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重建褐飞虱内部结构
1
作者 舒润国 周行 +2 位作者 曹子雄 贺康 李飞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7-806,共10页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是一种重要的水稻害虫。本研究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omputer tomography technology, Micro CT)获得了褐飞虱成虫的断层扫描图,通过人工建模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褐飞虱内部组织和器官进行...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是一种重要的水稻害虫。本研究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omputer tomography technology, Micro CT)获得了褐飞虱成虫的断层扫描图,通过人工建模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褐飞虱内部组织和器官进行三维建模,获得了褐飞虱中枢神经系统、肌肉组织、消化道和生殖系统的三维模型,保留了这些结构的原始形态,准确地还原了褐飞虱体内各组织和器官的空间排布,并利用Dragonfly软件对昆虫的内部组织进行了空间体积的测量分析。本研究建立并完善了昆虫组织和器官的三维建模技术,有助于更为精准地观察昆虫的内部组织结构,可用于昆虫形态和器官发育的表型观察,为昆虫发育和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新技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褐飞虱 内部结构 三维重构 表型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补偿的显微计算机断层成像空间分辨率增强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保磊 杨民 傅健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14-1118,共5页
显微计算机断层成像(CT)可以通过提高投影放大比来提高成像空间分辨率,但是对于一定尺寸的工件,随着放大比的增大容易引起投影截断,导致投影数据不完备,重建的图像存在伪影和衰减系数漂移。提出了一种投影补偿的方法来补全截断的投影数... 显微计算机断层成像(CT)可以通过提高投影放大比来提高成像空间分辨率,但是对于一定尺寸的工件,随着放大比的增大容易引起投影截断,导致投影数据不完备,重建的图像存在伪影和衰减系数漂移。提出了一种投影补偿的方法来补全截断的投影数据。该方法对工件执行高放大比和低放大比两次扫描成像,其中低放大比下的投影数据没有被截断。在低放大比下执行低分辨率图像重建,将重建的CT图像数字放大并重投影以得到与高放大比下投影数据相匹配的截断投影的估计值。将估计出的截断投影与高放大比下的投影组合并进行滤波反投影重建,得到空间分辨率局部增强的显微CT图像。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X射线成像 计算机断层成像 投影补偿 空间分辨率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需脱钙骨微血管Micro-CT成像初步研究
3
作者 付鹤玲 郑媛 +2 位作者 尹媛 鲍丹 侯道荣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6期19-24,共6页
目的通过脱钙与否骨微血管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成像的对比研究,建立无需脱钙的骨微血管成像造影方法。方法配置Microfil、氧化铅和纳米级硫酸钡造影剂,通过左心室灌注SD大鼠和ICR小鼠各20只,每种造影剂灌注大、小鼠各5只;利... 目的通过脱钙与否骨微血管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成像的对比研究,建立无需脱钙的骨微血管成像造影方法。方法配置Microfil、氧化铅和纳米级硫酸钡造影剂,通过左心室灌注SD大鼠和ICR小鼠各20只,每种造影剂灌注大、小鼠各5只;利用场发射透射电镜检测氧化铅和纳米级硫酸钡的颗粒直径;采用Micro-CT检测并分析Microfil工作液、不同浓度的氧化铅和纳米级硫酸钡造影剂的CT值;通过甲苯胺蓝染色检测各种造影剂的骨微血管灌注效果;运用Micro-CT检测各种造影剂在大、小鼠股骨血管中的灌注效果,并对3种造影剂在骨血管体积百分比、血管数量和血管分离度进行定量比较。结果氧化铅和纳米级硫酸钡颗粒的直径均<100 nm;与骨的CT值比较,Microfil工作液的CT值小于骨的CT值(P<0.05);而氧化铅和纳米级硫酸钡工作液的CT值高于骨的CT值,且当浓度>0.2 g/mL时,氧化铅和纳米级硫酸钡工作液的CT值均高于骨的CT值(P<0.05或P<0.01);甲苯胺蓝染色结果显示,3种造影剂灌注均可注入小鼠和大鼠的骨微血管,且灌注效果良好;小鼠和大鼠股骨微血管的三维图像显示,3种造影剂均能出色地呈现股骨内微血管的形态;血管形态学参数结果显示,3种造影剂在血管体积比、血管数量和血管分离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浓度为0.2 g/ml的纳米级硫酸钡及氧化铅造影剂适用于骨微血管造影实验,并且在该过程中无需脱钙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血管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大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金相显微硬度自动分析测试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邓耀华 吴黎明 +1 位作者 李政广 王桂棠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 2005年第1期53-57,共5页
