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场作用下气泡分散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军锋 胡巍瀚 +2 位作者 刘海龙 霍元平 王东保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736-3742,共7页
电场能有效强化多相系统相间分散及传热传质,气泡的形貌和尺寸是影响其分散效果和传热传质效率的重要因素。为此搭建荷电液气多相系统气泡生长和分散实验台,利用显微高速摄像技术对非均匀电场作用下空气在乙醇中的分散过程进行可视化研... 电场能有效强化多相系统相间分散及传热传质,气泡的形貌和尺寸是影响其分散效果和传热传质效率的重要因素。为此搭建荷电液气多相系统气泡生长和分散实验台,利用显微高速摄像技术对非均匀电场作用下空气在乙醇中的分散过程进行可视化研究,捕捉气泡在生长和分散过程中的显微形貌特征,通过改变电极形式、电压、流量,研究各因素对气泡生长状态及气泡尺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压增加,空气在乙醇中的分散模式依次为单气泡模式、混合模式、喷雾模式及电晕模式,在达到电晕模式之前,气泡尺寸随电压增加而减小;在喷雾模式下,气体破碎形成大量微气泡,能够有效增加液气两相接触面积,强化相间分散;气泡尺寸具有较好的可控性,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气泡尺寸。该研究结果为实现电场调控气泡尺寸及强化液气多相系统相间分散,发展高效节能的相分散技术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气两相系统 非均匀电场 气泡破碎 显微高速摄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电PLGA溶液稳定多股射流模式的破碎行为研究
2
作者 霍元平 李尤 +2 位作者 王贞涛 左子文 王军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1-410,共10页
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高速摄像技术,通过精确记录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溶液静电雾化多股射流模式下射流破碎的显微形貌特征,研究了电导率、粘度、电场强度及无量纲体积流量对稳定多股射流破碎形态的... 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高速摄像技术,通过精确记录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溶液静电雾化多股射流模式下射流破碎的显微形貌特征,研究了电导率、粘度、电场强度及无量纲体积流量对稳定多股射流破碎形态的影响及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聚合物溶液的电导率,发现了曲张模式、鞭状射流模式及分枝射流模式这3种破碎形态的稳定多股射流,而粘度主要影响射流液丝的破碎。随着电场强度的上升,稳定多股射流的射流倾斜角增大,射流单锥液面向喷嘴尖端收缩,且液面的轮廓形状为凹面,而射流的破碎模式保持稳定。此外,无量纲体积流量的增加会增强射流径向扰动,射流直径也随之增大,且在稳定极限流量内,射流破碎长度随无量纲体积流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溶液 静电雾化 多股射流 破碎行为 显微高速摄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相中荷电液滴变形和破碎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东保 王军锋 +2 位作者 霍元平 刘海龙 王晓英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4-280,共7页
基于显微高速数码摄像技术对不相溶醇油体系中醇相荷电液滴的破碎行为演变过程进行可视化研究。精确捕捉不同场强下荷电液滴在油相中的显微形貌特征,得到荷电液滴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形破碎过程和演变细节,探究荷电液滴在不同破碎模式下的... 基于显微高速数码摄像技术对不相溶醇油体系中醇相荷电液滴的破碎行为演变过程进行可视化研究。精确捕捉不同场强下荷电液滴在油相中的显微形貌特征,得到荷电液滴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形破碎过程和演变细节,探究荷电液滴在不同破碎模式下的形成机理。定量分析荷电液滴尺寸与电压和流量的关系,得到液滴粒径累计分布规律和液滴粒径分布的Rosin-Rammler函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电场强度增加,液滴尺寸迅速下降,粒径分布均匀性提高。电场使相间作用效果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荷电液滴 破碎 粒径分布 显微高速摄像 液-液相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电场作用下气泡生长及运动特性 被引量:5
4
作者 杨世杰 王军锋 +1 位作者 张伟 王东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6,共9页
