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环乳晕切口在多中心乳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优势探讨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明亮 金功圣 +3 位作者 王岗 潘成武 张松 钱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9-583,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双环乳晕切口在多中心乳腺良性肿瘤临床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外科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45例行"双环乳晕切口"治疗的"多中心乳腺良性肿瘤"的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采用双环乳晕切口在多中心乳腺良性肿瘤临床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外科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45例行"双环乳晕切口"治疗的"多中心乳腺良性肿瘤"的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后3个月美容效果、6个月后复发率进行评价。结果切除肿瘤数量单侧(5±1)个(2~8个),双侧(8±2)个(3~13个)。肿瘤长径单侧(5.3±1.3)cm(1.5~8.5 cm),双侧(3.0±1.5)cm(1.2~6.5 cm)。术中出血量单侧(8.0±2.8)ml(5~15 ml),双侧(15.4±3.1)ml(10~25 ml)。术后3个月通过门诊和微信随访美容效果,患者满意度在93.3%。术后6个月有37例患者进行彩超复查,其中单侧病变患者22例,复发3例,复发率13.6%;双侧病变患者15例,复发2例,复发率13.3%。结论双环乳晕切口在处理分布在不同象限多发性肿瘤、以及有塑形需求的患者人群中具有一定优势。手术安全性高,操作方便,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乳切口 多中心乳腺良性肿瘤 肿瘤切除术后整形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乳晕切口联合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2
作者 魏常胜 骆成玉 张树琦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4-1020,共7页
目的探讨经环乳晕切口联合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实施乳腺癌保乳手术(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BCS)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治疗效果和美容结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9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BCS,其中46例行环乳晕切口加乳腔镜腋窝淋... 目的探讨经环乳晕切口联合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实施乳腺癌保乳手术(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BCS)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治疗效果和美容结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9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BCS,其中46例行环乳晕切口加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并与同期52例经肿块表面切口联合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保乳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放置引流管时间、住院天数等手术观察指标;根据术后6个月以上乳房外观评价不同手术方式的乳房美容效果。结果2组病例的肿瘤直径、肿瘤位置、肿瘤与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 complex,NAC)距离、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分子分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表面切口组手术时间较短(P<0.05),术中出血、放置引流管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容效果比较,环乳晕切口组在质地与弹性、对称性、患侧乳房凹陷程度、皮肤颜色、手术瘢痕及乳房顺应性差值得分高于肿瘤表面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24分的优良率在环乳晕切口组(78.3%,36/46)明显高于肿瘤表面切口组(51.9%,2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切除肿瘤,能够达到与肿瘤表面切口相同的保乳治疗效果,结合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技术,提高了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获得了最佳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手术 切口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 美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柄状环乳晕切口在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忠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650-1652,共3页
目的:探讨乳晕区脓肿的合适切口,以减轻切口疤痕。方法:55例乳房脓肿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32侧乳房脓肿靠近乳晕区,在切开引流术中采用了柄状环乳晕切口;B组25例26侧乳房脓肿位于乳房周边,行放射状切口。通过术中排脓、适当冲洗、纱布充... 目的:探讨乳晕区脓肿的合适切口,以减轻切口疤痕。方法:55例乳房脓肿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32侧乳房脓肿靠近乳晕区,在切开引流术中采用了柄状环乳晕切口;B组25例26侧乳房脓肿位于乳房周边,行放射状切口。通过术中排脓、适当冲洗、纱布充填引流和术后换药,10 d左右Ⅱ期缝合切口。结果:两组乳房脓肿术中排脓彻底,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乳头乳晕血运、清除脓腔间隔从切开引流到Ⅱ期缝合的时间间隔以及冲洗脓腔操作的难易程度方面无明显差异;柄状环乳晕切口疤痕不明显。结论:柄状环乳晕切口可应用于约20%的乳房脓肿患者,合理应用柄状环乳晕切口进行乳房脓肿的切开引流,不仅引流效果好,而且乳房切口疤痕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引流术 乳房 脓肿 柄状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原先验算法在天空区域的处理与改进 被引量:2
4
作者 顾浩 王敬东 +1 位作者 孙震 茅天诒 《电子测量技术》 2016年第7期96-99,119,共5页