针对目前计算机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对维氏硬度进行分析的自动化程度较低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将小波多分辨率理论用于金属表面维氏硬度实验压痕进行自动分析的方法.对压痕采样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分别对db7小波基分解的细节和逼近进行分析判断... 针对目前计算机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对维氏硬度进行分析的自动化程度较低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将小波多分辨率理论用于金属表面维氏硬度实验压痕进行自动分析的方法.对压痕采样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分别对db7小波基分解的细节和逼近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在压痕边缘上与采样线的所有交点,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压痕的边缘直线,对提取压痕进行尺寸标定,得到压痕的对角线实际几何尺寸,最终计算出试验点的维氏硬度值.系统采用上下位机微机控制方式,显微镜载物台数控系统采用嵌入式技术开发,保证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实时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测试方法 硬度 最小二乘法拟合 金相 图像分析技术 小波多分辨率 自动化程度 维氏硬度值 小波分解 采样信号 自动分析 硬度实验 金属表面 分析判断 几何尺寸 控制方式 上下位机 技术开发 数控系统 控制系统 压痕 计算机 小波基 db7 对角线 试验点 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字典学习的超分辨率显微CT图像重建 被引量:2
5
作者 姚佳丽 李中源 +2 位作者 吴华珍 李光 罗守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57-963,共7页
为提高显微CT重建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字典学习的超分辨率图像重建算法.首先,将重建图像进行网格细化,并使用面积权值模型实现对投影过程的精确建模.然后,选择高质量的图像作为训练样本,采用K-SVD算法构建图像字典.基于该... 为提高显微CT重建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字典学习的超分辨率图像重建算法.首先,将重建图像进行网格细化,并使用面积权值模型实现对投影过程的精确建模.然后,选择高质量的图像作为训练样本,采用K-SVD算法构建图像字典.基于该图像字典,利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实现对重建图像的稀疏表达,并以此作为稀疏项约束引入到重建算法的目标函数中.最后,使用梯度下降法求解目标函数.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基于插值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超分辨率结果在图像对比度、边缘保持方面具有优势,并且保留了更多的图像高频信息,从而有效提高了重建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率重建 字典学习 面积权值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扫描的微塑料对砂壤土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志超 李嘉辰 +2 位作者 张博文 敬双怡 李卫平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9-86,共8页
【目的】探究微塑料对砂壤土孔隙结构的影响,为土壤新型污染物微塑料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也对应用CT扫描进行土壤结构与土壤质量评估提供借鉴与指导。【方法】采用室内土柱模拟方法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CK(未赋存微塑料的空白组)和M... 【目的】探究微塑料对砂壤土孔隙结构的影响,为土壤新型污染物微塑料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也对应用CT扫描进行土壤结构与土壤质量评估提供借鉴与指导。【方法】采用室内土柱模拟方法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CK(未赋存微塑料的空白组)和M(赋存2%浓度聚丙烯微塑料的试验组)处理进行了三维土壤孔隙结构的可视化分析和孔隙特征参数的测定。【结果】聚丙烯微塑料显著影响砂壤土孔隙结构。通过对三维孔隙结构可视化研究发现,CK中土壤孔隙分布较为均匀,出现明显下沉且纵向连续性强,而M处理中土壤孔隙破碎化程度高,连通性较差;且CK中土壤孔隙度为4.98%,M处理中土壤孔隙度只有3.79%。聚丙烯微塑料赋存条件下土壤孔隙数量与孔隙体积分布随土壤深度发生变化。