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的构造变形热年代学研究方法——显微构造变形热年代学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新跃 王岳军 范蔚茗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34-238,共5页
显微构造变形热年代学是一种新兴的研究构造变形热年代学方法,能够解决一些常用方法无法解决的或很困难的构造问题。显微构造变形热年代学利用因构造变形事件而产生的新生矿物结晶年龄来测定小至一般的构造变形,大至区域构造乃至造山带... 显微构造变形热年代学是一种新兴的研究构造变形热年代学方法,能够解决一些常用方法无法解决的或很困难的构造问题。显微构造变形热年代学利用因构造变形事件而产生的新生矿物结晶年龄来测定小至一般的构造变形,大至区域构造乃至造山带或碰撞带构造变形的年龄,建立构造演化时间序列,并可以计算其变形速率或隆升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构造变形热年代学 矿物结晶年龄 构造变形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构造、EBSD组构及^(40)Ar-^(39)Ar年代学对铧厂沟矿区变形过程的制约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东升 王宗起 +2 位作者 王嘉玮 王涛 孙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7-1187,共21页
铧厂沟金矿床作为南秦岭地区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其矿体形态和分布严格受变形作用控制,然而目前对该矿区的变形过程仍缺乏研究。本研究在构造解析的基础上,对铧厂沟矿区岩石进行显微构造、EBSD组构及^(40)Ar-^(39)Ar年代学分析。结果显... 铧厂沟金矿床作为南秦岭地区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其矿体形态和分布严格受变形作用控制,然而目前对该矿区的变形过程仍缺乏研究。本研究在构造解析的基础上,对铧厂沟矿区岩石进行显微构造、EBSD组构及^(40)Ar-^(39)Ar年代学分析。结果显示,矿区岩石韧性变形分为:①SN向挤压。变形构造包括灰岩的强烈片理化,砂岩紧闭褶皱、无根褶皱及旋转碎斑等。倾向上,砂岩片理的波状弯曲及片理间宏、微观旋转碎斑的形态,指示褶皱过程中的层间剪切作用,弯曲片理面上绢云母的Ar-Ar坪年龄为215.1±0.7 Ma。该期变形在方解石和石英组构图中形成了对称性较好的极密,指示正向挤压的纯剪切过程;②左行走滑。砂岩及灰岩均发育近水平的拉伸线理,结合砂岩片理在走向上的波状弯曲、剪切透镜体及定向薄片内显微构造,指示存在一期左行走滑过程。同时,方解石和石英的EBSD组构图显示极密发生偏转,也代表了简单剪切的产物。结合已有资料,铧厂沟矿区两期变形对应于南秦岭印支期造山引起的正向碰撞和晚期左行走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EBSD组构 ^(40)Ar-^(39)Ar年龄 变形过程 铧厂沟矿区 南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江-剑川断裂脆‒塑性变形过程:来自碳酸盐岩显微构造特征的证据
3
作者 王中航 曹绍甫 +4 位作者 吴荣琴 叶浩 周云 房艳国 宁文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0-533,共14页
由于空间上宏观流变学行为的分离特征,导致对摩擦破裂(脆性变形)及塑性变形的认识产生空间割裂,即地表发生脆性变形,而地球深部发生塑性变形。天然变形碳酸盐显微构造研究以及碳酸盐地震速率变形实验研究均表明,脆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可能... 由于空间上宏观流变学行为的分离特征,导致对摩擦破裂(脆性变形)及塑性变形的认识产生空间割裂,即地表发生脆性变形,而地球深部发生塑性变形。天然变形碳酸盐显微构造研究以及碳酸盐地震速率变形实验研究均表明,脆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可能在碳酸盐地震变形过程中均有发生。本次研究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对我国滇西北地区丽江‒剑川断裂内碳酸盐断层岩进行了详细的显微构造分析,发现断层岩由不规则碎斑以及松散高孔隙度细粒方解石基质组成,其中不规则碎斑由致密细粒方解石和残留斑晶组成。碎斑内部细粒方解石发育强形态优选方位及明显的结晶学优选方位,残留斑晶发育大量亚颗粒,其粒度与细粒方解石晶粒接近。旋转轴分析表明碎斑位错蠕变变形过程中主要激活(0001)<1210>螺位错、(0001)<1210>刃型位错、{1012}<1011>和{1014}<2021>刃型位错。颗粒分析结果表明,相对碎斑内部的细粒方解石颗粒,松散高孔隙度区域的方解石颗粒直径、长短轴比均更小,说明其后期经历了明显的研磨作用和碎裂流变形。本次研究认为在丽江‒剑川断裂地震滑移过程中,碳酸盐断层岩随断裂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形机制的演化过程,包括滑移中期高温下的位错蠕变机制以及后期断裂逐步停止过程中的碎裂流脆性变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断层岩 电子背散射衍射 构造 变形机制 丽江‒剑川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CrNiMo7-6齿轮钢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及显微组织演变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晓东 黄寅舜 +1 位作者 张肖佩佩 王忠英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4,共8页
