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三维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等效输入的时域显式有限元法 被引量:4
1
作者 杨笑梅 关慧敏 +1 位作者 张学胜 杨柏坡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35-540,共6页
基于直接法中分析三维土-结构相互作用问题的两步法思想,提出关键性第一步等效输入计算的时域简化算法。本方法在采用集中质量显式有限单元法结合显式人工边界的同时,借鉴子结构法中刚性基础假设及动力相互作用的概念,简化三维土-结构... 基于直接法中分析三维土-结构相互作用问题的两步法思想,提出关键性第一步等效输入计算的时域简化算法。本方法在采用集中质量显式有限单元法结合显式人工边界的同时,借鉴子结构法中刚性基础假设及动力相互作用的概念,简化三维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动力计算过程。和其他同类方法相比,本方法完全采用时域显式递推的过程,计算效率较高,计算量少;等效输入的获得,可使土-结构复杂体系的动力分析等效为常规的上部结构动力反应计算,时域算法较常用的频域法在土体非线性方面存在更大潜力。本文还通过典型的三维土-结构模型的建立,与相应的参考解相比,验证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和计算精度,并初步探讨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一些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等效输入 时域有限元 子结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显式有限元方法的两相介质弹塑性动力反应计算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亮 杜修力 +1 位作者 赵成刚 翟威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3-429,共7页
针对增量形式的流体饱和两相多孔介质弹塑性波动方程组,运用基于显式逐步积分格式的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对该波动方程组进行求解,并应用基于SMP破坏准则的弹塑性动力本构模型描述两相介质的动力反应性质,对两相介质在输入地震波作用下的... 针对增量形式的流体饱和两相多孔介质弹塑性波动方程组,运用基于显式逐步积分格式的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对该波动方程组进行求解,并应用基于SMP破坏准则的弹塑性动力本构模型描述两相介质的动力反应性质,对两相介质在输入地震波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反应进行计算和分析,将计算结果与相应的弹性动力反应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对本文应用的弹塑性动力本构模型进行参数研究,揭示模型参数的取值对两相介质弹塑性动力反应计算结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两相介质弹塑性位移反应与相应的弹性位移反应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别,表现为二者的峰值与反应时程的波形均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本文应用的弹塑性本构模型中的塑性势参数的取值对于两相介质弹塑性位移反应的计算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初始加载和卸载与重新加载阶段的硬化参数的比值仅影响动力反应结束后的塑性变形的幅值。本文工作表明,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是进行流体饱和两相多孔介质弹塑性动力反应计算分析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饱和两相多孔介质 弹塑性 动力反应 时域有限元方法 基于SMP破坏准则的动力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rgers方程的隐-显多步有限元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顾海明 曲慧宁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100-103,106,共5页
考虑Burgers方程的初边值问题,提出了隐-显多步有限元方法的逼近格式,并证明了该格式的最优阶误差估计。
关键词 BURGERS方程 -多步有限元方法 最优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显式有限元方法的两相多孔介质地震反应研究
4
作者 李亮 杜修力 +1 位作者 赵成刚 李立云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0-553,共4页
基于流体饱和两相多孔介质的弹性波动方程组,运用显式逐步积分格式与局部透射人工边界相结合的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对该波动方程组进行求解,对两相多孔介质在输入地震波作用下的弹性动力反应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以揭示两相多孔介质弹性地... 基于流体饱和两相多孔介质的弹性波动方程组,运用显式逐步积分格式与局部透射人工边界相结合的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对该波动方程组进行求解,对两相多孔介质在输入地震波作用下的弹性动力反应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以揭示两相多孔介质弹性地震反应的规律和性质。计算结果表明:两相介质弹性地震反应时程的波形与入射地震波的波形相同,且弹性地震反应的峰值出现的时刻对应于入射地震波的峰值出现的时刻。本文的数值计算同时表明了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在进行两相多孔介质地震反应计算分析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饱和两相多孔介质 弹性 地震反应 时域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矩阵的两相介质波动问题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李亮 杜修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68-1774,共7页