在土柱0~4cm深度范围内,土壤孔隙总数量表现为CK>M处理,M处理中土壤孔隙总数较CK降低了73.02%,且二者的孔隙数量差异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土壤平均孔隙体积表现为CK(1709mm^(3))>M处理(1235mm^(3)),且相较于CK,M处理的大体积土壤孔隙数量占比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聚丙烯微塑料对砂壤土孔隙形态特征产生了影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CK的孔隙成圆率趋于平稳,孔隙更接近圆形;但孔隙平均当量直径却表现为M处理>CK,M处理的平均当量直径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聚丙烯微塑料的赋存影响了砂壤土孔隙结构并降低了土壤孔隙度,对土壤孔隙数量和形态特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塑料 土壤孔隙结构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辅助二次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显微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
7
作者 蒋丹菁 徐立胤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4期778-779,共2页
垂体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左右,是神经外科第三大常见疾病。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手术后仍有部分肿瘤复发或残留。二次手术增加了手术难度,其手术入路深且瘢痕增生,正常的局部解剖丧失,且周围有重要的神经... 垂体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左右,是神经外科第三大常见疾病。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手术后仍有部分肿瘤复发或残留。二次手术增加了手术难度,其手术入路深且瘢痕增生,正常的局部解剖丧失,且周围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分布。神经导航系统是传统立体定向与现代计算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系统 切除垂体瘤 切除手术 经鼻蝶入路 护理配合 经蝶窦入路手术 计算机技术 颅内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ro-CT的渣油加氢保护剂3D重构研究
8
作者 安谧 程涛 +4 位作者 宋俊男 张若霖 何京 杨晓彦 徐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4,共8页
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建立分析对象的3D结构和组成。以工业运转后的渣油加氢保护剂为研究对象,创造性地引入Micro-CT对渣油加氢保护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3D重构研究。通过比对Micro-CT切片... 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建立分析对象的3D结构和组成。以工业运转后的渣油加氢保护剂为研究对象,创造性地引入Micro-CT对渣油加氢保护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3D重构研究。通过比对Micro-CT切片数据离散图与扫描电镜元素离散图分布,对保护剂中孔隙、金属沉积物进行了识别与确认,并采用3D重构技术重建了孔隙及沉积物的三维分布模型。结果表明,利用Micro-CT可以从微米到纳米尺度构建保护剂的3D结构模型;发现工业运转后的渣油加氢保护剂内部还有大量未被使用的封闭孔,增加孔道的连通性是提高保护剂效率的关键。这种全新的渣油加氢保护剂微观结构分析方法能为渣油加氢保护剂的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加氢保护剂 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D机织复合材料双剪连接力学行为与损伤机制
9
作者 钱坤 江昊 张典堂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5,22,共8页
为研究装配参数对2.5D机织复合材料连接性能的影响,制备了具有不同宽径比w/D与边径比e/D的2.5D机织复合材料试样,通过双搭接拉伸实验,分析了在连接载荷下材料的力学行为与失效模式,并借助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观察试样内部损... 为研究装配参数对2.5D机织复合材料连接性能的影响,制备了具有不同宽径比w/D与边径比e/D的2.5D机织复合材料试样,通过双搭接拉伸实验,分析了在连接载荷下材料的力学行为与失效模式,并借助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观察试样内部损伤情况,阐明其损伤机制。结果表明:试样在w/D和e/D分别取6和3时,表现出较高的力学性能,但适当减少w/D或e/D依旧能保有相当强度,当w/D下降为4时,刚度减少3.18%,极限挤压强度减少2.77%;当e/D下降为2.5时,刚度与强度分别减少1.62%和7.19%;螺栓孔的位置参数对材料的失效模式影响显著,减小w/D使经纱承受更多载荷,失效模式向净张力失效演变;减小e/D使纬纱承受更多载荷,失效模式向撕裂失效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D机织复合材料 螺栓连接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 复合材料失效 损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孔泡沫铝的多轴唯象受压本构参数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健 赵桂平 卢天健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1-663,共13页
