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改进显著性区域提取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贾松敏 徐涛 +1 位作者 董政胤 李秀智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19-826,共8页
由于仅考虑颜色等视觉对比信息的视觉显著性提取模型不符合人眼生物学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模型的改进显著性区域提取(ISRE)方法。该混合模型由显著性滤波算法和改进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算法构成。首先,利用显著性滤波器算法... 由于仅考虑颜色等视觉对比信息的视觉显著性提取模型不符合人眼生物学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模型的改进显著性区域提取(ISRE)方法。该混合模型由显著性滤波算法和改进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算法构成。首先,利用显著性滤波器算法获得原图像的初始显著性图(OSM)和亮度特征图(IFM),用IFM作为PCNN的输入神经元;然后,进一步对PCNN点火脉冲输入进行改进,即对PCNN内部神经元与OSM的二值化显著性图进行点乘,确定最终点火脉冲输入,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点火范围;最后,通过改进后的PCNN多次迭代,完成显著性二值化区域提取。基于1 000张标准图像数据库进行的实验结果显示:在视觉效果和客观定量数据比对两方面,本算法均优于现有的5种显著性提取方法,平均查准率为0.891,平均召回率为0.808,综合指标F值为0.870。在真实环境实验中,所提算法获得了精确的提取效果,进一步验证了本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执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模型 特征提取 改进显著性区域提取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 点火脉冲 二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注意机制的彩色图像显著性区域提取 被引量:9
2
作者 孟琭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159-3161,共3页
图像显著性区域提取是计算机视觉处理的重要步骤。结合人类视觉心理、生理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注意机制的彩色图像显著性区域提取模型。通过改进的分水岭算法对彩色图像进行预分割,从而将原图像分成若干子区域,在此基础上运用提出的... 图像显著性区域提取是计算机视觉处理的重要步骤。结合人类视觉心理、生理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注意机制的彩色图像显著性区域提取模型。通过改进的分水岭算法对彩色图像进行预分割,从而将原图像分成若干子区域,在此基础上运用提出的区域化空间注意力模型对各个子区域进行显著图计算,得到最终的显著性区域提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显著性区域提取算法可以很好地从彩色图像中得到与视觉注意机制相一致的结果,且满足实时性要求,与传统方法相比,算法提取的区域更完整、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著性区域提取 视觉注意机制 分水岭 区域化空间注意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显著性区域提取的模板匹配 被引量:17
3
作者 逯睿琦 马惠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76-2784,共9页
针对模板匹配过程中强遮挡、剧烈背景变化及物体非刚性形变等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显著性区域提取的模板匹配算法。算法采用多尺度-显著性特征并行提取的方式:一方面利用空间金字塔模型将参考图像中的模板和待匹配图像中的目... 针对模板匹配过程中强遮挡、剧烈背景变化及物体非刚性形变等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显著性区域提取的模板匹配算法。算法采用多尺度-显著性特征并行提取的方式:一方面利用空间金字塔模型将参考图像中的模板和待匹配图像中的目标区域分割成不同尺度的网格,采用可形变多相似性度量方法(Deformable Diversity Similarity,DDIS)计算不同尺度下的匹配得分;同时,算法提取模板区域的显著性区域图,形成模板区域的显著性得分;随后,利用显著性得分对不同尺度的匹配得分进行加权融合,在融合得到的匹配得分图上寻找最佳匹配区域。算法与取得目前最好结果的DDIS方法相比,AUC(Area Under Curve)指标提升2.9%。实验结果表明,显著性区域提取使匹配方法更加关注目标物体,削弱背景及遮挡物体对其影响,从而增强模板匹配方法对于背景变化及遮挡的抵抗能力。另外,空间金字塔模型能够增强模板匹配方法对于物体不同尺度下的特征提取,如物体的局部轮廓及结构特征等。二者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匹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匹配 可形变多相似度量 显著性区域提取 空间金字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多层卷积特征的显著性区域提取 被引量:8
4
作者 杨金凯 王国中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835-3840,共6页
针对目前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特征不充分导致的显著性提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层卷积特征融合的自编码显著性区域提取算法。在使用卷积网络提取图像特征时,其浅层卷积特征一般提取的是图像的细节特征如颜色、纹理和位置特征... 针对目前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特征不充分导致的显著性提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层卷积特征融合的自编码显著性区域提取算法。在使用卷积网络提取图像特征时,其浅层卷积特征一般提取的是图像的细节特征如颜色、纹理和位置特征,深层次卷积特征一般是图像的语义特征,在编码层将浅层卷积特征经过下采样融合到深层次的卷积特征中,并将深层次卷积特征进行上采样融合到浅层卷积特征中,实验表明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编码质量;在解码中将编码时的卷积特征也进行融合,可以获取到解码丢失的信息进而得到更优的解码图像。此外还设计了逐层监督的方式来指导解码层的训练,即用标准的区域提取图进行下采样作为每一层解码层的标准图进行监督训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PAGRN的基础上将F度量平均提升0.071,平均绝对误差MEA平均降低0.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融合 显著性区域提取 自编码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M的自主服务机器人智能化分散控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国梁 李秀智 +4 位作者 徐涛 张辉 张祥银 李明爱 贾松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69-977,共9页
为提高智能服务机器人的服务质量及智能化水平,基于机器人技术中间件(robot technology middleware,RTM),对室内环境下的机器人定点物体传送任务及其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及开发效率,建立功能模块集,并结... 为提高智能服务机器人的服务质量及智能化水平,基于机器人技术中间件(robot technology middleware,RTM),对室内环境下的机器人定点物体传送任务及其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及开发效率,建立功能模块集,并结合模糊树图与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实现模块的粒度划分;对于机器人定点物体传送过程中所面临的即时定位与地图创建问题,采用Rao-Blackwellized粒子滤波算法完成底层栅格地图的创建,进而构造动态精简式混合地图,并利用记忆循迹规则实现机器人定点导航;通过改进的显著性区域提取算法实现对空间物体坐标的提取,并利用智能机械臂平台完成对物体的抓取及传送任务.以机器人移动平台和UR5机械臂为基础对设计系统进行实际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分散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划分 地图创建 显著性区域提取 机器人技术中间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