饱和两相介质波动问题的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具有条件稳定性。这类方法的稳定性可通过方法中动力反应时域递推计算格式传递矩阵传递因子的数值进行评估,传递因子的数值越小,方法的稳定性越好。针对饱和两相介质波动问题的两种时域显式有... 饱和两相介质波动问题的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具有条件稳定性。这类方法的稳定性可通过方法中动力反应时域递推计算格式传递矩阵传递因子的数值进行评估,传递因子的数值越小,方法的稳定性越好。针对饱和两相介质波动问题的两种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基于其动力反应时域递推计算格式的传递矩阵的性质,在两相介质体系物理参数取值不同的条件下,对两种方法稳定性性质的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渗透系数的取值对两种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稳定性性质的差异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当渗透系数取值较大时,两种方法的稳定性性质没有明显的差异;当渗透系数的取值较小时,两种方法的稳定性性质将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方法1的稳定性要优于方法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两相介质 波动问题 时域有限元方法 稳定性 传递矩阵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求解变系数扩散方程的交替分段显-隐式差分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冬兵 马亮亮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47-1152,共6页
文章利用交替分段显-隐式差分方法研究了一类一维变系数扩散方程的初边值问题,给出了数值求解过程,建立了相应的稳定性分析和截断误差估计,并以具体的变系数扩散方程为例,利用交替分段显-隐式差分格式对其进行了数值求解。数值模拟结果... 文章利用交替分段显-隐式差分方法研究了一类一维变系数扩散方程的初边值问题,给出了数值求解过程,建立了相应的稳定性分析和截断误差估计,并以具体的变系数扩散方程为例,利用交替分段显-隐式差分格式对其进行了数值求解。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格式具有易于计算、精确度高、无条件稳定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方程 交替分段-差分方法 稳定性 截断误差 并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显式有限元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准静态响应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姚如洋 尹冠生 +2 位作者 李轩 张婉琪 吴江龙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9-615,共7页
显式有限元可以有效避免土木工程计算中常见的不收敛现象,但在解决钢筋混凝土构件准静态响应问题中应用较少,且缺乏科学、详细的分析过程。为验证显式分析求解钢筋混凝土结构准静态响应的可靠性,本文对一钢筋混凝土梁(尺寸为1400mm×... 显式有限元可以有效避免土木工程计算中常见的不收敛现象,但在解决钢筋混凝土构件准静态响应问题中应用较少,且缺乏科学、详细的分析过程。为验证显式分析求解钢筋混凝土结构准静态响应的可靠性,本文对一钢筋混凝土梁(尺寸为1400mm×100mm×150mm)进行了四点弯曲试验。同时,使用ABAQUS/Explicit建立了与试验对应的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的建立、网格无关性分析、提高计算效率的方法进行了探究。经验证,该有限元模型的最佳网格尺寸为10mm,由系统最低阶模态结合平滑幅值曲线确定了该有限元模型最佳加载速度为0.4m/s。研究结果表明,在使用显式有限元求解钢筋混凝土梁的准静态响应过程中未出现不收敛现象,且在各阶段都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方法 钢筋混凝土构件 网格无关性 塑性损伤模型 准静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散混合显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法的石墨烯仿真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健勋 傅伟杰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9-243,共5页
应用色散混合显隐式时域有限差分(hybrid implicit-explicit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HIE-FDTD)法分析了石墨烯的电磁特性.这种方法的时间步长大小不受石墨烯层的剖分网格大小的限制,数值算例表明,HIE-FDTD方法是一种精度较高... 应用色散混合显隐式时域有限差分(hybrid implicit-explicit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HIE-FDTD)法分析了石墨烯的电磁特性.这种方法的时间步长大小不受石墨烯层的剖分网格大小的限制,数值算例表明,HIE-FDTD方法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有效算法,它的计算时间比FDTD方案大大减少.数值计算结果显示,设计的石墨烯吸收体通过改变石墨烯片的化学势,可以有效地调整吸收体的吸收峰.同时发现,在太赫兹频率下石墨烯吸收体的吸收率显示出一定的周期性并呈现栅形特性,这一特性可以对石墨烯器件的设计生产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散混合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石墨烯 电磁特性 石墨烯吸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罚函数法的大变形冲击碰撞问题显式健壮格式
