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村财政建设简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关翠霞 柳敏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1-134,共4页
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代表人民利益顺应历史潮流的村财政建设,既成功地使千百万农村革命人民投入到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中去,也为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财政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 村财政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抗日根据地党报群众化报道模式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国贞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66,共4页
延安时期,《晋察冀日报》《边区群众报》《大众日报》等各抗日根据地党报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同时,着力将群众性原则落到实处,在新闻实践中结合地方历史与文化特点,探索使用群众化的报道模式,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群众、服务群众。
关键词 根据地党报 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日报》 《边区群众报》 《大众日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被引量:11
3
作者 包爱芹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7-99,共3页
抗战时期 ,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干部教育。敌后抗日根据地干部教育分为在职干部教育与学校干部教育。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干部教育的开展取得巨大的成就 。
关键词 敌后抗日根据地 在职干部教育 学校干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和终结
4
作者 张海鹏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3,共13页
革命根据地的实践和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和理论创造。以往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研究,主要是探讨中央苏区根据地和抗日根据地,而且多将苏区根据地研究与抗日根据地研究分开进行,同样作为农村革... 革命根据地的实践和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和理论创造。以往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研究,主要是探讨中央苏区根据地和抗日根据地,而且多将苏区根据地研究与抗日根据地研究分开进行,同样作为农村革命根据地重要形态的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则研究相对薄弱。实际上,对于农村革命根据地,需要有一个总体把握,应将其作为一个总的概念、完整的概念来看待。在新中国成立75年之后的今天,研究农村革命根据地,需要有新的眼光,要以宏观视野看待根据地建设发展史。从这个视角看农村革命根据地研究,苏区时期根据地是初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是成熟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是收获时期,也是终结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 中央苏区 敌后抗日根据地 解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评介
5
作者 王淇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9-90,共2页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评介王淇谢忠厚、萧银成主编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是国内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及其经验的学术专著。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说理深透。本书作者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评介王淇谢忠厚、萧银成主编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是国内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及其经验的学术专著。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说理深透。本书作者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首先从宏观上把握了抗日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敌后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边区 刘少奇 敌后解放区战场 中国抗日战争 晋察冀军区 社会改革 周恩来 新民主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根据地史研究的新进展——评张伟良教授主编《晋察冀边区史研究丛书》
6
作者 周振国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8-238,共1页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特殊的一个历史阶段,一直备受史学研究者关注,并且出版过大量有见地的研究成果。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又一批研究抗日战争的论文、论著相继问世,其中不乏有真知...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特殊的一个历史阶段,一直备受史学研究者关注,并且出版过大量有见地的研究成果。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又一批研究抗日战争的论文、论著相继问世,其中不乏有真知灼见的精品。张伟良教授主编的《晋察冀边区史研究丛书》,就是这样一部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察冀边区 抗日根据地 丛书 主编 教授 张伟 抗日战争时期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历史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与图像的会通共振及其文化意义——以敌后抗日根据地文学图像传播为中心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雅坤 于广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3-207,共5页
1940年代至1980年代以来,敌后抗日根据地许多革命文学作品被改编成连环画,成为此类文学图像传播的重要形式。连环画吸纳了革命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并将其故事和人物加以形象化,这对于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具有独立... 1940年代至1980年代以来,敌后抗日根据地许多革命文学作品被改编成连环画,成为此类文学图像传播的重要形式。连环画吸纳了革命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并将其故事和人物加以形象化,这对于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具有独立文学价值的艺术形式,叙事和抒情的连环图像,重塑了文学文本的艺术形态和价值生成方式。可以说,从文学成像的理据探索起始,通过图像再现文学文本,是图像时代最为活跃且重要的文艺创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后抗日根据地 连环画 图像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抗日持久战理论对敌后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的影响初探
8
作者 韦健玲 《社会科学家》 2000年第6期80-83,共4页
抗日战争的长期性要求建立民主政权以动员一切人力物力支持持久的抗战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及其战术的施展 ,需要建立根据地以为战略依托 ,需要民众的积极参与 ,需要民众组织的帮助与支持 ,这些都要求在根据地进行民主政权的建设 ;... 抗日战争的长期性要求建立民主政权以动员一切人力物力支持持久的抗战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及其战术的施展 ,需要建立根据地以为战略依托 ,需要民众的积极参与 ,需要民众组织的帮助与支持 ,这些都要求在根据地进行民主政权的建设 ;“兵民是胜利之本”则要求以民主政治动员民众 ,更要求在根据地建立抗立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由此规定了根据地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施政方针等一系列的政权民主化建设的原则、制度及措施。综而言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 持久战理论 敌后 抗日根据地 民主政权建设 影响
全文增补中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英模运动——以《晋察冀日报》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6
