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晚播条件下施氮量对稻茬小麦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30
1
作者
江东国
黄正来
+2 位作者
张文静
马尚宇
樊永惠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11-1221,共11页
为给安徽省江淮稻麦轮作区域晚播稻茬小麦高产栽培的氮肥合理施用提供依据,选用当地主栽品种扬麦18和皖垦麦076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氮水平(0、90、180、270和360 kg·hm-2),分析施氮量对晚播小麦氮素积累与分配、糖氮比、氮素同化...
为给安徽省江淮稻麦轮作区域晚播稻茬小麦高产栽培的氮肥合理施用提供依据,选用当地主栽品种扬麦18和皖垦麦076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氮水平(0、90、180、270和360 kg·hm-2),分析施氮量对晚播小麦氮素积累与分配、糖氮比、氮素同化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小麦各器官的氮积累量以及营养器官花前贮存氮素转运量、转运效率和转运氮素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氮素收获指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随施氮量的增加,小麦各生育时期不同器官的糖氮比值显著降低。小麦的氮素分配比例在生育前期以叶片最高,成熟期籽粒中氮素分配比例显著高于其余部位,而小麦的可溶性糖分配比例在生育前期以茎鞘最高,成熟期籽粒较高。在0~270 kg·hm-2施氮量范围内,增施氮肥后,两个小麦品种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均显著提高,穗数、穗粒数和籽粒产量均明显增加。继续增加施氮量至360kg·hm-2时,氮素同化酶活性和产量无显著变化,说明施氮过多对小麦氮素同化和产量无益。土壤氮贡献率、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均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推荐江淮区域稻茬小麦晚播条件下适宜施氮量为180~270kg·hm-2偏下限,可兼顾高产及氮素高效吸收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播稻茬小麦
氮素积累分配转运
糖氮比
氮素同化酶
氮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稻茬晚播小麦干物质积累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34
2
作者
李欣欣
石祖梁
+3 位作者
王久臣
王飞
徐志宇
江荣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0-148,共9页
旨在为稻茬晚播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0,150,225 kg/hm^2)和种植密度(150×10^4,225×10^4,300×10^4株/hm^2)对稻茬晚播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
旨在为稻茬晚播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0,150,225 kg/hm^2)和种植密度(150×10^4,225×10^4,300×10^4株/hm^2)对稻茬晚播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LAI)均随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拔节后干物质积累比例则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特点。不同处理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CDMRG)平均约为40%,干物质转运效率(DMRE)平均约为26%;CDMRG和DMRE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亦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旗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胞间CO2浓度(Ci)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在不同施氮量及种植密度处理下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为225 kg/hm^2、种植密度为225×10^4株/hm^2时,有利于维持稻茬晚播小麦的产量稳定,可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茬晚播小麦的适宜氮密组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
茬
晚
播
小麦
施氮量
种植密度
干物质积累转运
旗叶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茬晚播小麦生育特性及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
10
3
作者
谢旭东
周国勤
+5 位作者
吴国强
李刚
尹志刚
李宇峰
王磊
陈金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6-18,共3页
为了提升稻茬晚播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产量潜力,研究总结了稻茬晚播小麦的生育特性以及筛选适宜的品种、适当增加密度、合理施肥和加强田间管理等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以此来应对其生育阶段的不利因素,从而使稻茬晚播...
为了提升稻茬晚播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产量潜力,研究总结了稻茬晚播小麦的生育特性以及筛选适宜的品种、适当增加密度、合理施肥和加强田间管理等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以此来应对其生育阶段的不利因素,从而使稻茬晚播小麦稳产甚至增产,为豫南弱筋小麦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
茬
晚
播
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
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茬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3
4
作者
柳志伟
刘素爱
《河南农业》
2004年第12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稻
茬
晚
播
小麦
高产栽培
品种选择
播
种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灌南县稻茬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王秀俊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2年第20期75-77,共3页
灌南县作为稻麦两熟栽培的地区,近年来大力规范和推广应用稻茬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从稻茬晚播小麦低产原因进行分析,围绕水稻及小麦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地块处理、抢抓播期、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索相应的技术要点,能够切...
灌南县作为稻麦两熟栽培的地区,近年来大力规范和推广应用稻茬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从稻茬晚播小麦低产原因进行分析,围绕水稻及小麦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地块处理、抢抓播期、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索相应的技术要点,能够切实推动稻茬晚播小麦栽培实现优质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南县
稻
茬
晚
播
小麦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沭阳县稻茬晚播小麦氮肥用量探究
6
作者
仲兆万
仲敏
宋浩
《南方农业》
2019年第23期3-5,共3页
为了研究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稻茬晚播小麦氮肥用法用量,构建特定肥水栽培管理技术体系,发挥生产指导作用,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在沭阳县开展氮肥施用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从产量、效益、环保等角度考虑,沐阳县稻茬晚播小麦中等肥力田块适宜...
