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孜-理塘洋可能存在北向俯冲:来自松潘-甘孜道孚-炉霍岩浆岩的证据 被引量:6
1
作者 卢雨潇 杨经绥 +1 位作者 许志琴 连东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380-2402,共23页
松潘-甘孜造山带巨厚的三叠系复理石沉积盖层给探讨其基底性质、俯冲-碰撞过程和深部岩浆作用增添了难度,使得带内广泛出露的花岗质岩体和少量镁铁质岩体成为解开松潘-甘孜造山带构造演化谜团的重要研究对象。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道孚... 松潘-甘孜造山带巨厚的三叠系复理石沉积盖层给探讨其基底性质、俯冲-碰撞过程和深部岩浆作用增添了难度,使得带内广泛出露的花岗质岩体和少量镁铁质岩体成为解开松潘-甘孜造山带构造演化谜团的重要研究对象。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道孚花岗闪长岩形成于223.5~217.4 Ma,炉霍二长岩结晶年龄为219.4 Ma,辉长岩为218.9 Ma,均属于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花岗质岩石都表现出I型花岗岩特征,其中炉霍二长岩具有较高的Ba、Sr含量,相对较高且均一的ε_(Hf)(t)值(-3.69~-1.65),表明其可能来源于富集玄武质新生下地壳的熔融。道孚花岗闪长岩具有分散的ε_(Hf)(t)值(-13.51~0.41),野外和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形成于幔源熔体与古老壳源熔体的混合。辉长岩在微量元素蜘蛛图上具有类似的模式,不同程度富集Ba、Sr、Pb、Th和U元素,出现Nb、Ta、Ti元素亏损,具有岛弧玄武岩的特征,来源于流/熔体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综合区域已有资料,我们对甘孜-理塘洋的演化历史提出新的认识,认为甘孜-理塘洋不仅仅存在向南俯冲的可能性,同时也具有北向俯冲的历史,晚三叠世道孚-炉霍岩浆岩的形成受控于甘孜-理塘洋向北边松潘-甘孜地块俯冲的背景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甘孜造山带 晚三叠世岩浆岩 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俯冲背景 道孚-炉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特提斯洋早期俯冲的岩浆岩记录及其成矿——西藏日喀则西北部花岗岩类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 被引量:2
2
作者 付燕刚 唐菊兴 +2 位作者 胡古月 高一鸣 林彬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6-1036,共11页
拉萨地体南缘的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岩浆岩被认为是新特提斯洋早期北向俯冲的岩浆记录,并形成与之相关的雄村特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对该时期岩浆岩成因背景的研究有助于评价其成矿潜力。选取拉萨地体南缘日喀则西北部花岗... 拉萨地体南缘的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岩浆岩被认为是新特提斯洋早期北向俯冲的岩浆记录,并形成与之相关的雄村特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对该时期岩浆岩成因背景的研究有助于评价其成矿潜力。选取拉萨地体南缘日喀则西北部花岗岩类进行锆石U-Pb测年及Lu-Hf同位素分析。花岗岩类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75~180.1Ma,εHf(t)平均值为+13.4,显示幔源特征,为岛弧(洋内弧)背景成因,具有斑岩铜金成矿潜力。结合前人对拉萨地体南缘晚三叠世—白垩纪岩浆岩的研究,认为拉萨地体南缘未被剥蚀的晚三叠世—白垩纪火山岩中有可能保存有新特提斯洋俯冲形成的斑岩铜金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特提斯洋 三叠—中侏罗岩浆岩 斑岩铜金矿 岛弧(洋内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