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携带水稻特大粒显性上位基因材料R147的发现与研究初报
1
作者 倪克鱼 黄培英 +2 位作者 张大双 张元虎 金帮文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47,135,共3页
在以往水稻品种的杂交研究中,对千粒重而言,F1的粒重均介于父母本粒重的平均值或略重。大粒型水稻材料R 147由于携带有特大粒显性上位基因,所以凡与其杂交的F1的千粒重均超过父母本的平均值,并呈特大粒显性上位及倾父遗传。这种独特的... 在以往水稻品种的杂交研究中,对千粒重而言,F1的粒重均介于父母本粒重的平均值或略重。大粒型水稻材料R 147由于携带有特大粒显性上位基因,所以凡与其杂交的F1的千粒重均超过父母本的平均值,并呈特大粒显性上位及倾父遗传。这种独特的遗传现象的发现将会对当前杂交水稻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特大粒显性上位基因 重大发现 杂交水稻产量 崭新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显性恢复基因的AFLP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袁进成 程校云 +2 位作者 姚志刚 龚学臣 王凌云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1547-1551,共5页
赤峰显性核不育谷子是在谷子中首次发现的核不育材料,该材料的育性受2对核显性基因互作控制,一对是显性核不育基因Msch,另一对是显性上位育性恢复基因Rf。两者共同存在时显性上位育性恢复基因Rf能抑制显性核不育基因Msch的表达,从而表... 赤峰显性核不育谷子是在谷子中首次发现的核不育材料,该材料的育性受2对核显性基因互作控制,一对是显性核不育基因Msch,另一对是显性上位育性恢复基因Rf。两者共同存在时显性上位育性恢复基因Rf能抑制显性核不育基因Msch的表达,从而表现可育。利用已构建的不育基因Msch的上位育性恢复基因Rf的近等基因系(NILs)为材料,通过对300对AFLP引物组合进行筛选,找到了与显性上位育性恢复基因Rf紧密连锁的2个AFLP标记(E15/M52和E20/M41),与不育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是7.0c M和12.7 c M,而且位于不育基因的同一侧,标记间相距5.7 c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Setaria italica) 显性上位育性恢复基因 AFLP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Ch型显性核不育性恢复可育机制的探讨
3
作者 王朝斌 石艳华 赵虎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9-45,共7页
谷子Ch型显性核不育性是由两对显性基因通过上位互作控制的。其中一对为显性不育基因,另一对为显性上位基因;显性上位基因的存在掩盖了显性不育基因的表达,从而使不育性恢复可育。同时这两对基因是连锁的,二者之间的交换率约为9.4%。
关键词 谷子 显性不育基因 显性上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