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9
1
作者 黄建华 陈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1015-1016,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或伴有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216例采用髓核钳清除椎板上方的软组织,刮匙刺破黄韧带,枪式咬骨钳咬除黄韧带及部分椎板下缘,牵开神经根,暴露突出髓核并摘...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或伴有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216例采用髓核钳清除椎板上方的软组织,刮匙刺破黄韧带,枪式咬骨钳咬除黄韧带及部分椎板下缘,牵开神经根,暴露突出髓核并摘除,伴侧隐窝狭窄者扩大成形.结果2例术中出血多改为开放手术.216例随访3个月~4年,平均2.5年.按Nakai疗效评定标准:优210例,良2例,可1例,差3例,优良率98.1%(212/216).2例术后3个月疗效差,二次开放手术;1例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间轻度结核,漏诊结核致手术效果差.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对脊柱结构稳定性的破坏小,术后病人恢复快,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摘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
作者 程福平 林列 +3 位作者 陈海啸 洪正华 陈哲 洪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1014-1014,1019,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04年4月我院采用显微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77个间隙)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侧隐窝狭窄32例.结果4例中转开放手术,其中损伤硬膜2例,神经根外膜破...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04年4月我院采用显微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77个间隙)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侧隐窝狭窄32例.结果4例中转开放手术,其中损伤硬膜2例,神经根外膜破裂1例,难以控制的出血1例.无神经根马尾损伤或椎间盘炎.68例随访6~28个月,平均15.2月.按Nakai分级,优54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95.6%(65/68).结论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疗效肯定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摘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症 被引量:3
3
作者 林海滨 牛素生 +4 位作者 郑晓晖 吴献伟 代建辉 李荣议 陈金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648-648,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椎板间隙入路 内窥镜 黄韧带 摘除 腰椎间盘突 并发症 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纤维环缝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朱召银 黎庆初 +6 位作者 杨洋 陈志旭 刘则征 黄彬 闫慧博 吕海 金大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3-219,共7页
目的 :评价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安全性、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接受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治疗的290例单节段LDH患者,男160... 目的 :评价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安全性、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接受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治疗的290例单节段LDH患者,男160例,女130例,年龄20~66岁(38.1±12.1岁)。其中172例单纯行MED(对照组),118例行MED联合纤维环缝合术(缝合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手术节段、突出类型及随访时间无法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及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利用影像学资料测量术前及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手术出血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24~32个月(28.35±5.08个月),两组组内ODI评分、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术前与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8.29±1.43mm)较术前(10.34±1.74mm)降低19.83%,缝合组末次随访椎间隙高度(8.94±1.35mm)较术前(10.46±1.55mm)降低14.53%,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同节段复发14例,复发率为8.14%,再手术患者6例,再手术率3.49%;缝合组术后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54%,再手术患者1例,再手术率为0.85%。两组复发率和再手术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纤维环缝合术治疗LDH操作简便、安全可行,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条件下,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及再手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 纤维环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内镜髓核摘除术硬脊膜损伤或脑脊液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云鹏 朱建平 +3 位作者 骆宇春 高建明 李宏 华国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371-373,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手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并发硬脊膜损伤或脑脊液漏的原因及防治. 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2月~2003年12月我院452例MED手术15例发生硬脊膜损伤或脑脊液漏的临床资料. 结果术中发现硬脊膜损伤13例...