9
作者 岳谦厚 张宏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5-92,共8页
树立英雄模范作为典型示范带动一般、推动工作是中共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大规模的英雄模范运动,英雄模范的选拔既着眼其本身表现又兼顾整体大局,既强调经济生产与战斗工作又突出政治意识;英雄模范的树立与激励... 树立英雄模范作为典型示范带动一般、推动工作是中共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大规模的英雄模范运动,英雄模范的选拔既着眼其本身表现又兼顾整体大局,既强调经济生产与战斗工作又突出政治意识;英雄模范的树立与激励全面广泛、英雄模范的宣传与推广较为到位,英雄模范的培养工作不断改进,整个工作标准清晰、过程完整、宣传有序、学习有力、成效明显,迄今仍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英雄模范 英模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史学到多学科融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立柱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3-199,共7页
大批综合性史料和专题史料的搜集、整理与面世,大量当事人回忆录、日记的出版,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内容日渐丰富、大批研究成果相继面世。特别是随着社会... 大批综合性史料和专题史料的搜集、整理与面世,大量当事人回忆录、日记的出版,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内容日渐丰富、大批研究成果相继面世。特别是随着社会史、新革命史、新文化史等理论的兴起,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也逐渐突破传统史学的研究视野,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视角重新审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历史、全面呈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多重面相已成为一种趋势。总体而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已取得显著成绩,但还存在着研究论题不均衡、研究成果缺乏深度且同质化严重、研究视野较为狭窄等“瓶颈”问题,有待学界进一步突破与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传统史学 多学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安徽敌后抗日根据地应对反共谣言的举措与经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章征科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5-151,168,共8页
在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安徽敌后抗日根据地遭遇了各类反共谣言的攻击,这些反共谣言对中共领导敌后抗战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面对各类反共谣言及其导致的不良后果,中共运用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必要的合理的手段予以应对和处... 在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安徽敌后抗日根据地遭遇了各类反共谣言的攻击,这些反共谣言对中共领导敌后抗战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面对各类反共谣言及其导致的不良后果,中共运用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必要的合理的手段予以应对和处置,从而化解反共谣言造成的危害,维护了中共的形象,改善了党群关系,教育了民众,实现了广泛的政治动员,对安徽敌后抗战形势的发展,乃至全国抗战最后胜利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敌后抗日根据地 中共 应对 反共谣言 政治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与性别: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妇女自卫队考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建民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7-143,共7页
作为妇女抗日团体中极具代表性的符号性元素,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妇女自卫队是观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推动妇女工作的一个独特视角,亦是窥视妇女生存状态转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在传统“被压迫—求解放”的分析框架基础上,把问题的讨... 作为妇女抗日团体中极具代表性的符号性元素,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妇女自卫队是观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推动妇女工作的一个独特视角,亦是窥视妇女生存状态转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在传统“被压迫—求解放”的分析框架基础上,把问题的讨论置于民族解放战争、国家建构和乡村社会重建等时代背景与主题的语境中,方能感悟妇女在新旧转变之间困顿、挣扎、醒悟、热情等错综复杂而又交织交融的思想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妇女自卫队 乡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党群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利行 《浙江学刊》 CSSCI 1996年第2期119-122,共4页
试论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党群关系罗利行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从1941年开始创建到1945年奉命北撤,前后历时四年,为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十九块解放区之一。在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壮大过程中,浙东区党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紧... 试论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党群关系罗利行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从1941年开始创建到1945年奉命北撤,前后历时四年,为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十九块解放区之一。在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壮大过程中,浙东区党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后抗日根据地 浙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群众工作 人民群众利益 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纪律 三北地区 抗日武装 广大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交通破击战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秀芬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S1期33-37,共5页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军民,利用交通破击战这一有效的方式,切断敌人的交通,扰乱敌人军事战略部署,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为支援全国抗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使交通破击战在抗日战争时期上升到具有战略意义...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军民,利用交通破击战这一有效的方式,切断敌人的交通,扰乱敌人军事战略部署,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为支援全国抗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使交通破击战在抗日战争时期上升到具有战略意义的地位。 纵观华北敌后交通破击战,大致是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的。 第一阶段,从1937年8月主力红军改编出师,到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守时止,是交通破击战的展开阶段。 这一阶段国内政治形势的突出特点是:日军大举进攻,一年多时间鲸吞了近半个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后抗日根据地 华北 抗日战争时期 战略意义 侵华日军 红军改编 战略部署 政治形势 四个阶段 战争爆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对解放东北的贡献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圣洁 《河北学刊》 1986年第1期70-73,共4页