采用热模拟方法研究了18CrNiMo7-6齿轮钢在变形温度900~1150℃、应变速率0.01~5 s-1条件下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建立了基于Arrhenius模型的全应变本构方程,采用该方程对流变应力曲线进行预测;根据动态材料模型绘制热加工图,并结合热加工图... 采用热模拟方法研究了18CrNiMo7-6齿轮钢在变形温度900~1150℃、应变速率0.01~5 s-1条件下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建立了基于Arrhenius模型的全应变本构方程,采用该方程对流变应力曲线进行预测;根据动态材料模型绘制热加工图,并结合热加工图系统地研究显微组织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试验钢的峰值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加或变形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是热变形过程中的主要软化机制;采用建立的全应变本构方程预测得到流变应力曲线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预测真应力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4.715%,说明该模型可以精确地模拟18CrNiMo7-6齿轮钢的热压缩变形行为。试验钢的适合热加工工艺参数为变形温度1050~1150℃、应变速率0.1~1 s^(-1),此时组织为均匀细小的再结晶晶粒,晶粒尺寸在5~15μm。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或应变速率的降低,原始奥氏体晶粒不断被动态再结晶晶粒取代,且动态再结晶程度和再结晶晶粒尺寸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CrNiMo7-6齿轮钢 变形 本构方程 加工图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碳微合金钢的热变形行为及本构方程
5
作者 李宁 王传奇 +2 位作者 孙振淋 张春艳 赵成志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4-119,共6页
为了研究超低碳微合金钢的热变形行为,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950~1150℃,应变速率为0.001~1 s^(-1)内对合金钢进行了等温压缩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及应变速率对该合金钢峰值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合金钢的峰值... 为了研究超低碳微合金钢的热变形行为,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950~1150℃,应变速率为0.001~1 s^(-1)内对合金钢进行了等温压缩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及应变速率对该合金钢峰值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合金钢的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增高而减小,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基于峰值应力建立了该合金钢的Arrhenius型本构方程,并通过数学方法证明所建立的本构方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碳合金钢 变形行为 组织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态GH4169高温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及显微硬度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志伟 李九霄 +4 位作者 董安平 王旭彤 王迪 范敏灏 李子怿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6-183,共8页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铸态GH4169镍基高温合金在不同变形温度(900~1150℃)、不同应变速率(0.001~1s^(-1))及压缩量为50%的条件下进行了热压缩实验。研究了GH4169镍基高温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利用Arrhen...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铸态GH4169镍基高温合金在不同变形温度(900~1150℃)、不同应变速率(0.001~1s^(-1))及压缩量为50%的条件下进行了热压缩实验。研究了GH4169镍基高温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利用Arrhenius双曲正弦函数结合Z参数,构建了合金热变形的本构关系并探讨了加工硬化行为,最后对其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升高而降低,但随应变速率升高而升高。所建立的本构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该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行为。随应变速率下降或变形温度的增加,合金的显微维氏硬度整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再结晶晶粒细化导致相应的显微维氏硬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169高温合金 变形 本构方程 加工硬化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变形处理对22Cr氧化物弥散强化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翟亚中 闫英杰 +2 位作者 秦巍 车洪艳 曹睿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46-148,151,共4页