为了研究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稻茬晚播小麦氮肥用法用量,构建特定肥水栽培管理技术体系,发挥生产指导作用,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在沭阳县开展氮肥施用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从产量、效益、环保等角度考虑,沐阳县稻茬晚播小麦中等肥力田块适宜施氮量(纯氮)为262.5kg·hm-2,适时适量施用拔节孕穗肥,有利于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
茬
晚
播
小麦
氮肥用量
江苏省沭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播条件下施氮量对稻茬小麦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30
1
作者
江东国
黄正来
张文静
马尚宇
樊永惠
机构
农业部黄淮南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东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11-1221,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30090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01287)
文摘
为给安徽省江淮稻麦轮作区域晚播稻茬小麦高产栽培的氮肥合理施用提供依据,选用当地主栽品种扬麦18和皖垦麦076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氮水平(0、90、180、270和360 kg·hm-2),分析施氮量对晚播小麦氮素积累与分配、糖氮比、氮素同化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小麦各器官的氮积累量以及营养器官花前贮存氮素转运量、转运效率和转运氮素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氮素收获指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随施氮量的增加,小麦各生育时期不同器官的糖氮比值显著降低。小麦的氮素分配比例在生育前期以叶片最高,成熟期籽粒中氮素分配比例显著高于其余部位,而小麦的可溶性糖分配比例在生育前期以茎鞘最高,成熟期籽粒较高。在0~270 kg·hm-2施氮量范围内,增施氮肥后,两个小麦品种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均显著提高,穗数、穗粒数和籽粒产量均明显增加。继续增加施氮量至360kg·hm-2时,氮素同化酶活性和产量无显著变化,说明施氮过多对小麦氮素同化和产量无益。土壤氮贡献率、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均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推荐江淮区域稻茬小麦晚播条件下适宜施氮量为180~270kg·hm-2偏下限,可兼顾高产及氮素高效吸收和利用。
关键词
晚播稻茬小麦
氮素积累分配转运
糖氮比
氮素同化酶
氮素利用率
Keywords
Late sowing of wheat after rice
N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and transport
C/N ratio
N assimilation enzyme
N use efficiency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稻茬晚播小麦干物质积累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34
2
作者
李欣欣
石祖梁
王久臣
王飞
徐志宇
江荣风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出处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0-14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1335)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项目(CARS-12)。
文摘
旨在为稻茬晚播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0,150,225 kg/hm^2)和种植密度(150×10^4,225×10^4,300×10^4株/hm^2)对稻茬晚播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LAI)均随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拔节后干物质积累比例则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特点。不同处理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CDMRG)平均约为40%,干物质转运效率(DMRE)平均约为26%;CDMRG和DMRE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亦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旗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胞间CO2浓度(Ci)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在不同施氮量及种植密度处理下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为225 kg/hm^2、种植密度为225×10^4株/hm^2时,有利于维持稻茬晚播小麦的产量稳定,可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茬晚播小麦的适宜氮密组合模式。
关键词
稻
茬
晚
播
小麦
施氮量
种植密度
干物质积累转运
旗叶光合特性
Keywords
Late-sowing wheat in rice-wheat rotation
Nitrogen rate
Planting density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remobilizati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flag leaf
分类号
S512.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茬晚播小麦生育特性及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
10
3
作者
谢旭东
周国勤
吴国强
李刚
尹志刚
李宇峰
王磊
陈金平
机构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罗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6-18,共3页
基金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81100110200)
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项目(Z2010)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26B01)
文摘
为了提升稻茬晚播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产量潜力,研究总结了稻茬晚播小麦的生育特性以及筛选适宜的品种、适当增加密度、合理施肥和加强田间管理等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以此来应对其生育阶段的不利因素,从而使稻茬晚播小麦稳产甚至增产,为豫南弱筋小麦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稻
茬
晚
播
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
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
Keywords
late-sown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 under rice stubble
high yield and high efficienc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茬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3
4
作者
柳志伟
刘素爱
机构
偃师市原种场
偃师市农技推广中心
出处
《河南农业》
2004年第12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稻
茬
晚
播
小麦
高产栽培
品种选择
播
种
田间管理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灌南县稻茬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王秀俊
机构
灌南县堆沟港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出处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2年第20期75-77,共3页
文摘
灌南县作为稻麦两熟栽培的地区,近年来大力规范和推广应用稻茬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从稻茬晚播小麦低产原因进行分析,围绕水稻及小麦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地块处理、抢抓播期、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索相应的技术要点,能够切实推动稻茬晚播小麦栽培实现优质高产。
关键词
灌南县
稻
茬
晚
播
小麦
高产栽培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沭阳县稻茬晚播小麦氮肥用量探究
6
作者
仲兆万
仲敏
宋浩
机构
沭阳县作物栽培指导站
沭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南方农业》
2019年第23期3-5,共3页
文摘
为了研究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稻茬晚播小麦氮肥用法用量,构建特定肥水栽培管理技术体系,发挥生产指导作用,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在沭阳县开展氮肥施用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从产量、效益、环保等角度考虑,沐阳县稻茬晚播小麦中等肥力田块适宜施氮量(纯氮)为262.5kg·hm-2,适时适量施用拔节孕穗肥,有利于提高产量。
关键词
稻
茬
晚
播
小麦
氮肥用量
江苏省沭阳县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晚播条件下施氮量对稻茬小麦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江东国
黄正来
张文静
马尚宇
樊永惠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稻茬晚播小麦干物质积累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李欣欣
石祖梁
王久臣
王飞
徐志宇
江荣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稻茬晚播小麦生育特性及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谢旭东
周国勤
吴国强
李刚
尹志刚
李宇峰
王磊
陈金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稻茬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柳志伟
刘素爱
《河南农业》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灌南县稻茬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王秀俊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沭阳县稻茬晚播小麦氮肥用量探究
仲兆万
仲敏
宋浩
《南方农业》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