9
作者 初东阳 戎宇飞 +3 位作者 周章涛 伍星星 汪俊 王海坤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4-167,共14页
为了提高基于罚函数法的显式有限元对大变形接触-碰撞问题仿真的精确性和健壮性,基于前增量位移中心差分方法,发展了一种新的大变形接触非侵入算法。将动力方程求解步分解为不考虑接触的预估步和考虑接触的修正步,在当前时刻,采用罚函... 为了提高基于罚函数法的显式有限元对大变形接触-碰撞问题仿真的精确性和健壮性,基于前增量位移中心差分方法,发展了一种新的大变形接触非侵入算法。将动力方程求解步分解为不考虑接触的预估步和考虑接触的修正步,在当前时刻,采用罚函数法施加接触惩罚力,使其满足非侵入条件,从而提高显式接触计算的精确性;在仅能获得下一时刻位移的情况下,为了精确计算下一时刻的大变形内力,基于任意参考构型大变形理论,将动力学方程内力项映射到已知的参考构型求解,避免使用相关物理量的中间构型近似值,从而降低由大变形计算引入的数值误差。更严格的几何非线性算法以及接触算法可有效抑制实体间的非物理穿透和大变形碰撞过程中的单元畸变,提高计算程序的健壮性。对典型碰撞及侵彻算例进行仿真,并与商业软件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发展的大变形接触-碰撞显式算法的正确性,并证明了在高速大变形碰撞仿真方面,当前接触-碰撞显式算法比基于蛙跳格式中心差分和罚函数法的经典接触-碰撞算法更加健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碰撞 有限元方法 接触算法 几何大变形 罚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结构耦合问题的有限元并行计算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政 金先龙 亓文果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7-732,共6页
流体-结构耦合问题广泛存在于各种工程领域,本文采用ALE显式有限元法求解该类问题,并对该方法的并行性进行讨论。同时根据流体-结构耦合问题与ALE显式有限元的计算特点,在坐标递归分区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并程序实现了基于流体-结构耦合均... 流体-结构耦合问题广泛存在于各种工程领域,本文采用ALE显式有限元法求解该类问题,并对该方法的并行性进行讨论。同时根据流体-结构耦合问题与ALE显式有限元的计算特点,在坐标递归分区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并程序实现了基于流体-结构耦合均衡的分区算法。通过与坐标递归分区方法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对于流体-结构耦合问题的求解,耦合均衡并行分区方法具有更好的加速比和并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结构耦合 ALE有限元 计算 并行计算 区域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河不稳定流的显式有限元法
11
作者 高志辉 《工程数学学报》 1986年第1期141-143,共3页
网河由直河段组合而成,因此对网河的数值摸拟必须以明渠流的数值计算为基础。明渠不稳定流可由Saint—Venant方程描述:
关键词 网河 不稳定流 流体流动 有限元方法 汉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料成形数值模拟有限元求解策略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丽娟 周天瑞 包忠诩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2年第4期27-30,共4页
正确选择板料成形数值模拟有限元方程的时间积分方法是成形模拟成功与否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阐述了板料成形数值模拟有限元求解方法的三种格式,即静力隐式算法、动力显式算法和静力显式算法,并对这三种求解格式进行了论述和比较.在此基... 正确选择板料成形数值模拟有限元方程的时间积分方法是成形模拟成功与否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阐述了板料成形数值模拟有限元求解方法的三种格式,即静力隐式算法、动力显式算法和静力显式算法,并对这三种求解格式进行了论述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板料成形模拟中如何选择有限元算法进行可靠、高效的有限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板料成形 有限元 静力隐算法 动力算法 静力算法 求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般粘性阻尼结构动特性灵敏度分析——复模态摄动有限元方法的应用
13
作者 李舒瑶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37-44,共8页
研究一般粘性阻尼结构的动特性灵敏度分析的最佳方法是工程实际的需要,也是一个较新的课题。以前的动特性灵敏度分析多采用对动力学方程直接求导的方法,推导繁杂,必须有结构参数的显式表达式,且每次求导只能得到对一个参数的灵敏度。本... 研究一般粘性阻尼结构的动特性灵敏度分析的最佳方法是工程实际的需要,也是一个较新的课题。以前的动特性灵敏度分析多采用对动力学方程直接求导的方法,推导繁杂,必须有结构参数的显式表达式,且每次求导只能得到对一个参数的灵敏度。本文采用不定参数模型,介绍一般粘性阻尼结构动特性灵敏度分析的复模态摄动有限元方法。该方法将复模态摄动理论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通过一次性计算得到粘性阻尼结构的动特性随其不定参数变化的二次函数近似关系式,由此可方便地得到对多个参数的灵敏度,且可以得到各参数间对灵敏度的耦合影响,因此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特性 粘性阻尼 灵敏度分析 有限元方法 表达 参数模型 结构参数 耦合影响 参数结构 状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材热连轧椭圆一圆孔型应变分布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卓斐 张国滨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6-40,共5页
