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红外光谱法测定改性单基发射药中功能组分的浓度分布 被引量:14
1
作者 潘清 王琼林 +1 位作者 王明 陈智群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9-82,共4页
采用红外光谱显微技术考察了11/7改性单基发射药中功能组分NA聚酯钝感剂和硝化甘油的浓度分布状态。结果表明,在发射药的近表面,NA聚酯浓度由表及里呈指数规律下降,符合Fick第二定律的扩散模型,扩散深度约220μm;硝化甘油浓度沿药粒径... 采用红外光谱显微技术考察了11/7改性单基发射药中功能组分NA聚酯钝感剂和硝化甘油的浓度分布状态。结果表明,在发射药的近表面,NA聚酯浓度由表及里呈指数规律下降,符合Fick第二定律的扩散模型,扩散深度约220μm;硝化甘油浓度沿药粒径向呈抛物线状分布,扩散深度约32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改性单基发射药 钝感剂 硝化甘油 浓度分布 显微红外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红外光谱法测定EI发射药中钝感剂扩散系数 被引量:11
2
作者 潘清 王琼林 +1 位作者 于慧芳 栾洁玉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21-524,共4页
压伸-浸渍(EI)发射药制造过程中钝感剂的扩散决定了新制火药的内弹道性能。采用红外光谱显微技术考察了聚酯钝感剂PA在EI发射药中的扩散,结果表明新制火药的钝感剂浓度分布符合Fick第二定律的扩散模型,并依据浓度分布曲线方程推算出钝... 压伸-浸渍(EI)发射药制造过程中钝感剂的扩散决定了新制火药的内弹道性能。采用红外光谱显微技术考察了聚酯钝感剂PA在EI发射药中的扩散,结果表明新制火药的钝感剂浓度分布符合Fick第二定律的扩散模型,并依据浓度分布曲线方程推算出钝感工艺过程中的钝感剂扩散系数为1.639×10-13m2.s-1。内标法与外标法的比对实验结果表明,在内标法中将钝感层硝化甘油(NG)做均匀分布的数学处理对扩散系数计算结果的数量级没有影响,因此由于数学模型的不完善带来的浓度分布曲线的系统偏差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EI发射药 钝感剂 扩散系数 显微红外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红外光谱法鉴别全粒面革和头层修面革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名宫 王之昌 +1 位作者 张伟娟 王远鹏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4-87,共4页
使用Micro-FTIR对牛头层皮革材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天然皮革中的全粒面头层皮革、修饰面头层皮革具有明显差异的显微红外光谱特征,根据显微红外光谱特征谱图能够鉴定全粒面头层皮革和修饰面头层皮革,并总结出这两类革类材料的显微红外... 使用Micro-FTIR对牛头层皮革材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天然皮革中的全粒面头层皮革、修饰面头层皮革具有明显差异的显微红外光谱特征,根据显微红外光谱特征谱图能够鉴定全粒面头层皮革和修饰面头层皮革,并总结出这两类革类材料的显微红外光谱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红外光谱法 皮革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分光光度法与显微红外光谱综合方法在黑色中性笔字迹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吴国萍 赵瑜 秦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99-1003,共5页
以黑色中性笔字迹为研究对象,共收集10个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样本56份,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黑色字迹样本的显微红外谱图和显微分光谱图进行处理。对显微红外谱图进行聚类分析和相似度比较,以区分不同成分的字迹;利用聚类分析,可将56... 以黑色中性笔字迹为研究对象,共收集10个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样本56份,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黑色字迹样本的显微红外谱图和显微分光谱图进行处理。对显微红外谱图进行聚类分析和相似度比较,以区分不同成分的字迹;利用聚类分析,可将56份样本中的47份按成分不同分为6大类;利用相似度的概念,可对谱图的差异性进行量化;显微分光谱图主要进行色差计算,以区分不同色度的字迹;利用色差计算公式,计算两样品间的色差,共得1596份色差数据,色差小于1的数据为31份,占全部比对样品的1.9%;将显微红外和显微分光分析结果进一步结合比对,可发现红外谱图聚为一类的样本之间有较大的色差,而色差很小的样本其红外谱图有较大差异,从而可将56份黑色字迹区分,为字迹的鉴定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字迹 分光光度 显微红外光谱法 相似度 聚类分析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中微塑料测试方法比较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汤庆峰 王佳敏 +5 位作者 李琴梅 高峡 邓平晔 邵鹏 魏炜 王红燕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5-151,共7页
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包括碎片、纤维、颗粒、发泡等不同形貌类型。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微塑料进入农田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土壤动植物生长等均产生不利影响,损害土壤健康... 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包括碎片、纤维、颗粒、发泡等不同形貌类型。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微塑料进入农田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土壤动植物生长等均产生不利影响,损害土壤健康,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开展微塑料研究,构建准确的分析方法是重要基础和前提。该文对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测试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对比分析目检法、扫描电镜/能谱法、热裂解气质联用和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在研究微塑料中的优缺点。结果表明,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不仅能够对微塑料颜色、尺寸大小进行形貌表征,而且能够对其组成成分进行谱图鉴别,是土壤微塑料分析鉴别的理想方法。基于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分析微塑料在新疆农田土壤中的分布及组成特征,微塑料形状主要为薄膜状(35.2%),颗粒状(27.8%)和纤维状(22.5%);粒径<200μm(44.2%), 200~500μm(32.5%), 500~1 000μm(12.8%), 1 000~5 000μm(10.5%);材质以聚乙烯(60.2%)、聚丙烯(18.3%)、聚氯乙烯(8.6%)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塑料 目检 扫描电镜/能 热裂解气质联用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个流体包裹体原位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地质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吴迪 欧光习 +1 位作者 马剑 张国强 《天然气与石油》 2022年第4期90-97,107,共9页
