地沉积物记录了"吉兰泰—河套"古大湖形成过程,而低台地记录了古大湖的消退过程。盆地东部与西部低台地沉积特征不同,东部低台地由全新世冲洪积物组... 河套盆地西缘与北缘发育一系列山前台地,台地沉积物记录了盆地环境变化。高台地沉积物记录了"吉兰泰—河套"古大湖形成过程,而低台地记录了古大湖的消退过程。盆地东部与西部低台地沉积特征不同,东部低台地由全新世冲洪积物组成,西部狼山山前低台地由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14 C年龄(15 260±60)a cal BP与(9 810±40)a cal BP)湖相沉积组成。低台地沉积特征及测年结果表明,1.5万年至1.0万年前后,河套盆地东部湖泊消失,而西部仍发育湖泊,古湖经历了自东向西的退却过程。古湖消退受盆地周缘断裂活动的差异性控制,1.5万年至1.0万年前后,盆地周缘断裂活动性总体上东强西弱,东部大青山山前断裂活动速率较高,大量碎屑物质进入盆地,呼和坳陷湖泊萎缩甚至消失,西部狼山山前断裂活动速率较低,进入盆地碎屑物质较少,临河坳陷大部分地区发育湖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盆地 山前台地 更新世—全新早期 湖相沉积 活动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