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靖西果乐晚寒武世地层 被引量:14
1
作者 韩乃仁 唐兰 +1 位作者 韦仁山 王桂斌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350-355,共6页
韦仁山、王桂斌等人在广西靖西县果乐发现并实测了上寒武统剖面 ,发现了Lophosaukia ,Dictyella ,Tsinania,Prosaukia ,Lotagnostus,Haniwa等上寒武统三叶虫化石 ,并发现了海扁果类的海桩化石 ,在亚洲还是首次发现 ,腕足类有Billingsell... 韦仁山、王桂斌等人在广西靖西县果乐发现并实测了上寒武统剖面 ,发现了Lophosaukia ,Dictyella ,Tsinania,Prosaukia ,Lotagnostus,Haniwa等上寒武统三叶虫化石 ,并发现了海扁果类的海桩化石 ,在亚洲还是首次发现 ,腕足类有Billingsella,Palaeostrophia ,Plectotrophia ,Lingulella ?及软舌螺等。这些都说明该地区为过渡区 ,与滇东南博菜田组及贵州三都组有某些相似之处 ,但又不尽相同 ,因此提出新名“果乐组”代表广西西部晚寒武世凤山期早中期的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寒武世 地层 靖西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坂山地区新发现晚寒武世侵入岩LA-MC-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保广普 刘春娥 +2 位作者 陈静 付军 张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14-319,326,共7页
通过对北祁连与中祁连结合部大坂山结合带中灰色中细粒石英闪长岩的野外调查和岩石地球化学、时空分布及同位素年龄资料研究,灰色中细粒石英闪长岩属典型的钙碱性系列岩石,显示了岛弧的特点。利用激光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获得... 通过对北祁连与中祁连结合部大坂山结合带中灰色中细粒石英闪长岩的野外调查和岩石地球化学、时空分布及同位素年龄资料研究,灰色中细粒石英闪长岩属典型的钙碱性系列岩石,显示了岛弧的特点。利用激光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获得灰色中细粒石英闪长岩中25颗岩浆锆石的^(207)Pb/^(235)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504±1Ma(MSWD=0.67)为晚寒武世,这个年龄被解释为岩体的侵位年龄。前人将加里东旋回中北祁连向南俯冲的起始时间界定在早奥陶世,笔者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大坂山灰色中细粒石英闪长岩的侵位代表加里东旋回中北祁连向南俯冲事件的开始阶段为晚寒武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 灰色中细粒石英闪长岩 LA-MC-ICP-MS锆石U-Pb测年 晚寒武世 俯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及邻区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群碳同位素特征与芙蓉统底界标志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伟 贾鹏 +3 位作者 樊茹 卢远征 李鑫 邓胜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0,共10页
四川盆地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群为一套以台地相为主的白云岩,过去一直未能找到有效的方法来确定上寒武统的底界标志,导致对该层位的天然气勘探工作较为滞后。以岩屑碳氧同位素剖面的建立为依托,发现洗象池群中部存在着碳同位素正漂移事件... 四川盆地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群为一套以台地相为主的白云岩,过去一直未能找到有效的方法来确定上寒武统的底界标志,导致对该层位的天然气勘探工作较为滞后。以岩屑碳氧同位素剖面的建立为依托,发现洗象池群中部存在着碳同位素正漂移事件且这一现象可全球比对,可作为识别芙蓉统(相当于上寒武统)的重要标志。进而结合电性曲线特征,确定了芙蓉统底界的划分标志,初步找到了解决芙蓉统划分难题的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洗象池群沉积时该区古地貌为西高东低的缓坡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了一套西薄东厚的薄层—中厚层白云岩地层,纵向上可分4个层段;(2)四川盆地及邻区芙蓉统底界划分标志可以由碳同位素SPICE(Steptoean Positive Carbon Isotope Excursion)事件与电性曲线特征结合来确定;(3)芙蓉统底界的碳同位素标志是区域可对比的正漂移所对应的SPICE事件,电性标志是SPICE事件对应的洗象池群中部自然伽马值低峰,而岩性标志则是该自然伽马值低峰所对应的泥质云岩。该研究成果有助于对该盆地及其邻区洗象池群的进一步细分并推进其沉积演化与储层分布规律研究,以加快对该层系的勘探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寒武世 洗象池群 芙蓉统 地层划分标志 碳同位素 正漂移 自然伽马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遵义松林地区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混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4
作者 张祎蕾 谭秀成 +1 位作者 张本健 李庚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9年第4期37-45,共9页
贵州省遵义松林地区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发育有陆源碎屑岩和海相碳酸盐岩的混合沉积。通过野外剖面实测和镜下薄片鉴定,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对贵州遵义松林地区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的混积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娄山关群混... 贵州省遵义松林地区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发育有陆源碎屑岩和海相碳酸盐岩的混合沉积。通过野外剖面实测和镜下薄片鉴定,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对贵州遵义松林地区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的混积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娄山关群混合沉积在微观上表现为碳酸盐岩组分与碎屑岩组分混合形成的混积岩,在宏观上表现为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呈夹层的形式沉积、碳酸盐岩与混积岩交互沉积以及混积岩本身交互沉积形成的混积岩层系;②其混合沉积类型有渐变式混合沉积、突变式混合沉积;③上扬子地区娄山关群为碳酸盐岩台地混合沉积模式,推测其陆源碎屑物质来自康滇古陆,间接证明其处于隆起剥蚀状态;④由渐变式混合沉积和陆源碎屑含量向上呈现两次减少-增加的过程反映两次三级海侵-海退旋回;泥质含量向上减少和颗粒含量的变化可推断沉积环境由混积潮坪向台内滩夹滩间演化;⑤风暴浊积岩与突变式混合沉积的伴生关系说明处于中低纬度地区是形成混合沉积的重要条件。因此混合沉积的研究对于指示康滇古陆隆升以及岩相古地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寒武世 娄山关期 混合沉积 黔北松林地区 碳酸盐岩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地区三游洞群成岩作用及储集层特征
5
作者 罗顺社 李建明 +1 位作者 高振中 何幼斌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80-482,共3页
在分析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和物性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湘鄂西地区上寒武统三游洞群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成岩作用以及成岩作用对研究区储集层的空间分布、孔隙演化的影响。其中对孔隙发育具有建设性的成岩作用包括白云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 在分析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和物性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湘鄂西地区上寒武统三游洞群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成岩作用以及成岩作用对研究区储集层的空间分布、孔隙演化的影响。其中对孔隙发育具有建设性的成岩作用包括白云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溶解作用、压溶作用;而破坏性成岩作用包括胶结作用、压实作用、硅化作用、充填作用。目前研究区储集层中具有储集意义的主要是次生孔隙,包括晶间孔、晶间溶孔、粒间溶孔和裂缝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湖北 晚寒武世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储集层 次生孔隙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却尔却克剖面白云岗组牙形石
6
作者 郭伟 何顺利 +1 位作者 赵宗举 谭泽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8-193,共6页
描述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南部却尔却克山白云岗组的牙形石,计14属19种和3未定种,分为6个牙形石带,从下至上依次为:Proconodontus posterocostatus带、Proconodontus muelleri带、Eoconodontus notchpeakensis带、Cordylodus proavus带、C... 描述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南部却尔却克山白云岗组的牙形石,计14属19种和3未定种,分为6个牙形石带,从下至上依次为:Proconodontus posterocostatus带、Proconodontus muelleri带、Eoconodontus notchpeakensis带、Cordylodus proavus带、Cordylodus lindstromi带和Cordylodus angulatus带。根据牙形石带,初步划分了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库鲁克塔格 牙形石 晚寒武世 早奥陶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