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手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并发硬脊膜损伤或脑脊液漏的原因及防治. 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2月~2003年12月我院452例MED手术15例发生硬脊膜损伤或脑脊液漏的临床资料. 结果术中发现硬脊膜损伤13例, 9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术中未发现硬脊膜损伤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1例脑脊液漏经正规保守治疗后3~7 d治愈,无1例发生脑脊髓膜炎,无继发深部感染. 结论 MED因其自身的特点,易发生硬脊膜损伤;术前仔细分析病例,术中具备一定的手术技巧,可以减少硬脊膜损伤的发生;术中对损伤硬脊膜及时堵塞或修补,术后采取正规保守治疗措施,脑脊液漏均可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手术 硬脊膜损伤 脑脊液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荣彬 潘艺之 +4 位作者 陈文创 鲁尧 张劲新 吴钊钿 李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3-349,共7页
目的总结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2月11例PELD术后SSI的病例资料。PELD术后均出现剧烈... 目的总结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2月11例PELD术后SSI的病例资料。PELD术后均出现剧烈腰背部或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9分,平均8.1分。红细胞沉降率(ESR)17~114 mm/h,平均54.4 mm/h,C反应蛋白(CRP)8~151 mg/L,平均56.5 mg/L。MRI均提示术区椎间隙炎症信号改变。PELD术后2~17 d(平均9.5 d)确诊SSI。均采用抗生素治疗(经验性抗生素治疗4例,敏感抗生素7例),其中8例联合手术,包括经皮内镜病灶清除、置管冲洗引流4例,后路病灶清除2例,后路病灶清除联合内固定2例。结果随访14~75个月(平均36.8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5例,良4例,可2例。结论PELD术后SSI以发病急、再发剧烈腰背部或下肢疼痛、炎性指标升高及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临床特点,规范化的抗生素治疗辅以手术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部位感染 临床特点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并发症与处理 被引量:6
7
作者 初同伟 周跃 +6 位作者 王健 张峡 张年春 李长青 潘勇 罗刚 张莹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0月~2006年10月1852例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出现的140例(7.6%)手术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椎管内静脉丛出血48例...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0月~2006年10月1852例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出现的140例(7.6%)手术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椎管内静脉丛出血48例:42例通过镜下止血后完成MED,6例改为开放椎间盘摘除术;定位错误47例,术中发现后调整腔镜位置完成手术;硬脊膜破裂21例,2例改为开放手术;髓核遗漏13例,二期再次行MED髓核摘除;神经根损伤6例,经1个月后完全恢复;术后椎间盘炎5例,1例保守治愈,其余4例行椎间病灶清除术后痊愈。结论采用适当的处理措施可有效的防止或减小MED并发症或失误后给患者造成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摘除 内镜椎间盘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悦洋 李海音 +5 位作者 常献 胡志雷 刘晨浩 高小新 张雨尧 李长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455-2461,共7页
目的评估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诊断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行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手术的病例,完成至少5年的术后随访。观测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的... 目的评估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诊断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行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手术的病例,完成至少5年的术后随访。观测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的腰椎疾病的功能评分(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腰、腿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变化;记录术后并发症及其治疗方式。结果共纳入病例1 807例,完成随访病例1 706例,失访101例,随访率为94.08%。随访时间(6.36±1.08)年。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最终随访ODI评分分别为(26.01±7.48)、(20.87±7.50)、(17.25±7.77)及(17.26±13.53)分,较术前[(58.23±13.06)分]均明显下降;术后1年ODI评分较术后3、6个月明显下降。腰部VAS评分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最终随访分别为(2.50±0.83)、(1.93±0.84)、(1.54±0.82)、(1.46±1.28)分,均较术前[(5.48±1.24)分]明显下降;腰部术后1年VAS评分较术后3、6个月明显下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最终随访腿部VAS评分分别为(2.00±1.07)、(1.43±1.02)、(1.01±1.01)、(0.89±1.39)分,较术前[(4.73±1.84)分]均有下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53%(9/1 706),包括椎间盘囊肿2例,椎间隙感染2例,邻近节段突出5例。术后症状未缓解11例。术后复发177例,复发率10.38%。术后1年为患者复发高峰时间,61~90岁患者复发率较高。复发再手术率为50.85%,全部再手术率5.98%。复发治疗方式:手术治疗90例,保守治疗87例。结论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期随访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镜摘除 手术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73
9
作者 黄东生 李春海 +2 位作者 刘尚礼 丁悦 马若凡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66-268,共3页
