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天山红柳河地区晚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岩石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44
1
作者
李伍平
王涛
+4 位作者
李金宝
康旭
于福生
韩庆军
马忠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1-235,共5页
本文对东天山红柳河地区 2个花岗岩类岩体进行了年代学和元素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 Pb年龄表明 ,红柳河北闪长岩体 ( 4 41.4± 1.6Ma)和前进工区花岗岩体 ( 4 40 .9± 3 .1Ma)形成于晚加里东期。这两个花岗岩类岩体的形...
本文对东天山红柳河地区 2个花岗岩类岩体进行了年代学和元素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 Pb年龄表明 ,红柳河北闪长岩体 ( 4 41.4± 1.6Ma)和前进工区花岗岩体 ( 4 40 .9± 3 .1Ma)形成于晚加里东期。这两个花岗岩类岩体的形成不仅证实了东天山存在着晚加里东期岩浆活动 ,而且其形成与哈萨克斯坦 准噶尔大洋板块向塔里木板块俯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板块俯冲
晚加里东期
东天山
花岗岩
年代学
岩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沉降曲线在造山带盆地研究中的应用——以南秦岭晚加里东期前陆盆地为例
被引量:
6
2
作者
胡云绪
曹宣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01-504,共4页
造山带中较古老的沉积盆地现今已隆升成山,盆地原型不复存在,但根据沉降曲线反演中的“沉积物的压实过程是不可逆的”这一假设,仍可对其进行沉降曲线分析。南秦岭晚加里东期前陆盆地的原型研究程度高,运用沉降曲线分析常用的数学模型对...
造山带中较古老的沉积盆地现今已隆升成山,盆地原型不复存在,但根据沉降曲线反演中的“沉积物的压实过程是不可逆的”这一假设,仍可对其进行沉降曲线分析。南秦岭晚加里东期前陆盆地的原型研究程度高,运用沉降曲线分析常用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计算,获得了理想的沉降曲线。结果表明,该前陆盆地是由陆内裂陷演变而来,进入压陷挠曲阶段后,构造沉降的贡献逐渐变小,盆地基底的快速沉降是由快速堆积的沉积载荷引起的。这与地质解释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曲线分析
前陆盆地
晚加里东期
秦岭
造山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扬子地块西南缘大面积低温成矿时代
被引量:
92
3
作者
胡瑞忠
彭建堂
+4 位作者
马东升
苏文超
施春华
毕献武
涂光炽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3-596,共14页
中国西南地区(川、滇、黔、桂、湘)发育有世界上很典型的低温成矿域,其面积之大(约90万km2)、包含的矿种之多(Au、Hg、Sb、As、P、Pb-Zn、U、Ni-Mo-PGE、重晶石、冰州石和分散元素等)、矿床组成和组合之复杂,在全球十分鲜见。扬子地块...
中国西南地区(川、滇、黔、桂、湘)发育有世界上很典型的低温成矿域,其面积之大(约90万km2)、包含的矿种之多(Au、Hg、Sb、As、P、Pb-Zn、U、Ni-Mo-PGE、重晶石、冰州石和分散元素等)、矿床组成和组合之复杂,在全球十分鲜见。扬子地块西南缘是中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作者采用Rb-Sr、Sm-Nd、Ar-Ar等多种同位素定年方法,对扬子地块西南缘产出的磷矿、金矿、锑矿等低温矿床的成矿时代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文章总结了这些研究成果,并结合前人的资料,初步拟定出该区存在三期大规模低温成矿作用,它们分别相当于晚元古代—早古生代(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晚加里东期(晚志留世—早泥盆地)和燕山期(晚侏罗世—中白垩世)。该区的磷矿、重晶石矿和黑色页岩中的镍钼铂矿主要形成于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同位素年龄主要为585~540Ma;赋存于前寒武纪浅变质碎屑岩中的金-锑-钨矿床主要形成于晚加里东期,同位素年龄主要为435~380Ma;产于寒武系以后地层中的锑矿床主要是在中燕山期成矿,同位素年龄主要为160~140Ma;而该区的卡林型金矿和汞矿主要在燕山中晚期大规模成矿,同位素年龄主要为170~8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扬子地块西南缘
低温成矿作用
成矿时代
晚
元古代-早古生代
晚加里东期
燕山
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天山红柳河地区晚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岩石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44
1
作者
李伍平
王涛
李金宝
康旭
于福生
韩庆军
马忠平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长安大学资源系
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院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出处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1-235,共5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 1:5万<红柳河站幅>