气液两相流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等工业生产中,电场可以有效强化相间作用。为探究电场作用下气泡的生长演化特性,本文采用显微高速数码摄像技术对气泡生长、脱离过程及运动进行可视化研究,精确捕捉了非均匀电场作用下气泡产生、脱离和... 气液两相流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等工业生产中,电场可以有效强化相间作用。为探究电场作用下气泡的生长演化特性,本文采用显微高速数码摄像技术对气泡生长、脱离过程及运动进行可视化研究,精确捕捉了非均匀电场作用下气泡产生、脱离和运动过程的显微形貌特性,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定量分析了电场强度对气泡生长时间、脱离频率、体积及运动速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电场作用改变了气泡的生长方式,显著地促进了气泡的脱离及运动。电场作用下气泡的脱离频率明显增大,相较于无电场情况下增加了几十倍,最短脱离周期可达到10ms左右。气泡脱离体积显著减小,相应的最小气泡直径为毛细管直径一半。气泡初始速度大约增加4倍,横向速度达到80mm/s左右,强化了气泡在液体中的分散性。这为荷电气液两相流工业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直流电场 显微高速摄像 气泡生长 脱离频率 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光学测量技术在矿物浮选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煜 闫小康 +5 位作者 王利军 曹亦俊 王爱 许亚军 张秀宝 石瑞 《洁净煤技术》 CAS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解现代光学测量技术在细粒矿物浮选中的应用,在深入研究浮选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以往研究浮选过程的测量方法,提出了近年来最为先进的流体力学光学测量技术PIV和高速动态显微摄像技术,利用其测量的高精度、高分辨率、无干扰等优势,... 为了解现代光学测量技术在细粒矿物浮选中的应用,在深入研究浮选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以往研究浮选过程的测量方法,提出了近年来最为先进的流体力学光学测量技术PIV和高速动态显微摄像技术,利用其测量的高精度、高分辨率、无干扰等优势,可以实现对宏观、微观尺度的复原流场、矿化过程的测量。PIV可展现流场的流态,得到所需的各种指标、参数;高速动态显微摄像技术可直观观察到颗粒气泡在流场中运动、矿化过程。利用现代光学测量技术可深入研究流体动力学和选矿,实现流场稳定和最佳流态,也可研究强化矿化微观过程,最终实现浮选动力学的改进和分选指标的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浮选 PIV 高速动态摄像技术 现代光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毛细管静电雾化模式演化过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其锶 王贞涛 +3 位作者 杨诗琪 张永辉 夏磊 蒋轶敏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44,共7页
基于高速摄像技术对不锈钢双毛细管产生的静电雾化进行了可视化研究,探讨了液滴分离周期与电压以及雾化模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的增加,乙醇双毛细管静电雾化过程中依次出现了滴状(倾斜滴状)、纺锤、脉动锥射流、鞭式射流与多股射... 基于高速摄像技术对不锈钢双毛细管产生的静电雾化进行了可视化研究,探讨了液滴分离周期与电压以及雾化模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的增加,乙醇双毛细管静电雾化过程中依次出现了滴状(倾斜滴状)、纺锤、脉动锥射流、鞭式射流与多股射流等多种雾化模式;雾化射流中心线与毛细管轴线之间的夹角与雾化模式紧密相关,滴状模式下夹角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纺锤模式下夹角变化较小,射流模式下夹角变化较为剧烈;液滴分离周期与雾化模式相关,在滴状与纺锤模式下,液滴分离周期随电压的增加而线性下降;在脉动与鞭式射流模式下,雾滴分离周期极短;雾化液滴粒径变化较大,在滴状与纺锤模式下雾滴粒径较大,而在连续射流模式下雾滴粒径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毛细管 液滴 静电雾化 雾化模式 高速数码摄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介质中降落球形塑料颗粒与静止气泡的黏附行为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露阳 孙志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29-1535,共7页
为了揭示球形塑料颗粒在气泡表面的黏附行为及机理,采用高速摄影仪对自由降落的球形塑料颗粒与固定在水槽中静止气泡的黏附过程进行拍摄,利用图像处理方法提取颗粒黏附过程运动特性曲线及碰撞角与运动时间的关系,研究颗粒碰撞位置、颗... 为了揭示球形塑料颗粒在气泡表面的黏附行为及机理,采用高速摄影仪对自由降落的球形塑料颗粒与固定在水槽中静止气泡的黏附过程进行拍摄,利用图像处理方法提取颗粒黏附过程运动特性曲线及碰撞角与运动时间的关系,研究颗粒碰撞位置、颗粒和气泡直径对黏附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颗粒的黏附主要分为碰撞黏附和滑动黏附,气泡表面的滑动壁面假设与实验值的吻合度较高。此外,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发现,随着碰撞角的增大,感应时间明显增长,但是颗粒陷入气泡表面的时间基本维持在10 ms,颗粒陷入气泡的深度受气泡和颗粒尺寸的共同影响,约占气泡与颗粒直径之和的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颗粒相互作用 黏附现象 高速摄像 气泡界面假设 感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