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志丹-甘泉地区晚三叠世储层特征与成岩演化序列 |
陈玉宝
叶政钦
杨海龙
张创
周雪
铁连军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晚三叠世原型盆地恢复及其改造演化 |
赵文智
王新民
郭彦如
刘化清
白云来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10
|
|
3
|
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
刘树根
童崇光
罗志立
戴苏兰
庞家黎
张国政
何军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79
|
|
4
|
四川盆地西部晚三叠世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的转换过程 |
刘树根
杨荣军
吴熙纯
孙玮
陈杨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2
|
|
5
|
鄂尔多斯晚三叠世盆地构造属性及后期改造 |
李相博
刘化清
完颜容
冯明
魏立花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1
|
|
6
|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湖侵期沉积特征 |
喻建
杨亚娟
杜金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3
|
|
7
|
中上扬子地区晚三叠世—侏罗纪砂岩构造意义及盆山耦合关系 |
刘云生
郭战峰
梁西文
杨振武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6
|
|
8
|
大巴山前陆盆地晚三叠世—侏罗纪沉积中心的迁移及古流向 |
屈红军
马强
董云鹏
雷露
查显锋
徐子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2
|
|
9
|
川西前陆盆地晚三叠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
曾洪扬
陈洪德
林良彪
胡晓强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
10
|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晚三叠世“古脊梁”隆升地质证据及盆地原型西部边界的确定 |
韩鹏
冯胜斌
李雪梅
王康乐
袁效奇
贺静
胡爱平
|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
2014 |
12
|
|
11
|
川西坳陷中段晚三叠世前陆盆地构造变形与油气勘探 |
范小林
朱彤
潘文蕾
罗啸泉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
2002 |
12
|
|
12
|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期Cl-演化机制分析及意义 |
齐亚林
郭正权
楚美娟
程党性
张忠义
|
《岩性油气藏》
CSCD
|
2013 |
9
|
|
13
|
晚三叠世末期楚雄盆地云龙凹陷海相沉积的分子地球化学证据 |
林青
周明辉
魏志红
包建平
钟端
林壬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4
|
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形成及沉积充填 |
连丽霞
尹太举
王磊
施振生
马晋文
|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15
|
四川盆地晚三叠世咸化环境的形成与沉积体系的演化特征 |
李伟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8
|
|
16
|
陕西省子长矿区晚三叠世5号煤层的煤岩煤质特征 |
周国庆
姜尧发
高峰
徐晓琴
|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17
|
贵州贞丰龙头山煤矿晚三叠世煤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富集成因分析 |
陶振鹏
杨瑞东
程伟
陈军
郑禄林
|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8
|
川西地区中、晚三叠世岩相古地理演化及勘探意义 |
郭旭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9
|
|
19
|
陕西省子长矿区晚三叠世5号煤层的稀土元素和钇的地球化学特征 |
周国庆
姜尧发
高峰
徐晓琴
|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20
|
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西部边界的确定 |
白云来
房乃珍
程玉红
马玉虎
冯明
廖建波
李相博
|
《西北油气勘探》
CSCD
|
200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