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ISP3基因突变体的构建及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敏 彭依群 +6 位作者 周后德 翟木绪 何玉玲 谢辉 罗湘杭 郭丽娟 廖二元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5,共8页
目的:通过构建晚发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伴进行性骨关节病(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tarda with progressive arthropathy,SEDT-PA)致病型(1000T/C,840delT)Wnt诱导分泌蛋白3(Wnt-induciblesecreted protein3,WISP3)的真核表达载体,... 目的:通过构建晚发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伴进行性骨关节病(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tarda with progressive arthropathy,SEDT-PA)致病型(1000T/C,840delT)Wnt诱导分泌蛋白3(Wnt-induciblesecreted protein3,WISP3)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表达于真核表达系统COS-7细胞系,为研究WISP3突变致SEDT-PA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从正常人软骨细胞获得野生型WISP3基因的全长cDNA(WT-WISP3);用定点突变方法构建携带WISP3基因致病型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MUT1000T/C/pcDNA3.1(+)和MUT840delT/pcDNA3.1(+);以空白载体pcDNA3.1(+)为对照,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瞬时转染COS-7细胞,48h后提取转染细胞的总RNA和总蛋白;半定量RT-PCR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WISP3基因的表达。结果:经测序证实,构建的野生型和突变型WISP3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分别与文献及前期报道的SEDT-PA患者WISP3基因突变类型一致;酶切鉴定证实,成功构建了3个重组真核表达质粒[WT-WISP3/pcDNA3.1(+),MUT1000T/C/pcDNA3.1(+)及MUT840delT/pcDNA3.1(+)];半定量RT-PCR和免疫印迹示,重组质粒在COS-7细胞中均高效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SEDT-PA致病基因WISP3的突变体并在COS-7细胞中得到表达,为进一步探讨SEDT-PA的发病机制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发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伴进行性骨关节病 Wnt诱导分泌蛋白3 突变体 定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