对热等静压制备的22Cr-ODS钢进行热变形处理。采用SEM、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热变形处理对22Cr-ODS钢显微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等静压态钢中晶粒呈现出块状特征,晶界处存在连续的条状析出相,恶化材料的性能,导致了... 对热等静压制备的22Cr-ODS钢进行热变形处理。采用SEM、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热变形处理对22Cr-ODS钢显微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等静压态钢中晶粒呈现出块状特征,晶界处存在连续的条状析出相,恶化材料的性能,导致了钢的脆性断裂。而经过热变形处理之后,晶粒尺寸大幅度下降,析出相分布更加均匀弥散;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以及伸长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断裂类型有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但同时断口表面存在层状裂纹,这与热变形的温度以及保温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Cr-ODS钢 变形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极哈姆峰地区假玄武玻璃的显微构造、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8
作者 刘建民 刘晓春 +5 位作者 赵越 张拴宏 徐刚 董树文 毛骞 陈柏林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7-758,共12页
发育在东南极普里兹湾西南部哈姆峰地区麻粒岩相花岗质片麻岩中的假玄武玻璃沿着近东西向断裂带分布。显微构造特征表明,该地假玄武玻璃基质中普遍发育球粒结构及树枝状、放射状-针状等不同形状及组合的矿物微晶体,说明这些假玄武玻璃... 发育在东南极普里兹湾西南部哈姆峰地区麻粒岩相花岗质片麻岩中的假玄武玻璃沿着近东西向断裂带分布。显微构造特征表明,该地假玄武玻璃基质中普遍发育球粒结构及树枝状、放射状-针状等不同形状及组合的矿物微晶体,说明这些假玄武玻璃是地震断层快速滑移过程中摩擦熔融作用的产物。假玄武玻璃中的微晶体矿物组合大体分为两种,它们分布在构造带不同地段:一种是以“紫苏辉石+斜长石”组合为主,分布于构造带东北部地段;一种是以“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石英”的组合为主,分布于构造带西南部地段,说明沿构造带不同部位构造环境及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同时,微晶体中富铝紫苏辉石的存在,表明假玄武玻璃形成过程及其后期的结晶过程可能处于高温(麻粒岩相)的构造环境下。假玄武玻璃的基质全岩K-Ar年龄为878.1±16.8 Ma,全岩^(40)Ar/^(39)Ar年龄谱系中所记录的年龄值主要集中在925~626 Ma。结合区域对比看,假玄武玻璃应该形成于格林维尔期构造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晶体 富铝紫苏辉石 K-Ar和^(40)Ar/^(39)Ar年代学 假玄武玻璃 哈姆峰 东南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7075铝合金热变形显微组织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47
9
作者 李俊鹏 沈健 +2 位作者 闫晓东 毛柏平 闫亮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51-1957,共7页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对7075铝合金进行温度范围300~400℃、恒应变速率为1/s的热压缩实验。对热变形后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温度对7075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7075合金的...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对7075铝合金进行温度范围300~400℃、恒应变速率为1/s的热压缩实验。对热变形后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温度对7075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7075合金的流变应力曲线为动态回复型流变曲线;7075合金的显微组织演变经历由无规则排布的位错演化成胞状组织、亚晶组织、亚晶长大等过程;温度升高,显微组织的演化过程缩短,变形材料的亚晶尺寸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组织演化 动态回复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巴山逆冲推覆带构造扩展变形的年代学制约 被引量:27
10
作者 沈传波 梅廉夫 +1 位作者 汤济广 吴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4-576,共3页
通过对18个裂变径迹、电子自旋共振(ESR)和K—Ar定年结果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大巴山逆冲推覆带构造扩展变形的时序。研究结果表明,北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活动主要发生在232~195Ma,这一时期的构造变形是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造山的... 通过对18个裂变径迹、电子自旋共振(ESR)和K—Ar定年结果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大巴山逆冲推覆带构造扩展变形的时序。研究结果表明,北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活动主要发生在232~195Ma,这一时期的构造变形是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造山的反映。南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活动发生在133~100Ma、70~60Ma、48~33Ma和12Ma,且由北东向南西的年龄表现出阶段性递进年轻的特点。这与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由北东向南西构造不断扩展变形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是一致的,为大巴山逆冲推覆带构造的递进扩展变形提供了年代学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构造变形 逆冲推覆带 大巴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变形温度对TC18钛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6
