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芝麻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内源激素、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变化
被引量:
16
1
作者
刘红艳
吴坤
+2 位作者
杨敏敏
周新安
赵应忠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5-180,共6页
植物激素在花药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利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LISA),测定了芝麻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叶片和花蕾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茉莉酸(JA)以及水杨酸(SA)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了不同内源激素的平衡关系,同时比较...
植物激素在花药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利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LISA),测定了芝麻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叶片和花蕾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茉莉酸(JA)以及水杨酸(SA)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了不同内源激素的平衡关系,同时比较了不育和可育株间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在整个花药发育时期,不育株和可育株中的4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明显不同,且含量差异明显;IAA含量的降低及ABA含量的提高可能与芝麻雄性不育的发生密切相关;2)不育株叶片中的IAA含量显著下降,JA和ABA显著上升;3)IAA/ABA、IAA/SA和IAA/JA在不育株和可育株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且差异很大,表明4种内源激素之间平衡关系受到破坏可能会影响到花蕾的正常生长发育;4)不育系花蕾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盈余,可能是导致雄性败育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
花蕾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群体改良法选育高产优质抗病油菜新品种
被引量:
8
2
作者
陆光远
张学昆
+5 位作者
李桂英
程勇
郑普英
瞿桢
付桂萍
邹崇顺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5-581,共7页
为了探究轮回选择在油菜品种群体改良中的作用,利用具有高产、双低、抗病等优异性状的种质材料为育种亲本,以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为桥梁,构建了一个随机交配轮回选择群体。针对群体的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性状进行了多次轮回选择,结...
为了探究轮回选择在油菜品种群体改良中的作用,利用具有高产、双低、抗病等优异性状的种质材料为育种亲本,以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为桥梁,构建了一个随机交配轮回选择群体。针对群体的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性状进行了多次轮回选择,结果表明经过6轮选择后,群体的主要性状得到改良,产量增加11.3%,每轮遗传增益为1.88%;芥酸和硫苷含量每轮遗传增益达到10.12%和6.37%,改良效果明显;但菌核病的抗性改良效果不明显。经过多轮选择后群体的遗传离散度仍然较高(0.338 3~0.377 7),表明遗传多样性并没有明显下降。从不同轮次群体中选择优异单株,经系谱选择后育成了中双5号、中双6号和中双10号等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应用广泛,表明轮回选择在油菜品种改良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群体改良
轮回选择
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芝麻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内源激素、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变化
被引量:
16
1
作者
刘红艳
吴坤
杨敏敏
周新安
赵应忠
机构
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5-18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1180)
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CARS-15)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基金(1610172011007)
文摘
植物激素在花药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利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LISA),测定了芝麻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叶片和花蕾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茉莉酸(JA)以及水杨酸(SA)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了不同内源激素的平衡关系,同时比较了不育和可育株间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在整个花药发育时期,不育株和可育株中的4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明显不同,且含量差异明显;IAA含量的降低及ABA含量的提高可能与芝麻雄性不育的发生密切相关;2)不育株叶片中的IAA含量显著下降,JA和ABA显著上升;3)IAA/ABA、IAA/SA和IAA/JA在不育株和可育株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且差异很大,表明4种内源激素之间平衡关系受到破坏可能会影响到花蕾的正常生长发育;4)不育系花蕾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盈余,可能是导致雄性败育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芝麻
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
花蕾
内源激素
Keywords
Sesammum indicum L.
Dominant genic male sterility
Bud
Endogenous hormone
分类号
S565.4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群体改良法选育高产优质抗病油菜新品种
被引量:
8
2
作者
陆光远
张学昆
李桂英
程勇
郑普英
瞿桢
付桂萍
邹崇顺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5-581,共7页
基金
国家863项目(2011AA10A10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0BAD01B09)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项目(2011-620-005-03)
文摘
为了探究轮回选择在油菜品种群体改良中的作用,利用具有高产、双低、抗病等优异性状的种质材料为育种亲本,以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为桥梁,构建了一个随机交配轮回选择群体。针对群体的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性状进行了多次轮回选择,结果表明经过6轮选择后,群体的主要性状得到改良,产量增加11.3%,每轮遗传增益为1.88%;芥酸和硫苷含量每轮遗传增益达到10.12%和6.37%,改良效果明显;但菌核病的抗性改良效果不明显。经过多轮选择后群体的遗传离散度仍然较高(0.338 3~0.377 7),表明遗传多样性并没有明显下降。从不同轮次群体中选择优异单株,经系谱选择后育成了中双5号、中双6号和中双10号等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应用广泛,表明轮回选择在油菜品种改良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群体改良
轮回选择
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Keywords
Brassica napus L.
Population improvement
Recurrent selection
Dominant genic male sterile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分类号
S565.4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芝麻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内源激素、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变化
刘红艳
吴坤
杨敏敏
周新安
赵应忠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应用群体改良法选育高产优质抗病油菜新品种
陆光远
张学昆
李桂英
程勇
郑普英
瞿桢
付桂萍
邹崇顺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