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考酮用于血管减压手术术终镇痛衔接的半数有效剂量 被引量:4
1
作者 范婷 王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2-544,共3页
目的通过序贯法测定羟考酮用于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术终镇痛衔接的半数有效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_(50))。方法选择2017年6—10月在全麻下行经乙状窦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的面肌痉挛患者23例,男5例,女18例,年龄18~64岁,BMI 18~24kg... 目的通过序贯法测定羟考酮用于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术终镇痛衔接的半数有效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_(50))。方法选择2017年6—10月在全麻下行经乙状窦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的面肌痉挛患者23例,男5例,女18例,年龄18~64岁,BMI 18~24kg/m2,ASAⅠ或Ⅱ级。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羟考酮,手术结束后连接相同配方的镇痛泵。根据序贯法设定浓度,当出现第7个交叉点时终止试验。术后30min患者镇痛口述分级(verbal rating score,VRS)评分1分为阴性。结果 Dixon-Mood法计算羟考酮ED_(50)为0.054mg/kg(95%CI 0.053~0.056mg/kg);Probit回归模型计算为0.054mg/kg(95%CI 0.030~0.077mg/kg)。结论羟考酮用于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术终镇痛衔接的ED50为0.054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显微血管减压手术 镇痛衔接 半数有效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根入髓区血管压迫是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 被引量:9
2
作者 朱宏伟 李勇杰 +1 位作者 胡永生 马凯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2-203,共2页
目的:研究显微血管减压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治疗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的适应症、术中所见、术后疗效和安全性。探讨TN的主要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2000年12月到2003年10月间,169例TN患者接受了显微外... 目的:研究显微血管减压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治疗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的适应症、术中所见、术后疗效和安全性。探讨TN的主要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2000年12月到2003年10月间,169例TN患者接受了显微外科手术,手术前后进行了直观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s,VAS)评分。结果:术后1周疼痛消失131例,疼痛减轻35例,疼痛无变化3例。手术前后VAS评分分别为8.86±1.08和0.48±0.12,统计结果表明手术前后疼痛改变有显著性差异。术后无死亡病例,手术并发症多为暂时性并发症。随访期间有4例复发。结论:MVD手术的有效性证明了三叉神经感觉根入髓区血管压迫是TN的主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手术 病因 血管压迫 微血管减压手术 三叉神经感觉根 VAS评分 手术并发症 术后疗效 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