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西北晚侏罗世辉绿岩的发现对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的启示
1
作者 孟家葆 白春东 +1 位作者 李泽阳 许凡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2-404,共13页
前人对晚侏罗世时期华北克拉通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岩石圈地幔性质转变时间的认识存在分歧。笔者等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张家口市宣化区一带首次发现了晚侏罗世辉绿岩,对其开展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并对其构造背景进行... 前人对晚侏罗世时期华北克拉通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岩石圈地幔性质转变时间的认识存在分歧。笔者等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张家口市宣化区一带首次发现了晚侏罗世辉绿岩,对其开展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并对其构造背景进行了研究。本文在辉绿岩中获得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52.3±2.3 Ma,时代为晚侏罗世早期。辉绿岩SiO_(2)含量为48.99%~50.43%,K_(2)O含量为1.52%~2.04%;TiO_(2)含量为1.77%~2.05%,里特曼指数σ=3.64~5.78,镁指数Mg^(#)=43~46,其属于大陆板内碱性玄武岩系列。稀土总量ΣREE=211.55×10^(-6)~261.36×10^(-6);LREE/HREE为11.36~12.11,(La/Yb)_(N)=13.92~18.09,(Gd/Yb)_(N)=2.44~3.12,轻重稀土分馏强烈,重稀土分馏强烈;δEu=0.91~1.0,具微弱负铕异常—无异常。晚侏罗世辉绿岩形成于大陆板内拉张环境,属于洋岛型镁铁质岩浆岩,地幔源区为古亚洲洋俯冲洋壳改造的大洋型原始地幔。冀西北晚侏罗世辉绿岩为华北板块北缘首次发现,是区域上最早的古太平洋板块回撤的地质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减薄 晚侏罗世辉绿岩 板内环境 大洋型地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