单个流体包裹体原位成分分析方法具有原位、微区、无损的特点,可以避免群体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方法所导致的不同期次包裹体成分混杂的问题,是地质流体研究的有效手段。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法和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是两种常用的单个流... 单个流体包裹体原位成分分析方法具有原位、微区、无损的特点,可以避免群体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方法所导致的不同期次包裹体成分混杂的问题,是地质流体研究的有效手段。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法和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是两种常用的单个流体包裹体原位成分分析方法,从这两种方法的实验原理入手,初步探讨了两者的测试数据及地质应用。研究认为:上述两种方法可有效应用于分析成矿过程流体性质、识别含油气盆地油气演化过程、恢复成矿/成藏压力、判断油气成熟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个流体包裹体原位成分分析方 激光拉曼光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地质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肥保健品非法添加3种化学药物的TLC-Micro FTIR检测 被引量:13
7
作者 马姣 胡娅琳 +1 位作者 赵益侠 许凤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57,共5页
利用薄层色谱(TLC)与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Micro FTIR)联用技术检测减肥保健品中非法添加酚酞、西布曲明、芬氟拉明3种组分。供试品用甲醇超声提取,以硅胶GF254铝合金薄层板为固定相,以氯仿-甲醇-氨水(11∶1∶0.12)为展开剂,在紫外灯... 利用薄层色谱(TLC)与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Micro FTIR)联用技术检测减肥保健品中非法添加酚酞、西布曲明、芬氟拉明3种组分。供试品用甲醇超声提取,以硅胶GF254铝合金薄层板为固定相,以氯仿-甲醇-氨水(11∶1∶0.12)为展开剂,在紫外灯254 nm下检视,薄层色谱法(TLC)快速初筛,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Micro FTIR)进行定性检测。结果显示在随机抽取的9批供试品中,5批检测到酚酞,7批含有西布曲明,2批含有芬氟拉明。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以作为该类保健品非法添加酚酞、西布曲明、芬氟拉明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色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酚酞 西布曲明 芬氟拉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单基发射药中聚酯钝感剂的扩散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潘清 王琼林 +2 位作者 苏鹏飞 丁黎 韩芳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5-68,共4页
建立了改性单基发射药中NA聚酯钝感剂的扩散模型,结合红外光谱测试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根据扩散模型分布函数计算出不同贮存温度下的钝感剂扩散系数,研究了扩散动力学。结果表明,NA聚酯钝感剂在长贮过程中的扩散符合F... 建立了改性单基发射药中NA聚酯钝感剂的扩散模型,结合红外光谱测试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根据扩散模型分布函数计算出不同贮存温度下的钝感剂扩散系数,研究了扩散动力学。结果表明,NA聚酯钝感剂在长贮过程中的扩散符合Fick第二定律,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遵循阿仑尼乌斯方程,扩散活化能为1.25×105J/mol,指前因子为2.01×104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改性单基发射药 钝感剂 扩散 显微红外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双基球扁药中DBP钝感剂的分布及扩散 被引量:1
9
作者 潘清 朱一举 +2 位作者 王明 刘少武 王琼林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9-554,共6页
采用显微红外光谱技术测试了某双基球扁药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钝感剂的质量浓度分布,并采用液相色谱法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测定了某双基球扁药在71℃、28d的加速老化过程中,不同老化时间的DBP钝感剂质量浓度分布数据,并依据Fick第... 采用显微红外光谱技术测试了某双基球扁药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钝感剂的质量浓度分布,并采用液相色谱法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测定了某双基球扁药在71℃、28d的加速老化过程中,不同老化时间的DBP钝感剂质量浓度分布数据,并依据Fick第二定律的高斯解拟合分布曲线方程,推算出DBP钝感剂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该双基球扁药中DBP钝感剂质量浓度由表及里呈指数规律下降,符合Fick第二定律的扩散模型,钝感层深度约60μm;通过DBP钝感剂质量浓度分布函数的三重积分获得双基球扁药中DBP钝感剂的总含量,与液相色谱测定值基本一致;DBP钝感剂的扩散系数在老化过程中不是一个恒定值:在0~3d的老化初期,DBP钝感剂的扩散速率相对较快,扩散系数为1.9×10^(-15)m^(2)/s;在3~28d的老化阶段,DBP钝感剂的扩散速率显著降低,扩散系数为5.2×10^(-16)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双基球扁药 DBP钝感剂 分布 扩散 显微红外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