11
作者 沙爱学 李兴无 +1 位作者 王庆如 鲍如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67-1172,共6页
研究了热变形温度从(tβ-25℃)^(tβ+20℃)变化时,对TC18钛合金模锻件显微组织和拉伸、冲击、断裂韧度等主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强度随变形温度升高变化不大,均在1200MPa左右;而塑性、冲击韧性以及断裂韧度等性能指标对热变... 研究了热变形温度从(tβ-25℃)^(tβ+20℃)变化时,对TC18钛合金模锻件显微组织和拉伸、冲击、断裂韧度等主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强度随变形温度升高变化不大,均在1200MPa左右;而塑性、冲击韧性以及断裂韧度等性能指标对热变形温度变化反应敏感;两相区变形时获得双态组织,合金的塑性和冲击韧性较高,Ψ≥40%,aKU≥40J/cm2;但断裂韧度偏低,KIC<50MPa.m1/2。β区变形时获得片状组织,合金具有较高的断裂韧度,KIC>50MPa.m1/2;但塑性和冲击韧性较低,Ψ≥20%,aKU≥25J/cm2。在相变点附近变形时容易导致合金组织和性能出现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8钛合金 变形温度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钪Al-Zn-Mg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和显微组织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波 潘清林 +2 位作者 张志野 李晨 尹志民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11,共6页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含钪Al-Zn-Mg合金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了合金在不同热压缩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该合金热压缩变形的流变应力行为可用...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含钪Al-Zn-Mg合金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了合金在不同热压缩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该合金热压缩变形的流变应力行为可用Zener-Hollomon参数来描述,其热变形激活能为150.25kJ/mol。在变形温度为380℃,应变速率为1s-1条件下,合金组织中存在大量的位错墙,表明发生了动态回复现象。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当温度为500℃时,合金中出现了再结晶晶粒,说明主要软化机制逐步由动态回复转变为动态再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钪Al-Zn-Mg合金 压缩变形 流变应力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A14铝合金热变形的显微组织及流变行为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文胜 郭伦文 +2 位作者 马运柱 王娟 刘东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91-2097,共7页
在Gleeble-3500热模拟机上对2A14铝合金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该合金在变形温度为350-480℃、应变速率为0.001-10 s-1条件下热压缩变形的显微组织特征和流变应力行为。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透射电镜(TEM)对变形后的显微组织进行表征... 在Gleeble-3500热模拟机上对2A14铝合金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该合金在变形温度为350-480℃、应变速率为0.001-10 s-1条件下热压缩变形的显微组织特征和流变应力行为。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透射电镜(TEM)对变形后的显微组织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降低和变形温度的升高,合金中拉长的晶粒粗化,发生部分动态再结晶,合金的主要软化机制由动态回复向动态再结晶转变;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减小。合金热变形的流变应力行为可用双曲正弦形式的本构方程来描述,也可用Zener-Hollomon参数来描述,其变形激活能为173.375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铝合金 压缩变形 组织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新城金矿床控矿构造变形环境:显微构造和EBSD组构约束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瑞红 刘育 +3 位作者 李海林 郑小礼 赵海 孙政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546-2558,共13页