<芦苇井幅>项目
区域地质调查项目 [甘地勘地发 ( 1996) 17号 ]资助
文摘
本文对东天山红柳河地区 2个花岗岩类岩体进行了年代学和元素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 Pb年龄表明 ,红柳河北闪长岩体 ( 4 41.4± 1.6Ma)和前进工区花岗岩体 ( 4 40 .9± 3 .1Ma)形成于晚加里东期。这两个花岗岩类岩体的形成不仅证实了东天山存在着晚加里东期岩浆活动 ,而且其形成与哈萨克斯坦 准噶尔大洋板块向塔里木板块俯冲密切相关。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板块俯冲
晚加里东期
东天山
花岗岩
年代学
岩浆活动
Keywords
U-Pb age of zircon the subduction of plate later Caledonian East Tianshan Mountains
分类号
P588.121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沉降曲线在造山带盆地研究中的应用——以南秦岭晚加里东期前陆盆地为例
被引量:
6
2
作者
胡云绪
曹宣铎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01-50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572112)
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九五"地学前缘项目(9501126)资助。
文摘
造山带中较古老的沉积盆地现今已隆升成山,盆地原型不复存在,但根据沉降曲线反演中的“沉积物的压实过程是不可逆的”这一假设,仍可对其进行沉降曲线分析。南秦岭晚加里东期前陆盆地的原型研究程度高,运用沉降曲线分析常用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计算,获得了理想的沉降曲线。结果表明,该前陆盆地是由陆内裂陷演变而来,进入压陷挠曲阶段后,构造沉降的贡献逐渐变小,盆地基底的快速沉降是由快速堆积的沉积载荷引起的。这与地质解释相吻合。
关键词
沉降曲线分析
前陆盆地
晚加里东期
秦岭
造山带
数学模型
Keywords
tectonic subsidence curve
foreland basin
late Caledonian
South Qinling Mountains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扬子地块西南缘大面积低温成矿时代
被引量:
92
3
作者
胡瑞忠
彭建堂
马东升
苏文超
施春华
毕献武
涂光炽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出处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3-596,共14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G1999043200
2007CB411408)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2053
40634020)资助
文摘
中国西南地区(川、滇、黔、桂、湘)发育有世界上很典型的低温成矿域,其面积之大(约90万km2)、包含的矿种之多(Au、Hg、Sb、As、P、Pb-Zn、U、Ni-Mo-PGE、重晶石、冰州石和分散元素等)、矿床组成和组合之复杂,在全球十分鲜见。扬子地块西南缘是中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作者采用Rb-Sr、Sm-Nd、Ar-Ar等多种同位素定年方法,对扬子地块西南缘产出的磷矿、金矿、锑矿等低温矿床的成矿时代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文章总结了这些研究成果,并结合前人的资料,初步拟定出该区存在三期大规模低温成矿作用,它们分别相当于晚元古代—早古生代(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晚加里东期(晚志留世—早泥盆地)和燕山期(晚侏罗世—中白垩世)。该区的磷矿、重晶石矿和黑色页岩中的镍钼铂矿主要形成于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同位素年龄主要为585~540Ma;赋存于前寒武纪浅变质碎屑岩中的金-锑-钨矿床主要形成于晚加里东期,同位素年龄主要为435~380Ma;产于寒武系以后地层中的锑矿床主要是在中燕山期成矿,同位素年龄主要为160~140Ma;而该区的卡林型金矿和汞矿主要在燕山中晚期大规模成矿,同位素年龄主要为170~80Ma。
关键词
地质学
扬子地块西南缘
低温成矿作用
成矿时代
晚
元古代-早古生代
晚加里东期
燕山
期
Keywords
geology, southwestern Yangtze massif, low-temperature mineralization, metallogenic epoch, Late Proterozoic-Early Palaeozoic, Late Caledonian, Yanshanian period
分类号
P617 [天文地球—矿床学]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天山红柳河地区晚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岩石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李伍平
王涛
李金宝
康旭
于福生
韩庆军
马忠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沉降曲线在造山带盆地研究中的应用——以南秦岭晚加里东期前陆盆地为例
胡云绪
曹宣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扬子地块西南缘大面积低温成矿时代
胡瑞忠
彭建堂
马东升
苏文超
施春华
毕献武
涂光炽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9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