基于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信息,逆向重建闭孔泡沫铝试件的三维细观有限元模型,定量研究闭孔泡沫铝在多轴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大变形力学行为.讨论了泡沫金属唯象弹塑性本构参数的确定方法,根据计算结果确定了3个有代表性的泡沫材料本构... 基于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信息,逆向重建闭孔泡沫铝试件的三维细观有限元模型,定量研究闭孔泡沫铝在多轴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大变形力学行为.讨论了泡沫金属唯象弹塑性本构参数的确定方法,根据计算结果确定了3个有代表性的泡沫材料本构模型的本构参数,并验证了这些本构模型在描述多轴压缩应力状态下的精度.研究表明,对于单轴压缩,3个本构模型的屈服面均有很好的精度;对于静水压缩,有限元软件"ABAQUS"的可压缩泡沫本构模型屈服面会发生严重偏离,陈-卢本构模型"屈服面"略微低估静水压缩的屈服应力,而体积强化本构模型的屈服面有很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压缩本构关系 三维细观有限元模型 逆向工程 计算机断层扫描 多孔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原发性肺动脉恶性肿瘤的诊断
11
作者 汪真辉 黄秀芳 +1 位作者 许银姬 蔡彦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68-70,共3页
目的分析1例原发性肺动恶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动脉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与肺动脉栓塞的区别。结果患者男,63岁,因“反复咳嗽咳痰5年,加重伴咳血1周”入院,完善... 目的分析1例原发性肺动恶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动脉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与肺动脉栓塞的区别。结果患者男,63岁,因“反复咳嗽咳痰5年,加重伴咳血1周”入院,完善肺动脉螺旋CT增强扫描及PET-CT检查,初步诊断为肺栓塞,经抗凝治疗后1个月后复查,病灶较前增大,提示未排除肿瘤性病变,建议进一步检查。后患者因自身原因至外院进一步检查,行肺动脉内组织活检,病理确诊为肺动脉低分化癌。结论肺动脉恶性肿瘤临床罕见,预后较差,容易与肺动脉栓塞混淆,临床医师应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等多个方面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动脉血栓 肺动脉恶性肿瘤 肺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眶淋巴管瘤的十四烷硫酸钠硬化疗法
12
作者 周志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0期762-762,共1页
关键词 淋巴管瘤 硫酸钠 硬化疗法 经皮穿刺注射 注射硬化剂 计算机断层 术后并发症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芝麻油卵磷脂溶液对自然生长老龄小鼠骨代谢的影响
13
作者 吕思敏 黄志荣 +3 位作者 于琼 孙金影 崔燎 吴铁 《粮油食品科技》 2021年第2期173-179,共7页
观察黑芝麻油卵磷脂溶液对自然生长老龄小鼠骨代谢的影响,并与维生素E比较。8月龄SPF级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维生素E组(VE组),黑芝麻油组(Oil组),实验持续10周,结束时,处死小鼠,取右侧股骨进行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 观察黑芝麻油卵磷脂溶液对自然生长老龄小鼠骨代谢的影响,并与维生素E比较。8月龄SPF级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维生素E组(VE组),黑芝麻油组(Oil组),实验持续10周,结束时,处死小鼠,取右侧股骨进行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 CT)扫描,左侧尺骨进行骨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与NS组相比,Oil组骨钙和骨镁含量均显著增加,结构模型指数(SMI)显著降低,而骨体积分数(BV/TV)、骨密度(Density)和骨小梁连接密度(Conn-Dens)均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VE组相比,Oil组骨钙和骨镁含量均显著增加;三维图可见其骨小梁分布排列均匀紧密有序,间隙较小,且连续性较好。自然生长的老龄小鼠给予黑芝麻油卵磷脂溶液10周后,小鼠股骨的骨量有增加,微观结构得到改善,提示有抗骨质疏松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芝麻油 卵磷脂 自然生长 小鼠 骨代谢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骨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