采用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法的显式动力学模块(ANSYS/LS-DYNA)对棒材热连轧时椭圆一圆孔型的应变场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得到的应变分布规律,无论是“椭进圆”还是“圆进椭”均与理论结果一致,这表明利用ANSYS/LS-DYNA求解孔型中轧制的三维... 采用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法的显式动力学模块(ANSYS/LS-DYNA)对棒材热连轧时椭圆一圆孔型的应变场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得到的应变分布规律,无论是“椭进圆”还是“圆进椭”均与理论结果一致,这表明利用ANSYS/LS-DYNA求解孔型中轧制的三维变形问题可为提高产品的尺寸精度提供设计依据;轧件头尾两端不但变形剧烈,而且变形不均严重,这是刚塑性交界面及外端的影响所致;利用有限元法求解椭圆—圆孔型中的三维变形问题可清楚地显示出轧件在孔型中金属的流动状态,这对提高棒材热连轧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圆孔型 棒材热连轧 动力学:有限元模拟 应变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式积分格式对局部透射边界高频失稳的抑制和消除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唐晖 李小军 李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4,共5页
针对显式有限元-有限差分法结合局部透射边界进行波动数值模拟的情况,推导并计算了循环系数,给出了计算过程的稳定条件,并通过数值试验对该判定准则进行验证。在给出的循环系数的基础上,定量地分析了积分格式的能耗特性对由边界条件引... 针对显式有限元-有限差分法结合局部透射边界进行波动数值模拟的情况,推导并计算了循环系数,给出了计算过程的稳定条件,并通过数值试验对该判定准则进行验证。在给出的循环系数的基础上,定量地分析了积分格式的能耗特性对由边界条件引入的高频失稳的抑制和消除作用。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能耗特性保证计算稳定性,即实际计算模型中时间离散步距以及空间模型大小等参数如何取值既能确保计算稳定又能最大程度减小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式有限元-有限差分方法 局部透射边界 高频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法制作地震数字模型的一种实用算法
16
作者 柯本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66-174,共9页
使用有限元法制作地震数字模型,具有模拟震源方便、适应复杂的几何形态、自然满足边界条件等优点。其缺点在于采用三角形或四边形网格剖分,需要求解描述物体的总性质方程组,因而使得内存需要量大、计算速度慢。本文采用差分网格(矩形网... 使用有限元法制作地震数字模型,具有模拟震源方便、适应复杂的几何形态、自然满足边界条件等优点。其缺点在于采用三角形或四边形网格剖分,需要求解描述物体的总性质方程组,因而使得内存需要量大、计算速度慢。本文采用差分网格(矩形网格)剖分,有可能在每一个介质块内只计算一个“代表”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并对有限元方程采用显式差分格式算法,避开求解描述物体的总性质方程组,因而使得内存需要量小、计算速度加快。采用差分网格剖分方法,可以按节点赋予介质类型。如果把一个单元视为一个点,则此法可自动对单元赋予介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分方法 有限元 差分网格 矩形网格 介质类型 四边形网格 实用算法 差分 刚度矩阵 位移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400 km/h轮对初始旋转惯性对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的影响
17
作者 徐凡 何远鹏 +2 位作者 冀怡名 圣小珍 肖新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6-133,共8页
基于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方法所建立的三维轮轨滚动接触模型是研究高速铁路轮轨相互作用的有效工具。该模型既考虑轮轨的真实几何形状(包括不平顺)和材料非线性,又详细考虑轮轨间的几何接触关系和轮轨系统的纵向动力学性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基于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方法所建立的三维轮轨滚动接触模型是研究高速铁路轮轨相互作用的有效工具。该模型既考虑轮轨的真实几何形状(包括不平顺)和材料非线性,又详细考虑轮轨间的几何接触关系和轮轨系统的纵向动力学性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具体实现模型仿真时,采用隐式-显式相结合的办法。传统的做法是,隐式计算时不考虑车轮的旋转,只考虑重力作用下的静态位移场,然后将得到的静态结果作为显式计算的初始条件,同时对车轮施加前进速度和转动角速度以及转矩等条件,求解轮轨的相互作用。大量文献表明,用这种做法来启动显式动力学求解,会产生剧烈的初始瞬态响应,导致求解时间过长,甚至不收敛,尤其在速度高达400 km/h时。基于此,对上述模型进行了改进,在进行隐式计算时,首先考虑车轮的旋转,得到车轮在离心力作用下的位移,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车轮受重力作用与钢轨发生接触,得到接触斑、法向接触应力以及车轮的应力应变等,然后将更新后的结果作为显式计算的初始条件进行显式动力学求解。