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晋冀蒙交界地区中强地震前地震活动图像异常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李丽 孟令媛 +2 位作者 吴昊昱 李玉铰 陈慧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81-591,共11页
对晋冀蒙交界地区1970年以来M_(S)≥5.5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图像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M_(S)≥5.5地震前地震活动图像,如地震空区、地震条带、地震活动显著增强、显著地震或震群等指标,均出现了异常。异常图像的空间演化基本上... 对晋冀蒙交界地区1970年以来M_(S)≥5.5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图像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M_(S)≥5.5地震前地震活动图像,如地震空区、地震条带、地震活动显著增强、显著地震或震群等指标,均出现了异常。异常图像的空间演化基本上围绕主震震源区或在其附近发生,这些地震活动图像异常对未来主震的时、空、强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异常图像的时间演化特征在不同震例前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符合非均匀介质中坚固体孕震模式。显著地震或震群基本上是在地震空区、地震条带、地震活动显著增强等图像异常的后期出现,表明地震活动图象异常对主震的时间和地点预测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冀蒙交界地区 地震空区 地震条带 地震活动 显著地震 震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北区中小地震活动与晋冀蒙交界区6级地震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化宇 殷志刚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0-84,共5页
分析了晋北区中小地震(3.0≤ML≤5.0)的活动特征.统计发现,在1989年山西大同-阳高6.1、1996年内蒙包头6.4和1998年河北张北6.2级中强地震前1~2年内晋北地区的中小地震活动年频次有明显的增强-衰减-发震这一特征;震前主震近场区的地震... 分析了晋北区中小地震(3.0≤ML≤5.0)的活动特征.统计发现,在1989年山西大同-阳高6.1、1996年内蒙包头6.4和1998年河北张北6.2级中强地震前1~2年内晋北地区的中小地震活动年频次有明显的增强-衰减-发震这一特征;震前主震近场区的地震条带活动对主震位置有预示意义,而较远场的地震活动仅反映主震前应力水平的增强.并有震前活动向未来强震区靠近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北区 中小地震活动 晋冀蒙交界 中强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冀蒙交界地区地震活动性增强分析和预测规则的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帆 韩晓明 +1 位作者 李娟 裴东洋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2-1428,共7页
晋冀蒙交界地区处于华北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和燕山地块交界处,其地震活动受到构造应力场变化的影响,和未来中强地震有一定关联性。2019年以来,晋冀蒙交界地区出现M3.0以上地震显著增强现象,为了评估此区域地震活动起伏的震兆意义,构建... 晋冀蒙交界地区处于华北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和燕山地块交界处,其地震活动受到构造应力场变化的影响,和未来中强地震有一定关联性。2019年以来,晋冀蒙交界地区出现M3.0以上地震显著增强现象,为了评估此区域地震活动起伏的震兆意义,构建有效的预测方法,文章将增强区域作为地震频次的窗口,选取M3.0以上地震年滑动频次为预测指标。通过回溯历次5级以上地震前的地震活动情况,确定最优预测规则。经过在预测规则参数空间扫描,以R值作为目标函数,最终确定的预测窗长和阈值为2年和14次,在此规则下地震频次预测指标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和较高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增强 预测效能 晋冀蒙交界 R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冀蒙交界地区隐伏新类型金矿的找矿前景——以堡子湾、九对沟、水晶屯金矿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宝林 蔡新平 +5 位作者 王杰 梁光河 丁汝福 肖骑彬 宋保昌 祁民 《黄金科学技术》 2004年第2期5-11,共7页
重点讨论晋冀蒙交界地区金矿找矿前景,提出今后应以寻找隐伏新类型金矿(隐爆角砾岩型、蚀变岩型)为主攻方向,以新的思路重新圈定矿化集中区,进而采用先进的物化探技术确定有利的成矿构造部位,为实施工程验证提供科学依据。介绍了堡子湾... 重点讨论晋冀蒙交界地区金矿找矿前景,提出今后应以寻找隐伏新类型金矿(隐爆角砾岩型、蚀变岩型)为主攻方向,以新的思路重新圈定矿化集中区,进而采用先进的物化探技术确定有利的成矿构造部位,为实施工程验证提供科学依据。介绍了堡子湾、九对沟、水晶屯金矿的预测成果,以及若干新技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冀蒙交界地区 隐伏新类型金矿 堡子湾 水晶屯 九对沟 找矿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