新城金矿床是典型的"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矿体形态和规模都严格受到断裂破碎带控制,是探讨复杂构造-流体耦合成矿系统控矿构造变形环境研究的理想选区。断裂破碎带中构造岩既是构造变形行为的载体,也是相应变形环境的受体。论... 新城金矿床是典型的"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矿体形态和规模都严格受到断裂破碎带控制,是探讨复杂构造-流体耦合成矿系统控矿构造变形环境研究的理想选区。断裂破碎带中构造岩既是构造变形行为的载体,也是相应变形环境的受体。论文在新城金矿详细露头构造解析的基础上,系统采集该矿床控矿断裂破碎带定向构造岩样品,进行显微构造和EBSD组构分析。研究区构造岩显微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韧性变形和脆性变形。韧性变形有波状消光、带状消光、亚晶粒、动态重结晶、核幔构造、丝带构造、碎(残)斑系、扭折带、变形纹、机械双晶、蠕英结构、云母鱼等;脆性变形有书斜构造和显微裂隙等。长石(残)斑系、扭折带、变形纹、蠕英结构和石英颗粒边界迁移动态重结晶、丝带构造等矿物变形特征表明断裂带成矿前以高温韧性变形为主;石英波状消光、亚晶粒、亚颗粒旋转和膨凸动态重结晶、方解石机械双晶、长石显微裂隙充填物等矿物变形反映成矿期兼有中低温韧性变形和脆性变形;压剪性穿晶裂隙则反映出成矿后主要是低温脆性变形。根据差应力、应变测量和EBSD组构分析,将新城金矿床控矿构造变形环境可以分为3个构造期:成矿前在NW-SE向挤压作用下发生韧-脆性左行剪切变形,600~700℃,差应力61.37~111.09MPa,应变测量轴比a/c为2.295~3.978,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边界分维值为1.466~1.599,反映矿区为高温中高压高应变带变形环境,应变速率较大;成矿期为NW-SE向逐渐NEE-SWW向转变的挤压作用,发生压剪性脆性变形,200~500℃,差应力65.91~135.68MPa,应变测量轴比a/c为1.403~2.204,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边界分维值为1.321~1.378,反映矿区成矿期为中低温中高压低应变带变形环境,反应速率较小;成矿后在NWW-SEE向挤压作用下发生压剪变形,150~300℃,反映低温低压脆性变形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EBSD组构 变形环境 新城金矿床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黄铁矿显微构造变形与金富集关系:黄铁矿EBSD组构和地球化学约束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瑞红 杨立强 +3 位作者 恽孟河 安平 邱昆峰 孟银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3-318,共16页
载金黄铁矿显微构造变形与金富集关系可以从显微-超显微尺度揭示金成矿作用和地质过程,探讨金的再活化或再聚集作用。在胶东焦家金矿带成矿期识别出4种类型的黄铁矿,文章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子背散射衍射(... 载金黄铁矿显微构造变形与金富集关系可以从显微-超显微尺度揭示金成矿作用和地质过程,探讨金的再活化或再聚集作用。在胶东焦家金矿带成矿期识别出4种类型的黄铁矿,文章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电子探针(EMPA)等技术方法,探讨黄铁矿显微构造特征、超微观结构与金的富集关系。结果显示:载金黄铁矿均不发育环带,其中w(Fe)为45.70%~46.85%,w(S)为52.57%~53.37%;显微构造变形既有脆性变形又有塑性变形;黄铁矿晶体优选方位(CPO)主要表现为平行于晶轴极密和复杂极密;黄铁矿晶格间距为0.58 nm,主要发育刃位错。焦家金矿带在金成矿作用过程中,可见金集合体经历了从复杂的纳米尺度到宏观尺度矿物载体富集的过程,包括成矿流体中金络合物、金-铋-硫族化合物富集等化学结构变化过程和纳米金、载金黄铁矿纳米颗粒、岩矿石显微-超显微构造微环境变化过程。因此,不同类型载金黄铁矿CPO受到化学结构变化和显微-超显微变形微环境变化的联合制约,间接反映出载金黄铁矿中金的富集与黄铁矿内部变形、表面形貌和结构缺陷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构造变形 黄铁矿EBSD组构 金富集作用 焦家金矿带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Mo–14Re合金热变形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建嵘 林小辉 +5 位作者 李延超 梁静 张新 高选乔 杨毅超 张文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7-303,共7页
通过Gleeble 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粉末冶金法制备的Mo–14Re合金进行了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分析了变形温度(1100~1400℃)和应变速率(0.100~0.001 s-1)对流变应力及组织演变的影响,并采用双曲正弦型Arrhenius模型建立了Mo–14Re合金的本... 通过Gleeble 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粉末冶金法制备的Mo–14Re合金进行了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分析了变形温度(1100~1400℃)和应变速率(0.100~0.001 s-1)对流变应力及组织演变的影响,并采用双曲正弦型Arrhenius模型建立了Mo–14Re合金的本构方程。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升高或者应变速率降低,粉末冶金Mo–14Re合金在热变形过程的流变应力也随之减小,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加工硬化和动态软化现象。动态软化行为主要归结于粉末冶金Mo–14Re合金热压缩变形处于低应变速率(0.010 s-1和0.001 s-1)或较高变形温度(>1200℃)时发生的动态再结晶,形核方式为晶界凸出形核,随着应变速率的降低或温度的升高,再结晶程度不断增加,晶粒不断长大,当温度为1400℃,应变速率为0.001 s-1时,完全再结晶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14Re合金 变形 本构方程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变形对Ni-Ti-Nb宽滞后记忆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蔡伟 张春生 赵连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69-72,共4页