算例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可大大减小初始瞬态响应,减少有限元节点和网格数,从而加快计算的收敛过程,提高计算效率;轮轨力频谱存在无衰减频带,在该频带内轮轨力随着模型长度的增加几乎不衰减,传统方法难以通过增加求解区的方式得到稳态轮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三维滚动接触模型 轮轨相互作用 速度400 km/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结构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响应并行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小庆 金先龙 王建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9-26,共8页
针对土体-结构非线性耦合(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SI)系统动力响应数值模拟带来的大规模计算量问题,提出基于SSI负载均衡及对偶图理论两种区域分解算法的并行计算方法。结合传统的贪婪法及递归坐标对分方法,对这四种方法的并行性... 针对土体-结构非线性耦合(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SI)系统动力响应数值模拟带来的大规模计算量问题,提出基于SSI负载均衡及对偶图理论两种区域分解算法的并行计算方法。结合传统的贪婪法及递归坐标对分方法,对这四种方法的并行性能进行研究。SSI采用基于对称罚函数的方法处理,系统方程采用显式中心差分有限元方法求解。对典型的SSI工程问题动力响应进行并行数值模拟,并对这四种方法的可扩展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SSI负载均衡的并行计算方法,充分考虑土体和结构耦合负载的均衡,并行效率最优,基于对偶图理论区域分解的方法和递归坐标对分方法效率次之,贪婪法并行效率最低;随核数增加,并行效率下降,需根据实际模型规模合理选择并行计算核数,获得最优的并行计算效益;基于罚函数的显式有限元方法能够较好的解决SSI动力响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土体非线性耦合 区域分解 并行计算 动力响应 有限元 对称罚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场-散射场方法在二维ADI-FDTD中的实现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奎松 葛德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5-210,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交替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激励源加入的总场-散射场方法.在总场边界附近,二维TM波的电磁场格点在每个子时间步都需要加入入射波的相应分量.根据交替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迭代公式及格点在总场边界的具体位置共有14种情况... 提出了一种新的交替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激励源加入的总场-散射场方法.在总场边界附近,二维TM波的电磁场格点在每个子时间步都需要加入入射波的相应分量.根据交替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迭代公式及格点在总场边界的具体位置共有14种情况需要修正,其中电场格点有10种情况.该方法继承了常规时域有限差分加源的特点,而且保持了交替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形式不变.在入射波为平面波时,计算表明,当计算时间步长为Courant-Friedrich-Levy稳定性条件所限制时间步长的5倍时,总场区的入射波仍具有很好的场量等值线.利用该方法给出的金属方柱和前端有介质涂层的复杂目标金属机翼散射的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交替方向隐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总场-散射场方法 雷达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E-FDTD方法的太赫兹频段石墨烯吸收器的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晓冰 张辉 +1 位作者 梁冰洋 周远国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6-112,136,共8页
应用混合显隐式时域有限差分(hybrid implicit-explicit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HIE-FDTD)方法对石墨烯吸收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辅助差分方程(auxiliary difference equation, ADE)将石墨烯带内电导率引入到HIE-FDTD方法中并... 应用混合显隐式时域有限差分(hybrid implicit-explicit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HIE-FDTD)方法对石墨烯吸收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辅助差分方程(auxiliary difference equation, ADE)将石墨烯带内电导率引入到HIE-FDTD方法中并结合共形技术对设计的新型石墨烯吸收器完成了特性分析.数值结果表明:该吸收器在2.68 THz附近吸收率可达到99.8%,而且在太赫兹频段下可以通过控制石墨烯的化学势和圆环宽度调整该吸收器的工作频率.本文设计的环状结构吸收器结构简单,在检测器、传感器、滤波器等太赫兹器件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波段 混合时域有限差分(HIE-FDFD)方法 石墨烯 辅助差分方程(ADE) 吸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