暗原先验算法在天空区域去雾过程中会造成噪声过度放大和晕环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依据天空隶属系数调整天空区域透射率的方法。求得有雾图像相应位置天空隶属度系数,自适应改变透射率调整幅度,并利用二次函数特性,对隶属度小值区域... 暗原先验算法在天空区域去雾过程中会造成噪声过度放大和晕环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依据天空隶属系数调整天空区域透射率的方法。求得有雾图像相应位置天空隶属度系数,自适应改变透射率调整幅度,并利用二次函数特性,对隶属度小值区域进行压缩,减弱近景透射率有效区域的调整,最后通过大气散射模型得到复原图像。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复原图像清晰自然,特别是在天空区域,保留部分浓雾区域去雾程度的同时抑制了天空区域的噪声和晕环现象,取得了很好的去雾效果。相对暗原先验算法,改进算法在天空区域得到更加准确的透射率估计,复原图像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原先验 隶属系数 自适应 天空区域 晕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实性结节微波消融术后超声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航 章建全 +1 位作者 刁宗平 闫磊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7-143,共7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实性结节微波消融治疗后消融区的动态声像学特征。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甲状腺结节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就诊并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的364例患者43... 目的 探讨甲状腺实性结节微波消融治疗后消融区的动态声像学特征。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甲状腺结节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就诊并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的364例患者434枚结节,其中良性结节消融组329枚、恶性结节(甲状腺乳头状癌)消融组105枚,所有结节均予完全消融。回顾性分析消融后第1、3、6、12个月时两组消融区的声像学特征,包括消融区回声、周边晕环、消融针道、钙化、纵横比、边界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变化,总结两组的异同之处。同时收集恶性结节消融组105枚结节消融前的超声图像,对两组结节消融区的声像学特征与恶性结节消融前的声像学特征进行比对分析,探讨其相似的特征及鉴别要点。结果 甲状腺良性、恶性结节消融后消融区整体呈低回声,内可见消融针道,周边可见低回声晕环形成,内部无血流信号。其中20枚结节在术后12个月针道完全吸收,其余消融针道随着时间延长呈现吸收趋势;晕环在术后第1个月多显示不完整,术后第3个月较为完整、清晰,第6、12个月逐渐模糊;边界在术后第3、6个月最为清晰,第1、12个月较为模糊;术后1~12个月消融区内均无血流信号;伴钙化的消融区一般在术后3个月出现聚集,随着时间延长聚集更明显。甲状腺乳头状癌消融前表现为实性低回声、边界不清、边缘毛糙、不完整晕环、散在的微钙化、内部及周边有血供,与各时间节点良性结节消融组、恶性结节消融组消融区特征类似。结论 甲状腺良性、恶性结节消融区的多个声像学特征的出现一致,其部分声像学特征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未消融治疗时的声像特征较为相似,但可通过消融针道、周边晕环、钙化分布特征、消融区血供等特征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乳头状癌 微波消融 回声 晕环 针道 边界 钙化 血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XLPE电缆击穿的制造因素分析及有效控制 被引量:26
6
作者 鲁宁 《电力工程技术》 2017年第4期43-47,58,共6页
高压电缆尤其是超高压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在输电运行中一旦被击穿,将对电网造成巨大损害,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一旦发生电缆局放值(PC值)超标,甚至耐压测试击穿,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非常巨大。该文从电... 高压电缆尤其是超高压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在输电运行中一旦被击穿,将对电网造成巨大损害,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一旦发生电缆局放值(PC值)超标,甚至耐压测试击穿,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非常巨大。该文从电击穿理论入手,对高压XLPE电缆的生产制造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导致高压击穿及局放值超标的关键要点,如导体毛刺;导体半导电屏蔽带的电导率;模具及流道的磕碰、划伤;材料的洁净和储存;绝缘层中微孔的数量、大小、内应力等。通过对这些容易被忽视,而且又极其重要的生产制造环节进行剖析,并给出控制方法,以达到降低局放值和击穿频率,提高高压XLPE电缆整体品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树枝 尖端 凸刺 击穿 局放值 微孔 晕环 焦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藏上方烃类异常与地温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金功 姜洪训 李丕龙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331-335,共5页
实例证明背斜油气藏(田)上方具环晕状烃类异常,单斜油气藏(田)上方具顶部块状烃类异常。油气藏上方烃类异常特征与地温异常特征类似。地温控制下的烃类垂向迁移是油气藏上方烃类异常形成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油气藏上方 烃类异常 顶部块状 地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几个地质特征初步探讨大石桥晶质菱镁矿矿床成因 被引量:5
8
作者 罗耀星 朱钧瑞 王耀坤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1-84,共14页
大石桥晶质菱镁矿产于含方柱石及微含沉积菱镁质的中元古代硅质白云岩中,受区域挤压带控制,与元古代混合岩有空间联系。受千枚岩遮挡层和层间断裂控制时,矿体成层状,否则成不规则状。围岩具脱硅化、菱镁矿化及滑石化等蚀变,具热晕。成... 大石桥晶质菱镁矿产于含方柱石及微含沉积菱镁质的中元古代硅质白云岩中,受区域挤压带控制,与元古代混合岩有空间联系。受千枚岩遮挡层和层间断裂控制时,矿体成层状,否则成不规则状。围岩具脱硅化、菱镁矿化及滑石化等蚀变,具热晕。成矿温度介于240—370℃之间。因白云石变成菱镁矿时体积有收缩,故出现收缩构造,如张性角砾岩和张性断裂等。角砾岩胶结物中有菱镁矿和滑石。成矿热液为贫硅富镁碱性热液,晚期转为含硅酸性热液。矿床成因为(蒸发)沉积-热液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质菱镁矿 收缩构造 矿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