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显微图像技术判断储层流体性质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宋荣华 王军 +1 位作者 何艳辉 王金友 《油气井测试》 2000年第4期28-32,共5页
荧光显微图像技术可直接观察有效储集空间中流体产状、发光颜色、强度和分布状况。通过对该项技术的分析、研究 ,总结出不同凹陷油层、油水同层的荧光发光特征 ,并对储层含气的荧光特征进行了讨论。实际应用表明 ,荧光显微图像技术可用... 荧光显微图像技术可直接观察有效储集空间中流体产状、发光颜色、强度和分布状况。通过对该项技术的分析、研究 ,总结出不同凹陷油层、油水同层的荧光发光特征 ,并对储层含气的荧光特征进行了讨论。实际应用表明 ,荧光显微图像技术可用于储层含油性预测、油水同层的含水预测 ,并在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同时对于气层预测也具有可行性。该项研究为优选试油方案、确定流体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层 储集层流体 流体性能 荧光图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显微图像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津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9期1-4,8,共5页
为了研究荧光显微图像技术在石油地质分析测试中的应用效果,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阐述了荧光显微图像技术的原理、应用基础和发展历程,归纳了荧光显微图像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荧光显微图像技术在识别油水层、评价水淹... 为了研究荧光显微图像技术在石油地质分析测试中的应用效果,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阐述了荧光显微图像技术的原理、应用基础和发展历程,归纳了荧光显微图像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荧光显微图像技术在识别油水层、评价水淹层、剩余油观察及判断泥岩、油页岩进水情况具有重要的作用,表现为:(1)区分油水层,实现了储层的精细评价,有利于确定油层的开发方案;(2)准确判断油层水淹状况及确定剩余油分布,对于提高油气藏的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3)通过对裂缝的发育情况进行研究来判断泥岩、油页岩是否进水,为油田开发过程评价套损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图像技术 油水层 水淹层 剩余油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显微图像技术评价油水层及水淹层方法研究
3
作者 王建伟 《录井工程》 2013年第2期44-48,91-92,共5页
荧光显微图像技术以紫外光或蓝光作为光源,通过激发岩石中石油沥青物质后产生出可见的荧光图像,可直观观察石油沥青物质在岩石中的分布状况,为油层评价提供微观可视化信息。为进一步推广该项技术的应用,对荧光显微图像特征量化处理的18... 荧光显微图像技术以紫外光或蓝光作为光源,通过激发岩石中石油沥青物质后产生出可见的荧光图像,可直观观察石油沥青物质在岩石中的分布状况,为油层评价提供微观可视化信息。为进一步推广该项技术的应用,对荧光显微图像特征量化处理的18项参数进行了研究,以试油、投产资料为优选依据,建立了不同油质的油层和油水层定性判别方法,归纳总结了喇萨杏油田水淹层评价方法,并根据定量参数分别建立了油水层、水淹层评价图板,在新井中验证应用,见到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荧光图像技术 定量化参数 色差 发光面积 油水层评价 水淹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显微图像定量化参数评价油水层及水淹层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蒋丽君 《中外能源》 CAS 2011年第4期60-64,共5页
荧光显微图像技术在油水层识别及水淹层评价方面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为进一步提高该项技术的应用水平,以荧光显微镜技术和颜色技术为基础,以聚类分析、神经网络、颜色空间转换、计算机软件编程等技术为手段,以水驱油实验及实际试油的荧... 荧光显微图像技术在油水层识别及水淹层评价方面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为进一步提高该项技术的应用水平,以荧光显微镜技术和颜色技术为基础,以聚类分析、神经网络、颜色空间转换、计算机软件编程等技术为手段,以水驱油实验及实际试油的荧光显微图像资料为根据,确定定量的图像特征参数,研究了量化表征方法,获得原油各组分面积百分含量、波长、亮度及各组分间色差,共计18项参数。以试油、投产井资料为依据,对参数进行了优选,建立松辽盆地东、西部地区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识别方法及喇萨杏油田水淹层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在探井及开发井油水层评价中应用85口井149层,符合率达87.9%;在喇萨杏油田应用183口井856层,投产111口井451层,符合率为82.9%。荧光显微图像定量处理技术进一步深化了该项资料的应用方法,提高了油水层及水淹层判准率,实现了对储层的精细评价,可在大庆油田所有探井及开发井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图像技术 定量化参数 荧光亮度 色差 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油层识别评价技术在大庆长垣西部中浅层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建忠 刘雪申 曹志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8期51-52,共2页
通过对轻质油层岩心、岩屑的观察,结合地化热解分析、气相色谱分析、荧光显微图像技术以及气测等资料的应用,形成相应的综合识别评价方法,建立轻质油层荧光显微图像解释标准,在大庆长垣西部中浅层轻质油层识别评价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地化热解 气相色谱 荧光图像技术 气测 轻质油层 识别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化录井综合解释评价方法在尚家区块开发井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邵洪燕 张晓莉 《录井工程》 2009年第1期33-36,共4页
尚家区块扶杨油层断层较发育,油藏类型复杂,加之近年来探井少,给开发井油水层的识别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在应用岩心、岩屑、井壁取心这些传统录井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岩石热解分析、气相色谱、显微荧光图像分析等地化录井分析技... 尚家区块扶杨油层断层较发育,油藏类型复杂,加之近年来探井少,给开发井油水层的识别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在应用岩心、岩屑、井壁取心这些传统录井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岩石热解分析、气相色谱、显微荧光图像分析等地化录井分析技术,在油水层识别方面建立了S_1与S_1/S_2和R_1与S_1关系图板,形成了储集层流体性质的地化综合评价方法,使该区块的解释符合率提高了20%,为试油方案的确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对老井的重新认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化录井 综合解释 油水层 岩石热解 显微荧光图像技术 气相色谱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