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晓天—磨子潭断裂带构造变形分析及其对大别山构造变形的启示
被引量:
7
1
作者
黄鹏
宋传中
+6 位作者
任升莲
LIN Shoufa
张妍
李加好
宫龙
刘欢
王微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1-524,共14页
晓天—磨子潭断裂带是大别造山带非常重要的韧性剪切带之一,叠加在北大别灰色片麻岩之上。通过其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的研究表明:晓天—磨子潭韧性剪切带具有管壁状弯曲的几何学特征,运动学方式为沿NWW—SEE向近水平左旋剪切。地质温压...
晓天—磨子潭断裂带是大别造山带非常重要的韧性剪切带之一,叠加在北大别灰色片麻岩之上。通过其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的研究表明:晓天—磨子潭韧性剪切带具有管壁状弯曲的几何学特征,运动学方式为沿NWW—SEE向近水平左旋剪切。地质温压计和变形矿物动态重结晶型式揭示了剪切带变形温度约618.2℃,地质压力约0.7GPa,相当于中下地壳环境。据此推测大别造山带曾上覆一管状背形韧性剪切层(大部分现已被剥蚀),晓天—磨子潭剪切带为其北界部分;造山带中下地壳物质曾发生近平行造山带走向的侧向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晓天—
磨子
潭
韧性
剪切
带
管壁状弯曲
左旋平移
温压条件
大别山造山
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大别造山后穹隆构造的形成过程与变形模拟
被引量:
2
2
作者
向必伟
王勇生
+3 位作者
Dazhi Jiang
朱光
张必龙
谢成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7-101,共15页
北大别穹隆是在早白垩世造山后伸展活动中形成的。其北界为北西西走向、倾向北北东、正左行平移的晓天—磨子潭韧性剪切带,南界为北西走向、倾向南东、右行"逆冲"的五河—水吼韧性剪切带。通过对这两条剪切带的构造观测、运...
北大别穹隆是在早白垩世造山后伸展活动中形成的。其北界为北西西走向、倾向北北东、正左行平移的晓天—磨子潭韧性剪切带,南界为北西走向、倾向南东、右行"逆冲"的五河—水吼韧性剪切带。通过对这两条剪切带的构造观测、运动学分析、石英C轴组构测量、变形温度分析及变形模拟,表明剪切带原先为中地壳同一近水平的韧性拆离剪切带。该拆离剪切带在原始近水平状态时的活动为上盘向280°方位的伸展运动。随后在大规模岩浆活动与北大别穹隆的隆升中,这一剪切带被动地抬升与剥露,而出露于现今的穹隆边界上。变形模拟显示,北大别穹隆构造现今为近EW轴向的背形,其上隆幅度西强东弱。北大别穹隆的形成过程表明为典型的造山带变质核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别穹隆
拆离
剪切
带
变形模拟
晓天—磨子潭剪切带
五河—水吼
剪切
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晓天—磨子潭断裂带构造变形分析及其对大别山构造变形的启示
被引量:
7
1
作者
黄鹏
宋传中
任升莲
LIN Shoufa
张妍
李加好
宫龙
刘欢
王微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分公司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1-524,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072161
41272222)
+1 种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编号121201121114
201201044002)的成果
文摘
晓天—磨子潭断裂带是大别造山带非常重要的韧性剪切带之一,叠加在北大别灰色片麻岩之上。通过其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的研究表明:晓天—磨子潭韧性剪切带具有管壁状弯曲的几何学特征,运动学方式为沿NWW—SEE向近水平左旋剪切。地质温压计和变形矿物动态重结晶型式揭示了剪切带变形温度约618.2℃,地质压力约0.7GPa,相当于中下地壳环境。据此推测大别造山带曾上覆一管状背形韧性剪切层(大部分现已被剥蚀),晓天—磨子潭剪切带为其北界部分;造山带中下地壳物质曾发生近平行造山带走向的侧向流动。。
关键词
晓天—
磨子
潭
韧性
剪切
带
管壁状弯曲
左旋平移
温压条件
大别山造山
带
Keywords
Xiaotian—Mozitan ductile shear zone
pipe-liked curve
sinistral shear
geothomabarometer
Dabie Orogen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大别造山后穹隆构造的形成过程与变形模拟
被引量:
2
2
作者
向必伟
王勇生
Dazhi Jiang
朱光
张必龙
谢成龙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地球科学系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7-101,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02025)
文摘
北大别穹隆是在早白垩世造山后伸展活动中形成的。其北界为北西西走向、倾向北北东、正左行平移的晓天—磨子潭韧性剪切带,南界为北西走向、倾向南东、右行"逆冲"的五河—水吼韧性剪切带。通过对这两条剪切带的构造观测、运动学分析、石英C轴组构测量、变形温度分析及变形模拟,表明剪切带原先为中地壳同一近水平的韧性拆离剪切带。该拆离剪切带在原始近水平状态时的活动为上盘向280°方位的伸展运动。随后在大规模岩浆活动与北大别穹隆的隆升中,这一剪切带被动地抬升与剥露,而出露于现今的穹隆边界上。变形模拟显示,北大别穹隆构造现今为近EW轴向的背形,其上隆幅度西强东弱。北大别穹隆的形成过程表明为典型的造山带变质核杂岩。
关键词
北大别穹隆
拆离
剪切
带
变形模拟
晓天—磨子潭剪切带
五河—水吼
剪切
带
Keywords
North Dabie dome
detachment shear zone
deformation modeling
Xiaotian-Mozitan shear zone
Wuhe-Shuihou shear zone
分类号
P542.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晓天—磨子潭断裂带构造变形分析及其对大别山构造变形的启示
黄鹏
宋传中
任升莲
LIN Shoufa
张妍
李加好
宫龙
刘欢
王微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北大别造山后穹隆构造的形成过程与变形模拟
向必伟
王勇生
Dazhi Jiang
朱光
张必龙
谢成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