一九四五年八月,在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大反攻中,晋察冀和山东等抗日根据地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和八路军总部命令,派部队挺进东北,与苏蒙联军配合作战,为建立巩固的东北革命根据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试从晋察冀根据地进军东北的准备... 一九四五年八月,在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大反攻中,晋察冀和山东等抗日根据地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和八路军总部命令,派部队挺进东北,与苏蒙联军配合作战,为建立巩固的东北革命根据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试从晋察冀根据地进军东北的准备工作、进军概况及重要作用等方面作一简略论述.一晋察冀根据地为进军东北,很早就开始了多方面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在冀东地区建立挺进东北的前进基地.冀东是华北通向东北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收复东北,非首先收复冀东不可.一九三八年春,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晋察冀军区即派一分区政委邓华率部开辟了平西抗日根据地,为向冀东发展打下了基础.五月,邓华支队奉命与宋时轮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于六月上旬从平西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队 解放东北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苏军 国民党 晋察冀军区 热河 向南防御 晋察冀根据地 党中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敌后抗日根据地发行的“抗币”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筹中 朱肖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38-40,共3页
早在抗日战争期间,刘少奇同志在发给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的负责人陈毅等同志的一份关于“华中工作的意见”的电文中就曾明确指出,要打开华中各根据地局面,恢复各根据地秩序,制定比较固定的经济政策。革命斗争的实践证明,上述指示是... 早在抗日战争期间,刘少奇同志在发给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的负责人陈毅等同志的一份关于“华中工作的意见”的电文中就曾明确指出,要打开华中各根据地局面,恢复各根据地秩序,制定比较固定的经济政策。革命斗争的实践证明,上述指示是十分重要的,没有根据地就不能长期坚持抗日战争,而要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就少不了制定和执行正确的经济政策。我们党当年在苏南敌后抗日根据地根据既定的经济政策而发行的各种根据地货币就曾经对巩固和发展抗日民主根据地、支援抗日前线、发展经济和改善根据地人民生活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根据地 新四军 实践证明 江南地区 华中地区 敌后抗日根据地 陈毅 县政府 经济政策 抗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1~1942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农业农村经济建设及其现实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志浩 孙大为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第10期56-58,共3页
1941~1942年,由于日军的“扫荡”、经济封锁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入极端困难时期,农业生产也遭到重创。为此,根据地政府领导春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兴修水利工程以及加强财政金融支持,不仅促进了困难时期根据地的农... 1941~1942年,由于日军的“扫荡”、经济封锁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入极端困难时期,农业生产也遭到重创。为此,根据地政府领导春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兴修水利工程以及加强财政金融支持,不仅促进了困难时期根据地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于当下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有很多现实启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农业农村 经济建设 现实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述略
18
作者 刘洪升 《河北学刊》 1985年第5期110-112,共3页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根据地,当时被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对华北乃至全国的抗日游击战争的胜利起了“战略基地”和“坚强堡垒”的作用;对配合苏联...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根据地,当时被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对华北乃至全国的抗日游击战争的胜利起了“战略基地”和“坚强堡垒”的作用;对配合苏联红军作战,收复东北失地起了“前进阵地”的作用。对于研究普察冀抗日根据地史和认识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笔者根据调查和建国以来各种报刊所载有关论文、资料的搜集,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情况作了初步整理,现略述于下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边区 晋察冀根据地 抗日斗争 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时期 平型关战斗 财政经济 历史教学 抗战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与税收: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税制属人属地原则述论
19
作者 胡荣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41-51,共11页
空间因素对税制结构与税收秩序的建构具有重大影响,其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属人与属地原则的设置。为妥善处理纳税人居住地、财产收入所在地以及纳税责任地等之间存在的空间分隔问题,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吸收现代西方财税原理,借鉴中... 空间因素对税制结构与税收秩序的建构具有重大影响,其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属人与属地原则的设置。为妥善处理纳税人居住地、财产收入所在地以及纳税责任地等之间存在的空间分隔问题,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吸收现代西方财税原理,借鉴中国传统税制经验,并根据边区的现实情况,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属人属地计征制度,建构了一套较为合理的税收空间秩序。这些举措实为中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大创举,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卓越的制度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税制 属人主义 属地主义 税收空间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少奇同志对建立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功绩
20
作者 王作坤 徐金城 《齐鲁学刊》 1983年第3期50-54,共5页
刘少奇同志是华中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辟者和领导者。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九日至十一月六日,我党在延安举行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会议决定,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撤销长江局,设立中原局和南方局。会后,刘少奇同志肩负着中原局书记的... 刘少奇同志是华中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辟者和领导者。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九日至十一月六日,我党在延安举行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会议决定,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撤销长江局,设立中原局和南方局。会后,刘少奇同志肩负着中原局书记的重任,于十二月从延安到达河南。从这时开始,到一九四二年三月中共中央华中局扩大会议结束,经过三年的艰苦斗争,刘少奇同志领导华中各级党的组织和新四军指战员,坚决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正确路线,纠正了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方针 刘少奇 敌后抗日根据地 部队 新四军 武装力量 鄂豫边区 河南 自卫队 战略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