用电子探针和不同温度下的拉伸试验以及电阻法测量系统地研究了热变形对Ni47.3Ti43.8Nb8.9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变形量的增大,β-Nb相粒子在合金中的分布趋于均匀、弥散;热加工变形可... 用电子探针和不同温度下的拉伸试验以及电阻法测量系统地研究了热变形对Ni47.3Ti43.8Nb8.9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变形量的增大,β-Nb相粒子在合金中的分布趋于均匀、弥散;热加工变形可显著提高合金的塑性,但对屈服强度影响较小;合金的应变恢复率和相变滞后均随热变形量的增大而增大。确定了较为合适的热变形工艺:在850℃下变形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 组织 镍合金 力学性质 形变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下地壳麻粒岩包体的变形显微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孝德 林传勇 史兰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775-2784,共10页
新生代玄武岩中的下地壳包体,由于从下地壳被快速携带至地表,因此保留了下地壳的直接信息。华北北部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除了含有丰富的幔源包体之外,还含有许多下地壳麻粒岩包体。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该区下地壳麻粒岩包体的变形... 新生代玄武岩中的下地壳包体,由于从下地壳被快速携带至地表,因此保留了下地壳的直接信息。华北北部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除了含有丰富的幔源包体之外,还含有许多下地壳麻粒岩包体。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该区下地壳麻粒岩包体的变形显微构造和位错亚构造特征的详细研究,探讨下地壳的变形特征和变形机制。光学显微镜下观测表明,下地壳麻粒岩包体的低温(<800℃)样品中确实发育显微破裂,但变形双晶、变形条带、扭折带也同样发育,动态重结晶作用也开始出现。随着温度、压力的升高,变形双晶、变形条带、变形纹、扭折带和重结晶新晶粒等塑性变形特征占主导地位,而显微破裂则主要表现为由塑性失配引起的显微破裂以及流体包裹体面。而明显不同于Ivrea带地体麻粒岩,在这些包体中未发现与韧性剪切有关的变形显微构造特征。透射电镜观测表明,包体中的斜长石和辉石颗粒普遍发育自由位错、位错列、亚晶界、新晶界、变形双晶、包裹体列和出溶片晶等位错亚构造。上述观测结果表明,下地壳变形作用以塑性变形为主而不是准脆性变形,其变形机制主要为位错的滑移和攀移机制,其中包括机械双晶作用和动态重结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地壳 下地壳包体 变形构造 位错亚构造 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沭断裂带显微构造及变形叠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玲 顾德林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74-80,共7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沂沭断裂带中碎裂岩的类型及特征、变形机制、变形叠加特征,并根据显微构造分析探讨了变形叠加期次及相应的断裂活动时间。
关键词 断裂带 变形叠加 构造 构造 断裂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变形条件对含钪铝锂合金流变应力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隆平 潘清林 +1 位作者 梁文杰 张小刚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57-61,共5页
在变形温度为380~500℃,应变速率为0.001~10 s-1的条件下,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含钪Al-Cu-Li-Zr合金的热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钪Al-Cu-Li-Zr合金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减小;变形初期,应力值... 在变形温度为380~500℃,应变速率为0.001~10 s-1的条件下,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含钪Al-Cu-Li-Zr合金的热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钪Al-Cu-Li-Zr合金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减小;变形初期,应力值随应变的增加迅速提高,显示出明显的加工硬化效应。当应力值达到峰值后,随着变形增加,流变应力逐步降低,合金出现明显的软化现象。根据流变应力本构方程及利用作图法和线性回归方法求解得出各参数值,得出流变峰值应力方程;该合金在高温压缩试验中会发生动态回复,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动态再结晶,并且温度越高应变速率越低,该合金越易发生动态再结晶,从而表现出其流变应力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条件 含钪Al-Cu-Li-Zr合金 流变应力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