目的 :总结第二代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1999年 2月至 2 0 0 0年 6月采用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共治疗 137例、15 3个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间隙突出者 12 1例 ,双间隙突出者 16例 ,合并侧隐窝狭窄者 6 1... 目的 :总结第二代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1999年 2月至 2 0 0 0年 6月采用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共治疗 137例、15 3个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间隙突出者 12 1例 ,双间隙突出者 16例 ,合并侧隐窝狭窄者 6 1例。突出间隙 :L3/4 2 1个 ,L4/5 6 9个 ,L5 /S16 3个。突出位置 :后外侧型 12 7间隙 ,中央型 2 1间隙 ,极外侧型 5间隙。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 2~ 18个月随访 ,平均 7 5个月。优良率 93 4%。术后椎间盘炎 1例 ,同间隙椎间盘突出复发 1例。结论 :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和仔细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摘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手术入路的进展 被引量:25
10
作者 罗凯 张学学 张达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73-377,共5页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是近年来脊柱微创外科的研究热点。与传统手术相比,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疗效确切等优势,已逐渐成为脊...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是近年来脊柱微创外科的研究热点。与传统手术相比,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疗效确切等优势,已逐渐成为脊柱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流技术。但是由于突出物的大小和突出位置的不同、病变节段解剖因素的限制等原因,使得PELD的适应证相对狭窄。不同手术入路的研究及内镜工具的研发改良已成为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将就脊柱内镜的手术入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在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成勇 刘杨 +2 位作者 晏荣保 赵鹏 祁全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6-68,共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后,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切除突出髓核、减压神经达到治疗目的[1]。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因创伤小、康...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后,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切除突出髓核、减压神经达到治疗目的[1]。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因创伤小、康复快及并发症少等显著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2,3]。近年来随着LDH发病率的增高,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alcifi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CLDH)也随之增加并倾向于青年病人[4]。因PELD治疗CLDH操作存在一定局限性,钙化组织切除困难导致减压不彻底、疗效差等问题,很多骨科医师认为CLDH是PELD的禁忌症,常采用开放手术。本研究发现,通过适当的手术技巧可实现钙化组织大部分或完全切除,椎管减压彻底,疗效良好,可避免开放手术治疗CLDH创伤大、康复慢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摘除 脊柱内镜 骨科医师 钙化组织 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开放手术治疗 突出 减压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善奎 张春霖 +1 位作者 杨胜厚 李灵红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1-472,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窥镜 创操作法 摘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三种治疗方法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开林 蒋劲 +4 位作者 肖礼祖 谢大志 郑虎山 熊东林 张德仁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51-154,157,共5页
目的 :对后路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 (MED组 )、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 (Love组 )及胶原酶化学溶盘术 (CCNL组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 :采用统一的病例选择和疗效评定标准 ,对 2 37例患者 (其中MED组 87例 ... 目的 :对后路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 (MED组 )、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 (Love组 )及胶原酶化学溶盘术 (CCNL组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 :采用统一的病例选择和疗效评定标准 ,对 2 37例患者 (其中MED组 87例 ,Love组 6 5例 ,CCNL组 85例 )进行分析 ,比较三组术后近、中期日本骨科协会 (JOA) 2 9分法评分及优良率 ,同时比较MED组和Love组病人围手术期有关情况。结果 :(1)MED组术后近、中期JOA评分及优良率高于Love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 ;(2 )CCNL组近、中期JOA评分及优良率均低于MED和Love组 ,差异显著 (P <0 .0 0 1) ;(3)术后中期与近期JOA评分比较 ,MED组和Love组有所提高 (P <0 .0 0 1) ,而CCNL组则略有下降 (P >0 .0 5 ) ;(4 )MED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卧床时间等方面均优于Love组 (P <0 .0 0 1)。结论 :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三种方法中 ,MED手术较Love法创伤更小 ,恢复更快 ,较CCNL术疗效更好。但CCNL术也有方法简单方便 ,基本无创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胶原酶化学溶盘术 后路内窥镜摘除 后路开窗摘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