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显性半矮秆粳稻不育系177A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程灿 刘斌美 +5 位作者 周继华 牛付安 储黄伟 王新新 曹黎明 袁勤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6年第3期14-17,共4页
以粳稻显性半矮秆突变体Y98149为基因供体亲本与保持系8204B杂交、回交,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BC_1F_5中筛选出携带显性半矮秆sdt基因的粳稻新品系177,与BT型‘寒丰A'连续回交育成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的显性半矮秆杂... 以粳稻显性半矮秆突变体Y98149为基因供体亲本与保持系8204B杂交、回交,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BC_1F_5中筛选出携带显性半矮秆sdt基因的粳稻新品系177,与BT型‘寒丰A'连续回交育成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的显性半矮秆杂交粳稻不育系177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性半矮秆突变体 不育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型水稻显性半矮秆突变体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童继平 吴跃进 +3 位作者 吴敬德 刘贵富 郑乐娅 余增亮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4-316,共3页
在中粳杂交组合“M90 5 6× R80 18选”的 F6 选种圃中 ,发现半矮秆突变单株。以纯合半矮秆单株为父、母本 ,与稳定野生型高秆单株进行正、反杂交。种植 P1 、P2 、F1 、F2 世代群体。结果表明 F1 植株与半矮秆亲本基本相同 ,仍然... 在中粳杂交组合“M90 5 6× R80 18选”的 F6 选种圃中 ,发现半矮秆突变单株。以纯合半矮秆单株为父、母本 ,与稳定野生型高秆单株进行正、反杂交。种植 P1 、P2 、F1 、F2 世代群体。结果表明 F1 植株与半矮秆亲本基本相同 ,仍然表现半矮秆。说明该半矮秆突变材料的矮生性表达为显性 ,无细胞质效应。 F2 群体植株株高性状发生分离 ,其分离比符合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遗传 育种 显性半矮秆突变体 粳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显性矮秆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被引量:2
3
作者 何蓓如 刘曙东 +1 位作者 王竹林 严惠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5-18,共4页
将致矮力适中且能改善小麦株高结构的半显性矮源D_2用于改良K型不育系,选育半矮秆高产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经回交选育半显性矮秆保持系和回交转育不育系,获得一批不育性稳定、具有F_1致矮性的半显性矮秆K型不育系。
关键词 小麦 显性矮秆 三系配套 K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显性半矮杆基因水稻的耐肥抗倒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严志 张从合 +2 位作者 黄艳玲 周桂香 吴跃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0752-10755,10758,共5页
[目的]为矮化杂交稻的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对具显性半矮杆基因SD-d(t)的水稻SD9311-1、SD9311-2及其两系不育系为母本配制的杂交一代组合进行耐肥抗倒性研究。以轮回亲本9311为对照,对含有SD-d(t)基因的显性半矮杆材料的农艺性状进行... [目的]为矮化杂交稻的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对具显性半矮杆基因SD-d(t)的水稻SD9311-1、SD9311-2及其两系不育系为母本配制的杂交一代组合进行耐肥抗倒性研究。以轮回亲本9311为对照,对含有SD-d(t)基因的显性半矮杆材料的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显性半矮杆能够显著降低F1代的株高,提高组合的抗倒性,株高与产量间相关性不显著。降低株高的同时,并没有使产量降低。显性半矮秆材料还能促进有效穗、结实率的提高,使显性矮杆的产量潜力高于高秆类型。显矮配组16个组合倒伏指数随肥力的增加而增大,抗倒能力减小。[结论]SD9311-1、SD9311-2组合能够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显著降低株高,从而降低了倒伏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显性半矮秆 氮肥用量 倒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