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芝麻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内源激素、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变化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红艳 吴坤 +2 位作者 杨敏敏 周新安 赵应忠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5-180,共6页
植物激素在花药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利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LISA),测定了芝麻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叶片和花蕾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茉莉酸(JA)以及水杨酸(SA)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了不同内源激素的平衡关系,同时比较... 植物激素在花药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利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LISA),测定了芝麻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叶片和花蕾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茉莉酸(JA)以及水杨酸(SA)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了不同内源激素的平衡关系,同时比较了不育和可育株间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在整个花药发育时期,不育株和可育株中的4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明显不同,且含量差异明显;IAA含量的降低及ABA含量的提高可能与芝麻雄性不育的发生密切相关;2)不育株叶片中的IAA含量显著下降,JA和ABA显著上升;3)IAA/ABA、IAA/SA和IAA/JA在不育株和可育株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且差异很大,表明4种内源激素之间平衡关系受到破坏可能会影响到花蕾的正常生长发育;4)不育系花蕾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盈余,可能是导致雄性败育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 花蕾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的AFLP标记 被引量:28
2
作者 陆光远 杨光圣 傅廷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用甘蓝型油菜双基因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Rs10 4 6A和欧洲油菜品种Samourai构建了一个回交分离群体。在群分法 (BSA)构建的不育池和可育池中共筛选了 2 5 6对AFLP引物组合 ,找到了与不育基因紧密连锁的两个AFLP标记(EA0 3MC15 99和EA0 7... 用甘蓝型油菜双基因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Rs10 4 6A和欧洲油菜品种Samourai构建了一个回交分离群体。在群分法 (BSA)构建的不育池和可育池中共筛选了 2 5 6对AFLP引物组合 ,找到了与不育基因紧密连锁的两个AFLP标记(EA0 3MC15 99和EA0 7MC0 12 35) ,它们与不育基因的遗传图距分别是 3.5cM和 5 .5cM ,而且位于不育基因的同一侧 ,标记间相距 2 .0cM。这两个标记的发掘 ,对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来改良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型系及其恢复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显性细胞核 雄性不育基因 AFLP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里马(Pol.CMS)胞质雄性不育+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被引量:3
3
作者 蒋梁材 王瑞 +1 位作者 蒲晓斌 张启行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6期522-525,共4页
甘蓝型油菜显型细胞核雄性不育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具有不同的不育基因系统;采用有性杂交和连续回交的方法,将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不育基因导入到含有波里马不育胞质的材料中,初步得到了显性细胞核+细胞质不育系。讨论了新不育... 甘蓝型油菜显型细胞核雄性不育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具有不同的不育基因系统;采用有性杂交和连续回交的方法,将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不育基因导入到含有波里马不育胞质的材料中,初步得到了显性细胞核+细胞质不育系。讨论了新不育系的遗传组成及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和机理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显性细胞核 细胞质雄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初报
4
作者 蒋梁材 王瑞 +1 位作者 蒲晓斌 张启行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333-335,共3页
甘蓝型油菜显型细胞核雄性不育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不育基因系统;采用有性杂交和连续回交的方法,将甘蓝型油菜显型细胞核不育基因导入到含有波里马不育胞质的基因型中,初步得到了显性细胞核+ 细胞质不育系。... 甘蓝型油菜显型细胞核雄性不育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不育基因系统;采用有性杂交和连续回交的方法,将甘蓝型油菜显型细胞核不育基因导入到含有波里马不育胞质的基因型中,初步得到了显性细胞核+ 细胞质不育系。本文还讨论了新不育系的遗传组成及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和机理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 油菜 显性细胞核 细胞质雄性不育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系的同工酶和蛋白质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于澄宇 胡胜武 +1 位作者 郭蔼光 张春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74,共4页
 以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不育材料Shaan-GMS的转育系220AB和对照(6CA×220)F1为试材,分析了不育株和可育株不同大小花蕾及其雄蕊中同工酶和水溶性蛋白的电泳图谱。结果显示:与可育株的花蕾和不育株小花蕾及其雄蕊相比,不育株较大...  以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不育材料Shaan-GMS的转育系220AB和对照(6CA×220)F1为试材,分析了不育株和可育株不同大小花蕾及其雄蕊中同工酶和水溶性蛋白的电泳图谱。结果显示:与可育株的花蕾和不育株小花蕾及其雄蕊相比,不育株较大花蕾及其雄蕊的酯酶、水溶性蛋白条带数目减少,一些条带分子迁移率增大;两种不育类型花蕾中过氧化氢酶谱差别不大;220A大花蕾雄蕊的α-淀粉酶增加了5条新带,在(6CA×220)F1不育株的大花蕾雄蕊中,α-淀粉酶也增加了2条新带。说明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的发生过程与雄蕊中脂类、蛋白质和糖代谢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显性细胞核不育 同工酶 蛋白质 显性核不育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质不育与显性核雄性不育遗传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瑞 李加纳 +1 位作者 谌利 唐章林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3-385,共3页
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显性细胞核不育受2套完全不同的基因体系控制。如果没有显性上位抑制基因的作用,显性核不育基因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中都能够稳定表达。在波里马不育胞质中显性核不育基因抑制核质互作不育基因而表现出显... 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显性细胞核不育受2套完全不同的基因体系控制。如果没有显性上位抑制基因的作用,显性核不育基因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中都能够稳定表达。在波里马不育胞质中显性核不育基因抑制核质互作不育基因而表现出显性核不育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显性细胞核不育 细胞质雄性不育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群体改良法选育高产优质抗病油菜新品种 被引量:8
7
作者 陆光远 张学昆 +5 位作者 李桂英 程勇 郑普英 瞿桢 付桂萍 邹崇顺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5-581,共7页
为了探究轮回选择在油菜品种群体改良中的作用,利用具有高产、双低、抗病等优异性状的种质材料为育种亲本,以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为桥梁,构建了一个随机交配轮回选择群体。针对群体的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性状进行了多次轮回选择,结... 为了探究轮回选择在油菜品种群体改良中的作用,利用具有高产、双低、抗病等优异性状的种质材料为育种亲本,以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为桥梁,构建了一个随机交配轮回选择群体。针对群体的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性状进行了多次轮回选择,结果表明经过6轮选择后,群体的主要性状得到改良,产量增加11.3%,每轮遗传增益为1.88%;芥酸和硫苷含量每轮遗传增益达到10.12%和6.37%,改良效果明显;但菌核病的抗性改良效果不明显。经过多轮选择后群体的遗传离散度仍然较高(0.338 3~0.377 7),表明遗传多样性并没有明显下降。从不同轮次群体中选择优异单株,经系谱选择后育成了中双5号、中双6号和中双10号等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应用广泛,表明轮回选择在油菜品种改良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群体改良 轮回选择 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优质新不育系黔油2AB育性鉴定及遗传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通强 黄泽素 +1 位作者 田筑萍 代文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46-49,共4页
甘蓝型油菜双低不育系黔油 2AB经遗传鉴定表明 ,其育性稳定 ,不受栽培、气候等环境因素干扰 ;恢保关系有别于其它不育源 ,育性受两对细胞核显性基因 (杂合型两型系 )控制 ,属细胞核显性不育系 ,是开展优质杂交油菜品种选育的重要亲本材料。
关键词 油菜 黔油248新不育系 育性 遗传 细胞核显性不育 杂交优势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