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早薄地晚播麦田冬前及早春管理技术
- 1
-
-
作者
王连锁
刘树发
董云炜
李金德
-
机构
天津市大港区农林畜牧局
-
出处
《河北农业科技》
2008年第23期14-14,共1页
-
文摘
由于晚播小麦苗弱个体小,蘖少或无蘖,群体不足,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形成,为促弱转壮,增加群体,应科学搞好晚播麦田越冬前及早春田间管理,为晚播小麦丰产打好基础。越冬前及早春应搭好丰产的架子,实现群体的总茎数70万,确保成穗30%~35%的指标。
-
关键词
晚播麦田
越冬前
管理技术
早春
薄地
产量形成
田间管理
晚播小麦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晚播麦田春后管理四要点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艮录
-
机构
河北省阜平县农业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4期15-15,共1页
-
文摘
针对阜平县历年晚播小麦面积较大的特点,北果元乡农业站从2005年开始连续3a进行晚播麦田试验和示范,亩产均达到415kg,部分地块超500kg,实现了产量效益双增,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在示范田中针对晚播麦田冬前苗龄小,分蘖少,但底肥足,底墒好,返青期拔节期基本不缺肥,分蘖高峰期在春季生长发育特点,主要抓了春季早促、拔节前巧控、拔节后猛促、病虫草综防结合叶面喷肥四要点。
-
关键词
晚播麦田
管理
生长发育特点
拔节期
晚播小麦
产量效益
叶面喷肥
示范田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晚播麦田巧管夺高产
- 3
-
-
作者
赵寒梅
-
机构
鄢陵县农技中心
-
出处
《河南农业》
2009年第9期44-45,共2页
-
文摘
一、选用适宜晚播的品种,以“种”补晚
选用早熟、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春性、弱春性品种。春性、弱春性品种一般具有生长快、所需积温少,春化时间短、发育早、起身拔节早等特点,能达到晚播早熟、丰产丰收的目的。
-
关键词
晚播麦田
春性品种
抗逆性强
丰产性
早熟
积温
春化
拔节
-
分类号
S512.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晚播麦田冬春管理技术
- 4
-
-
作者
邓春晖
-
机构
西华县种子管理站
-
出处
《河南农业》
2019年第1期39-39,共1页
-
文摘
一、防冻保苗,促根增蘖,早追冬肥晚播麦田因土壤湿度过大,抢时播种,造成耕作粗放,播种较浅,麦苗根系容易受冷风侵袭。晚播麦苗长势弱,没有次生根或次生根很少,抗冻性较差。尤其是单根独苗的淤土地晚播麦,更容易遭受冻害。因此,防冻保苗是主要措施。(一)早追冬肥在小麦3叶期后,麦田覆盖农家肥,这是农业生产的传统经验。一般每667m2覆盖畜禽类农家肥1~2m^3,可降低死苗率15%左右。如用优质人粪1000kg/667m^2左右,防冻效果更好。冬季追肥也可“春肥冬施,冬肥春用”。春季小麦返青时,由于温度低,土壤中的养料分解慢,不易被吸收利用;追施化肥往往由于缺墒,肥效不易发挥。而春肥冬施,就可以避免以上问题,可促使小麦早返青5天左右,春季分蘖也可提前5天以上,小麦成活率明显提高。
-
关键词
晚播麦田
冬春管理
技术
防冻效果
土壤湿度
农业生产
吸收利用
次生根
-
分类号
S512.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小麦冬前管理技术
- 5
-
-
作者
王双成
-
机构
河南省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农村百事通》
2010年第21期35-35,共1页
-
文摘
1.及时查苗补种、疏苗移栽。对缺苗断垄麦田及时采取补种和移栽措施。对于晚播麦田,可采取用同一品种经过浸种一昼夜的种子进行补种,补种后浇水。对于苗龄大的早播麦田,
-
关键词
管理技术
查苗补种
冬前
小麦
晚播麦田
疏苗移栽
缺苗断垄
种子
-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小麦春季管理需分类
- 6
-
-
作者
李岩
-
机构
廊坊市农业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第3期12-12,共1页
-
文摘
小麦是廊坊市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播种面积百万亩、总产40余万吨,占全市粮食总面积、总产的近30%,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2017年秋廊坊市种麦93.86万亩。受小麦播期强降雨影响,全市小麦播期跨度大、播期拉长,出现一定比例的晚播麦。目前,小麦返青在即,苗情比较复杂。主要表现在:一是存在一定比例的晚播麦甚至“土里捂”小麦,麦田群体较小,个体相对较弱,苗情比较复杂;二是冬前部分晚播麦田水分比较适宜而未浇冬水,全市冬灌比例与常年相比有所减少,加上越冬期间降水少、蒸发大,当前麦田墒情不容乐观;三是经过越冬期后,麦田冻枯叶较多,这将会导致麦田返青略偏晚;四是随着气温回升,麦田病虫草害需密切关注。
-
关键词
小麦
春季管理
晚播麦田
分类
农村经济发展
粮食作物
播种面积
越冬期间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